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路尾随太平军的清军也赶到了汲县,只是此时的僧格林沁也明白自己似乎有些玩脱了——杨秀清竟然丝毫没有理会一路跟在后面的清军,竟然悍然两路分兵,其中一路更是直指京城!
这一下让僧格林沁全身上下的冷汗都冒了出来,他都能想象到道光皇帝的愤怒,于是他一边下令率军追赶,另一方面就是继续给京城写折子自辩。
直到九月十七日凌晨,一封由海路辗转山东河南到来的谕旨,让僧格林沁如同在寒冬腊月被淋上了一盆冷水,他被道光皇帝解除了兵权!
“奴才领旨,谢恩。”
僧格林沁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却突然一个趔趄向前栽倒,一旁的惠亲王绵愉顿时有些于心不忍,连忙上前扶着僧格林沁,低声道:“僧贝勒,你也得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这个时候把你召回京城,也算是让你躲过了这一糟。”
没错,随着道光皇帝的谕旨,僧格林沁原先的郡王爵位再一次被剥夺,他只剩下了一个蒙古贝勒在身了。
僧格林沁惶然地站直了身子,脱去了官帽,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道:“王爷,我僧格林沁会如何并不重要,可是朝廷仅有的一支大军就在诸位的手上,可干万要谨慎啊!”
他这番话其实并不是说给名义上接管大军的绵愉听,而是说给负责实际指挥大军的奕山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奕山作为道光皇帝的侄子,被道光皇帝作为救场大将军派去了广州,可最终却在鸦片战争中打的一塌糊涂,最终不得不靠着花银子把广州买回来,属于妥妥的草包大将军。
但实际上,在当下的这些个爱新觉罗将领里面,奕山还真不能算得上最烂,至少他先前在平定张格尔叛乱的时候,的确有过十分精彩的表现。
在关键的浑河之战中,统军大将杨遇春决定在沙尘暴肆虐之时,逆河而上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正是奕山表现极为出众,第一个率军攻入了喀什城。
而在后来清军主力撤走以后,奕山的表现也很不错,数次率军击退了浩罕随后的袭扰,而且在内政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派人在巴尔楚克一带寻找耕地,招募维族农民,进行屯田,从而有效解决了数干清军的吃饭问题,减轻了清军的后勤压力。
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前,奕山绝对是皇族子弟中的优秀代表,他作为道光皇帝的侄子,也是属于大力提拔的议员,尽管在鸦片战争中打了败仗,但问题是其他人也没打赢,同样输得很惨,连老将杨芳也没捞得好,而这一次罢免了僧格林沁,也没其他更加合适的人补上,奕山自然再一次成为了救火队员。
然而,一直作为救火队员的奕山却不愿意接过这个烂摊子,他拱手道:“王爷,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或许皇上并不了解当下的情况,若是将僧贝勒调回京城,怕是输多胜少,更何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请王爷明鉴。”
听到这番话,绵愉顿时有些犹豫,他可不敢违抗道光的命令,但是奕山说得也有道理,僧格林沁扑在八旗新军上面的时间可不止一年两年,这是一支充分体现了僧格林沁想法的军队,而奕山只是临时调过来的,如果这个时候换帅,岂不是自乱阵脚?
一旁的载垣看出了绵愉的犹豫,立刻主动道:“惠王爷,眼下这个时候可不能再犹豫,大军眼下离不开僧贝勒,皇上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因为急切决战,而眼下教匪赶往京师,咱们还是要主动寻求决战,不如继续让僧贝勒指挥,等到这一仗打完再做决断也不迟啊!”
“可是......”
绵愉依然有些犹豫,不敢做主,而这一幕落入到众将眼中,奕湘、奕经、肃顺等人也纷纷上前谏言,这个时候绵愉脸上的冷汗顿时就下来了。
从名义上来说,他才是最终负责的人,可眼下连奕山都没信心接过这个烂摊子,如果将来决战真的失败了,到时候又是谁的责任?!
自然只有绵愉他本人了!
所以,无论是奕山还是其他人,都更加希望由僧格林沁把这个责任负责到底,将来就算失败了,那也是僧格林沁本人大账小账一起算才对。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为僧贝勒担保,到时候皇上要是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担之!”
绵愉一脸义正词严,似乎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已经付出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