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是彻底保不住了。
就在此时,刘墉出列,跪在地上弓着身子说道。
“臣领旨!”
虽然说理智上乾隆认为现在朱道桦直接扑击京师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因为从朱道桦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看来这大清朝的皇帝还没到大限将至的地步。
“只剩下八旗了,八旗可不能拿去拼啊。”乾隆呢喃道。
这大清朝要是哪天真的混不下去要回满洲老家。
“朱道桦会攻京城吗?”乾隆缓缓的坐回了座位上,脸色稍变,但终究把心中惶恐压了下去。
“那么,朱道桦他要什么?”
“未必会如此,微臣也不敢保证。不过这终究是个机会。”刘墉抬起头,壮着胆子看向了乾隆,“这会给大清时间,重整旗鼓!”
大清朝虽是以八旗为本。
众臣听到乾隆准备认输了——虽然口头上没认输,但是主动派人南下去谈判,这就是认输的姿态了。
乾隆摆摆手,盯着刘墉道:“刘崇如,你诸城刘氏,自伱曾祖刘必显便仕大清,你祖父刘棨历官陕西宁羌知州、宁夏中路同知、长沙同知、天津道副使、江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乾隆冷哼一声。
都什么时候了。
大清确实是需要重整旗鼓了。
“时间。”
手里捏着几万八旗的性命,又有漕运被切断的危险。
乾隆看起来身体还挺不错。
海河口附近发现明军船舰。
听着多么顺耳。
但是和明军交战过了这么几番。
心中一叹。
只如今看着这锦绣河山,却怎么也没有了滋味。
刚刚打了败仗,然后直接灰溜溜的走了。
“你父刘统勋历官翰林院庶吉士、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总裁官、《四库全书》总裁官,加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乃朕之肱股!”
这下台阶不就有了吗?
这可真的不是个好差事——刘墉本来以为乾隆会派遣满臣南下的。
中原、淮南等地的汉人士绅是否还会忠诚于大清朝可就难说了。
只可惜。
明军如果直接从海河口登陆。
其实乾隆留在扬州没有立刻退兵。
“谈判也好,求和也好,至少说明一件事....现在逆明暂时不想打了。他们一口气吃下了太多的地盘,想要好好的消化消化,整顿一番。”
连直扑京师都是有可能的....
“那朕可以得到什么。”
第一是面子问题,要是朱明没把这事嚷嚷到全天下都知道,那做了也就做了,但是现在大清朝做起这些劫掠之事,那天下士子都要心向大明了。
这自古有两百多年国祚的王朝可真的不多。
毕竟这大清朝还能再有百年国祚不是?
不过现在大家可不敢笑。
在清军在南方大败而归,北方京城被包围的情况下。
大清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朱道桦今年...只有二十七?”
毕竟乾隆老爷子手头的刀还是挺锋利的,砍大明砍不过,砍这些士大夫的脑壳还是很快的。
数十艘明军炮舰出现在了渤海湾!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漕运断绝,京城内百万众可就无粮供应了...”福康安在一旁低声说道。
嗯...如果乾隆皇帝被气死了。
“等整顿好了,就是大军北上,定鼎中原的时候了吧。”乾隆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起来。
“皇上,这自古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前明之时,李自成在进北京之前,那可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然得了京城不过月余就朽得不像话了,可谓是兵将不思战,尽享安乐窝。”刘墉稍微直起身子说道。
万一人家就这么做了,而且又出现点什么新武器,真的把京师占了,然后大清朝就没得混了。
但是在京师这个地方,他可以调集十几万骑兵南下。
刘墉心中一叹。
在江南这里乾隆最多只能支撑几万骑兵。
大清以异族临中华,能有两百余年国祚。
双方内部的主和派都会抬头——毕竟打仗这种事情风险太大了,那些享了富贵的高官豪贵,又能有几个豁得出去?
时间久了。
要是那朱道桦逼着朕做个儿皇帝。
自己七十多岁的人了,捏着鼻子给人当儿子,不合适吧?
所以现在清朝的重臣们就只能想办法尽可能的降低战败的影响了。
还想着面子的事。
现在的清军
上下,都缺少一个下台阶。
甚至若是京师被围,那在中原各地会发生什么可就很难预料了。
如果说之前的朱道桦的威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他绝不可能给大清太多时间的。
他突然说道。
而且这大清朝的皇帝要当得稳,也要得到八旗上下的支持。
京师城高池深,又有几十万八旗,守城的兵力是绝对够的。
要是能和当年宋朝那样每年给几百万岁币就能维持南北百年和平,那对大清朝来说可真的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谈判?这是逼我求和吧!”
要知道。
朱道桦若是大军进攻不利,有被大清调集关外八旗、蒙古各部骑兵南下包围的后果。
肯定是有责任的,回到京城还不得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威望,怕是要有几个重臣背黑锅了。
这自古以来,打天下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尤其是像是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