“我可是亲自去过那里的!”
伏尔教授的同事争辩的说:“作为一个材料学的专家,我难道还会分不清塑料和食物吗?而且这还仅仅只是食物区,图书区,服装鞋帽区,电器区……天啊,我认为全世界最繁华的商店根本就不在英国法国,甚至不在美国,应该就是在皿煮德国,在‘劳动者商店’!”
“不过东德那边的音乐倒是真的很好。”
这个女同事而已终于有些妥协了:“我买了好几张东德那边出售的音乐磁带,里面很多是中文歌,还有一些是德文翻唱的,不过我觉得还是中文原版的最好听,德文翻唱的总师感觉不太对劲。”
“上次我去皿煮德国,本来还打算买一台袖珍收音机,但是可惜我身上的钱不够了……哎,不然我也可以在每天坐车的时候听听那边的音乐……”
类似的办公室交谈在这几年时间内越来越频繁,这些老师和教授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起了联邦德国所出现的问题,他们甚至会把一些原本伤大雅的问题放大成大问题,或者把原本是人类共有的问题怪罪到联邦德国的身上。
“今天早上又迟到了!哎,我听说皿煮德国那边给每个老师都配发了车子,不像我们,还要乘坐公共交通。”
其实东德只给教授级别的专家配发了小汽车而已,但是这没关系,这些老师需要的只是发泄罢了。
“最近牛肉的价格又上涨了!我听说皿煮德国的物价一直都维持的很好。”
“当然,那边的一切商品都是由政府统一定制价格,不像我们这里,都是资本家说的算,那些吸血鬼……只要能赚到钱,他们能把麻袋标上西装的价格。”
诸如此类的抱怨越来越多,以至于福尔教授都开始考虑要不要“逃离”联邦德国了。
在福尔教授看来,东柏林薪水比西柏林高,物价比西柏林低,而且还可以随时享受最新的电影和漫画,以及流行音乐……这对大多数西柏林的人来说是极具诱惑性的,他也知道,从195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西柏林人,便试图通过柏林的腓特烈大街车站偷偷逃到东柏林――腓特烈大街车站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刚好位于柏林的米特区内,虽然腓特烈大街车站完全处在东德境内,但仍有西柏林的快铁、地铁和长途铁道路线行经,因此成为一处主要的跨境关口,这也导致了很多西柏林人借口“探亲”,纷纷从这里来到东柏林,然后就像黄鹤一样带着小姨子一去不复返了。
实际上,这就是舆论的影响力,认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存在不满的,不管这个人是生活在“发达国家”还是“贫困国家”,他们都会从自己国家的制度里找到让他们不满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外部舆论的介入,且自身的舆论足够强大到洗脑每一个人,那么所有人都会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就像是今天的美国人看到中国游客,还会满怀同情的说:“哦,你们好好享受来美国的时光吧,回去后你们就要挨饿了”一样;而同时,如果自身的宣传部门过于孱弱,加之经济文化的匮乏,那么这种不满的情绪就堪比流感,会在人群中不断发酵,人们会在口口相传中不断的添油加速,甚至造谣,来脑补一个完美如天堂的外国,最后催生出大量的媚外党和“移民党”。
而福尔教授虽然有足够高的学历,然而他也很快被身边的舆论所影响,加之身边发生的一切似乎也在“印证”同事们所说的一切,于是渐渐的,他也开始考虑,要不要像其他人一样,逃离西柏林,去心目中福利待遇更好的东柏林呢?
尤其是每次当他想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东柏林混的风生水起,心中的不满和愤恨就像是蚁穴里的蚂蚁一样不断啃食着他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上气,女儿的抱怨,老婆的牢骚,让他几乎发疯――凭什么我不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呢?
不过好在,很快,史塔西的特工就通过线人联系到了福尔,并且开出了一个让他法拒绝的条件:“皿煮德国政府希望福尔先生能够去东柏林的洪堡大学任教,在那里的薪水至少是1500马克以上,并且可以分配住房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