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抽了两口烟斗,靠在椅子上,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郑重的望着罗斯福:“我希望的是我们四大国之间能坦诚相见,如果不能的话,不但要影响这场战争,也会影响战后的和平。”
罗斯福知道这是斯大林在表示不满,没有向他通报这个情况,他没有声辩而是赞同的点点头:“您说得很对,我们这一代人不但要消灭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也要建立起互信,以便将来我们这些人不在了后,我们之间的信任也能传承下去。”
“对,这才是最重要的。”斯大林握着烟斗的手重重的挥动下,他的动作幅度不大,却给人很有力的感觉:“苏联支持开罗宣言中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众独立的决议,我们认为蒙古也应该实行民族自决。”
斯大林非常敏锐,立刻察觉,如果远东会出现什么问题,最可能的便是蒙古,中国中央政府从未承认蒙古独立,他们很可能借这次机会,要求苏俄从蒙古撤军,重新恢复对蒙古的统治。想到这里,斯大林心里忍不住涌起股怒气。苏联在反对轴心国的战争中承担了主要作战,付出了重大牺牲,中国只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便要向强大的苏联挑战?!!
罗斯福大有深意的笑笑:“蒙古的问题您可以与蒋介石将军商议,您对驻军日本有什么建议?”
罗斯福回避了蒙古问题,更让斯大林明白中国的企图,他轻轻一笑:“我,同意蒋介石将军的意见,俄国在日本没有特殊利益。”
斯大林走后,罗斯福的眉头皱起来了,霍普金斯送走斯大林后,回来坐在斯大林的位置上,罗斯福这时才开口:“哈里,蒋介石将军已经到了吧。”
“是的,已经住进我们为他准备的房间。”霍普金斯答道:“总统,您认为丘吉尔会转变想法吗?”
“必须转变,”罗斯福淡淡的说:“库尔斯克战役后,俄国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如果再有两三个这样的战役,或许就不需要第二战场了,哈里,你去和他谈谈,就说不能再犹豫了。”
霍普金斯对丘吉尔坚持在巴尔干登陆非常不解,也非常反感,美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此时尚没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职)直接斥之异想天开,艾森豪威尔更是坚决反对将盟军投入到巴尔干的崇山峻岭中。
但在这个争论中,罗斯福一直没表态,今天是他首次表明态度,这让霍普金斯非常高兴,他清楚,如果罗斯福表态了,丘吉尔一定让步。丘吉尔就像会哭的孩子,在罗斯福没下决心时,可以闹闹,可一旦罗斯福下决心,丘吉尔便会聪明的很快跟上。
“然后你再去见见蒋介石将军,告诉他,蒙古问题只能由他和斯大林私下里商议,在这次会议上不讨论。”
霍普金斯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以刚才斯大林表明的态度,如果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坚持要讨论蒙古问题,会议很可能就此失败。
英国大使馆距离苏俄大使馆并不远,就相隔一条街,美国大使馆则要远很多,在一个街区以外,要走大约两英里,德黑兰的街道狭窄,两边的房屋大都是那种土墙,窗户狭小,看上去就象监狱。
被赶下台的伊朗前国王也在德黑兰修了两条宽敞的大道,这两条道路在霍普金斯看来更象是为了方便国王出行而建,两条路一条从东门到西门,一条从南门到北门,在皇宫的门前交汇,而至关重要的港口却没有那样现代化的公路通行。
当霍普金斯到达美国大使馆时已经是华灯初上,蒋介石正听白斯同介绍他了解的情况,白斯同比蒋介石早到德黑兰一周,在这期间与美英苏工作有过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
从总体来看,白斯同对会议的前景比较看好,美国人认为对日作战进展顺利,中美苏三国分三路对日军展开进攻,其中中国和美国将是击败日军的主力,开罗会议上决定从中国大陆进攻日本后,实际便解除了英军的大部分任务,英国人现在只要守住缅甸便行。
而苏联呢?苏方人员毫不讳言,他们的主要力量在击败德国之前,绝不会转移到东部战场,白斯同由此判断苏俄前段时间在蒙古的进攻,主要是考虑外交,这次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对手便是苏俄。
蒋介石和宋美龄对此表示赞同,蒋介石进一步分析苏俄在蒙古发动进攻,更多的是担心中国军队攻入蒙古,然后就不走了。这个分析让蒋介石打开了思路,原来蒋介石没有攻入蒙古的想法,可现在他有了。
随后白斯同又介绍了伊朗的一些情况。伊朗在盟国战略中也算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环,这里是援苏重要的通道,源源不断的物资在港口上岸,然后通过铁路运入苏俄,这些物资在增援苏俄的同时,也让伊朗人多了一种谋生的手段,那就是偷铁路,铁路经常被破坏,火车一旦出事,停在荒漠上,等在四周的伊朗人便一拥而上,将列车抢劫一空。
在霍普金斯到来的时候,蒋介石心里已经在盘算抽调那些部队北上进攻蒙古,苏联现在只是收复了蒙古北方蒙苏边界地区,可广大的南方和东方却依旧在日军占领下,中国军队在反攻中进入蒙古,苏俄是没有办法指责中国的,这对战后解决蒙古问题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