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广场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代表们、宾客们的谈笑风生使得这里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外交场所,北华三军都派出大批高级将领参加这场盛典,东京天气也非常好,多云且有风,因此虽是盛夏六月,但却凉风习习、气温宜人,这更让人心情舒畅开怀。观礼台上座无虚席、将星闪耀,各国代表济济一堂。汉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天南海北的语言交汇在一起,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一片熙熙攘攘、其乐融融。现场的记者们无不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记者们都在望眼欲穿地等着两位男主角,而现场的八十多万东京城居民也在望眼欲穿地等着张学良和裕仁,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其实除了张学良和裕仁外,还有一位跟他们同龄的人,那就是北华空军总司令冯庸。一开始,因为年龄相仿,现场很多东京城居民误以为冯庸就是张学良,但获悉冯庸的真实身份后,居民们露出更加恐惧的神色,因为冯庸的战略轰炸机群就是北华军摧毁日本的第一利器,那遮天蔽日、炸弹如雨的战略轰炸机群已是和族人的噩梦。比起张学良,日本人甚至更害怕冯庸。在全场百万人以及全世界的望眼欲穿中,上午九时许,现场广播里陡然间军乐大作,《迎上将》的雄壮旋律响彻云霄,已经先到一步的卫队团团长何世礼少将厉声宣布道:“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张学良特级上将到!”
原本热闹无比的现场在这一刻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脸上的谈笑表情在一瞬间都被肃然正色给取代了,现场的东京城居民们更是噤若寒蝉、无人喧哗。所有人齐刷刷一起望着主干街道远处,怀着激动期待的心情,等待着那个手握中国第二、世界前三权力的统帅。杨宇霆、陈绍宽、冯庸、徐永昌等高级将领已经在路边立正静候。
被上万名军警宪特严密护卫的千代田区中央大道上,一队汽车正在风驰电掣、呼啸而来,共有十二辆,前面五辆和后面四辆都是军车,中间三辆是黑色小汽车,不用说,张学良就在中间三辆汽车的其中一辆里,并且那三辆汽车都是防弹汽车,窗玻璃也是高强度的防弹玻璃,车窗窗帘都被拉上,因此从外面看是不知道张学良究竟在哪辆里的,这自然都是为防止意外事件。三辆汽车的每一辆都被四辆摩托车在左右两边贴身保护着,摩托车上都坐着荷枪实弹、高度戒备着的士兵,前后那九辆军车里,最前一辆和最后一辆都不是汽车,而是杀气腾腾的轻型坦克,正数第二辆和倒数第二辆则是装甲车,剩下前面三辆和后面两辆都是军用大卡车,上面满载着全副武装、蓄势待发的卫队团士兵,手里清一色的MP冲锋枪,保卫得密不透风。
车队开到广场正中央,记者们、宾客们都急切地扑上去,而广场外和主干道路两边的东京居民们也同时骚动起来、沸腾起来,都拥挤着拥着上前,居民们都急切地想看到张学良真人,维持秩序的军人武警纷纷围城人墙。记者们和宾客们则在三辆小汽车的门口分成三群地等着张学良下车。张学良在三辆车其中一辆里,这就好像三选一,概率也是三分之一,记者们和宾客们都希望自己“守株待兔”的这辆是张学良的座车。第一辆汽车的车门打开来,记者们还没有看清就急忙拼命拍照,只可惜,走下来的是卫队团副团长曹璞,曹璞满脸是嘲笑表情。在第一辆汽车前扑了个空的记者们和宾客们迅速分成两部分涌向第二辆、第三辆车,第二辆汽车的车门打开来后,还是可惜,走下来的是卫队团第二个副团长朱海北。如梦初醒且终于确定张学良位置的记者们和宾客们急忙一窝蜂地扑向第三辆车,车门打开,里面就只有司机。
顿时,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张学良呢?回过神来人都望向何世礼,何世礼忍住笑:“我又没说汉帅在车队里。”他心里松了一口气,车队就是探雷器,看来东京城内确实是安全的。黄显声办事确实很得力,东京城内十分“干净”,没有危险分子。何世礼抬起头,望向天空。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瞪大眼。轰隆隆的闷雷响声在阵阵气浪中由远至近而来,会场上空旋风卷云,一架最新式的黑鹰武装直升机夺空而来,继而威风凛凛地从天而降,在现场掀起呼呼的强风,似乎隐喻着张学良的强大气场。直升机稳稳停下后,舱门打开,先是露出几名特种兵冷若冰霜的脸,特种兵们陆续下直升机后,一身崭新笔挺的特级上将军服、神色容光焕发的张学良正式出现了,出现在了日本的土地上,这也是张学良第二次出国(曾去过德国),但严格意义上讲,张学良此行也不算出国,因为这片原是外国的土地就要变成中国的土地了。
“张汉帅!”“张部长!”“张将军!”“张副总司令!”现场众人立刻掌声欢呼雷鸣,记者急忙都扑上去,但都被卫队团卫兵统统给阻挡在了十几米外。张学良笑容满面地走下直升机,直升机随即腾空而起,返回出发地。“大家上午好啊!”张学良显得精神抖擞地跟众人打招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帅好!”众人无不急忙回应,现场的军人们都一起敬礼。在张学良刚刚从直升机里走下来时,现场的数万北华军官兵一起发出惊天动地的迎接口号:“张副总司令万岁!”(北华军在公开场合称张学良是“副总司令”,因为张学良是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但是在北华境内或北华军自己内部则称张学良是“总司令”,因为张学良是北华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与此同时,排列在会场两边的一百零八门大炮也同时对空怒绽雷霆,以迎接张学良。
这场典礼是杨宇霆、顾维钧、何世礼等人筹备并安排的,虽然张学良并不喜欢讲究排场,他素来痛恨官僚主义,但杨宇霆坚持认为“汉帅在东京出场现身时,气势必须要威武到极致”,因为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在广大日本基层平民面前出现,所以张学良出场时,气场一定要强大,排场一定要雄壮,只有这样,张学良才镇得住那些昨天是敌国人、今天是本国人并且第一次看到他的和族人。作为政治领袖和军事统帅,肯定不能寒酸土气。因此,张学良抵达会场时,现场几万北华军一起山呼海啸“万岁”,上百门礼炮一起雷鸣咆哮,万岁声和炮声震耳欲聋。
张学良微笑着向麾下的将军们、官兵们挥手示意。直升机腾空而起后,张学良站在会场正中心的一处高台上,因此万众瞩目,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包括场外几十万的那日本人,这也是日本平民第一次大规模地亲眼看到张学良“尊荣”。
现场一阵接一阵的汉语“万岁”声中突然间夹杂了一阵接一阵听起来颇为怪异的呼喊声,滚滚不断、越来越大,犹如音波浪潮,最后甚至盖过了汉语的“万岁”声,发音是“Banzai”,响彻云霄、淹没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包括张学良本人,众人都转头望去,却看到现场八十多万东京城居民正在齐刷刷地举手并高呼“Banzai”。众人都十分惊讶,更感到迷惑和不可思议,回过神来后才意识到这些居民是在高呼“万岁”(日语里“万岁”发音是“板载”)。张学良愣了愣,哑然失笑的他随后转过身,面向着这些对自己高呼着万岁的前日本国日本人、现中国和族人,同样微笑着挥手示意。
“张学良将军板载!板载!板载!”日语欢呼声更加是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