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鸦雀无声,一干人听得津津有味,更多人在低头沉思。
王霖悠悠又道:“吾辈读圣贤书者,无论学问高低,出身为何,寒窗苦读,便是为证悟圣贤之道,天地至理,抵达第三重境界!
何谓圣贤之道?吾以为,简而言之,无非心怀正气,精忠报国尔!”
“相州通判黄岐善,面对金人屠刀,凛然不惧,率百余人突围而出,又于乡野之中,以读书人羸弱之身,率我乡民义士与金人死战,九死一生,直至断臂而不悔!”
“吾曾在临漳铜雀台上,写歌以赠黄公。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台下读书士子听闻,低低吟诵,泪流满面者不计其数。
王霖见现场情绪差不多了,便立即振臂高呼道:“诸君,司马公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圣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吾却以为,凡我辈读书人,值此国难当头,当投笔从戎,奔赴国难,视死如归!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霖最后的结束语彻底燃爆了现场的气氛。
上千士子群起而沸腾,高呼呐喊,情难自已。
船舱中,韩嫣等女也是听得热血沸腾。
李清照和朱淑真掩面恸哭,她们从王霖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听出了他誓死与金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不仅敬佩他的才华横溢,还忧心他的安危。
如此力挽国难的万钧重担,压在相公一人之身,何其悲壮乃尔!
人群外,赵构听得面色动容。
赵玉盘幽幽叹息道:“天降奇才佑我大宋子民,然而,这对于皇宋而言,却又未必是什么好事。九弟,听大姐一句劝,要秉持初心,不可重蹈覆辙!”
赵构默默点头:“大姐放心,我不会走大哥的老路。”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霖在码头的演讲几乎暴风雨般在京师内传播开去,也就是在傍晚时分,就传到了李纲府上。
时,李纲与吴敏、宗泽正在讨论如何以举国之力支持王霖提出的宋金两国的“持久战”。
李纲轻轻吟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思衡此歌,实在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当为读书人座右铭!”
“由此可见,燕王始终心怀大义,国事为先。可笑朝中有些人,至今还在叫嚣,燕王乃国贼,意学三国魏武,挟天子以令诸侯!”吴敏苦笑。
宗泽怒声而起:“些许迂腐之言,何足道哉!当今之际,唯有抗金,力挽国难!若无燕王,大宋亡矣!而纵然燕王学那曹操,又能如何,曹公终其一生,并未篡汉!”
李纲缓缓点头:“然也。某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亲眼见燕王率我大军,光复我幽燕故土,洗雪大宋百年耻辱!”
……
原先的京师齐王府与燕王府已经被打通,王霖亲书四字“还我河山”悬挂于府门前。
燕王家眷归京,自然引起京师各路权贵纷纷前来送礼拜谒,很是热闹了一阵。
直至晚间,王霖才见到了自己与完颜什离的骨肉,破虏。
逗弄孩子半天,完颜什离依偎在王霖怀中轻柔道:“郎君,我能不能见一见四哥兀术?”
王霖点了点头:“我已经命人将他提到府上,明日,你就可以见他一面。你放心,我并未苛虐他。”
完颜什离幽叹:“他既为大宋俘虏,那就是他的命!当日,我曾苦劝诸兄不要与郎君为敌,更莫要轻启战端,但他们各怀私心,人人都要灭宋而代之,我又能奈何?”
“我父皇在世时常说,我大金灭辽,乃是为子孙后代争取生存之土。既已灭辽,自当与宋共处。我父皇竭力反对侵宋,可惜父皇驾崩后,已无人能制得住他们!”
“既如此,那也只能各安天命。我只希望,对我诸兄,郎君能杀之,却莫辱之!”
王霖点点头:“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都是弱肉强食。即便你几位哥哥不侵宋,日后也难保后人不侵宋。只是两国交战,各为生存,他们踏入我疆土,那便是我的敌人,绝不会心慈手软便是。”
突然又笑道:“不过,我虽怀有必胜之信心,但也不能排除我败在你几位哥哥手上的可能……”
完颜什离沉默片刻才坚决道:“若郎君战死,什离绝不独活!”
完颜什离紧紧抱住王霖的腰身,“郎君,大祭司说,你是天命所归之人,是神在人世间的使者,你绝不会败!”
王霖无语。
眼前却是浮现起金国那位神秘的女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