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结了?”陈策摊开手,“所以,别说你父亲是汉帅的伯父,就是亲爹,汉帅也不可能把百万大军交给你呀!军中无戏言,你想当现代赵括,汉帅还不想给你机会呢!”
张仲伟哑然,半晌后才艰难地问道:“既然如此,为啥还给我指挥权?咱们那么多老将,随便弄一个啊!”
陈策笑了:“指挥百万大军这个级别的将军,不少,但肯定也不多,我们的符合这要求的将军要么在四大方面军里指挥作战,要么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个个都是新闻报纸头条常客,同时,也都是盟军情报机构注意的重点。我们要隐藏一支百万大军,就要先隐藏它的指挥官。假如我们有一位高级将军,本来在某地好好的,突然间消失不见了,盟军是不是会察觉到风吹草动?”
张仲伟点头:“我懂了。所以我不是什么指挥官,只是管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策拍了拍张仲伟的肩膀:“这个词语用的很好,管家。你呢,就是负责这百万大军的吃喝拉撒以及调度整顿问题,上战场时,指挥官就会来接手了。在眼下,群龙无首可不行。”
张仲伟有些恼火:“陈总参,你也是上将,你干吗不做这个临时管家?”
陈策摊开手:“这百万大军十之八九都是你们陆军的人,你们陆军会把这么多部队交给我们海军来管?对吧?这么多部队,总要有个总指挥部,总要有个人来统一管理,相比而言,管理要比指挥更简单。你可以的!”他竖起大拇指,明显不是夸奖,而是揶揄,揶揄陆军对海军的“不放心”。
张仲伟很无奈,但想一想,自己好歹在名义上指挥过百万大军,也算无憾了。
夏威夷八大岛是北华军在太平洋中部乃至全太平洋范围内最重要的据点,实际上,此时的夏威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基地,八岛上的居民只有两种,要么是军人,要么是军属。因为太平洋的制海权已被北华军夺取,特别是西太平洋、中太平洋、北太平洋,几乎可以说是北华军的完全控制区,美军在这些海域内只有潜艇,飞机都极少。因此,北华军从本土向夏威夷运送“东西”在保密性上是非常高的,其实,美军对北华军从本土向夏威夷运“东西”是不以为然的,毕竟北华军的北方军需求的物资里有一半多是经过夏威夷的。实际上,美军不知道,北华军在几个月前开始,向夏威夷源源不断地运送军队。美军对此基本完全不知道,毕竟太平洋实在太大了,而夏威夷和北华本土之间的西太平洋又完全是北华海军的地盘。
战前的夏威夷和战后的夏威夷都注定是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人间天堂,而战争期间的夏威夷则充满了森然肃杀气氛,八岛的社会秩序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化管理。檀香山这座城市原本是瓦胡岛上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但现在却是一座巨大的兵营,住在城里的居民都是军人和军属。从飞机上鸟瞰夏威夷八岛,仍然像散落在蓝色海面上的绿色珍珠,但岛上的城市都是兵营,山林里遍地开花新建的也是兵营,机场、仓库、弹药库、油库、机库、靶场、军港、造船厂等几百处军事设施密集地分散在八岛上,地表之下也被挖出了无数的坑道、地下仓库,里面装满了物资,住满了军人,天空中昼夜不停地盘旋着巡逻飞机,海面上昼夜不停地游弋着巡逻舰艇,海面下也有潜艇在神出鬼没地活动着,而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数以千计的坦克火炮以阅兵式的队形整整齐齐排列着。享誉全世界的夏威夷“人间天堂”在北华军手里俨然已变成一座铜墙铁壁的海上军事堡垒,也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由于战争的影响,夏威夷人口数量提前五十年就跨过了百万大关,一百多万是军人,三十多万是军属。
值得一提的是,被送到夏威夷的北华军除原先的第201陆战师和第111陆军师,后续的部队都是没有正式番号的预备役部队,总数量达到30个师、90多万人。
夏威夷八岛“原本是泥土和石头做的,现在是混凝土和钢筋做的”,“绿草如茵,风景如画,但草坪上停满飞机,椰林里到处是大炮,沙滩上则到处是坦克”,从更远视角去观察,夏威夷淹没在钢铁的海洋里,因为北华海军的数目庞大的舰艇船舶正在川流不息地集结来。
张仲伟站在瓦胡岛最高峰上,用欣赏的目光扫视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舰船,感觉自己“像海军总司令在检阅舰队,并且检阅的是海军绝大部分军舰的全家福”。分散在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的北华军绝大部分军舰正在以百川入海之势汇聚到夏威夷,场面犹如夏威夷被突袭前的场景,只不过,“鹊巢鸠占”的北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规模和数量都要大大超过以前集结在这里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站在张仲伟身边的陈策豪气干云,忍不住长声道: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米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陈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因为接下来的那场战役是要把北华海军“以倾家荡产的势头打到底”。“只要能达到目的,海军打光了也无所谓。”这是张学良的原话。陈策当时几乎难以置信,但仔细想一想,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军队是为国家服务的,只要让国家获得胜利,军队打光了不正是“死得其所”吗?海军的军舰也是一样的。
夏威夷的百万北华军在焦躁地等待着,等着出击的命令,而这个命令实际上是由北华军总司令傅作义来“下达”的,“北方军什么时候彻底油尽灯枯,就是夏威夷集群出击的时刻。”
十一月二十日,王子港被美军攻陷。
十一月底,盟军正式攻入西雅图和温哥华外延城区,展开纯粹是血肉磨坊的巷战。
十二月初,美军再度大规模增兵。
对此,美军高层是很无奈的。城市攻防战,先是野战,双方争夺城外阵地,最后是巷战,以城市本身作为战场。巷战,意味着北华军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加险恶的战斗来临了,因为巷战让美军的制空权优势陡然间不存在了,城区内的美军和北华军完全混战在一起,美军飞机再多也派不上用场了。巷战,让飞机坦克重炮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完全是步兵和步兵展开搏杀,特别是,北华军战斗意志极其顽强且主动放弃退路,盟军想要占领西雅图和温哥华,就要彻底消灭掉这两地的北华军,战斗完全就是比赛消耗人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美战场上的北华军已经无路可退,他们会负隅顽抗、死战到底,并且基本不会投降。我们肯定会胜利,胜利最终注定会属于我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只需要时间...以及几十万条人命。”马歇尔上将递交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里是这样坦诚说明的。由于预测美军伤亡人数肯定会非常巨大,罗斯福总统特地命令预先生产50万枚紫心勋章。这种勋章是美国国父华盛顿设立的,是一种授予普通士兵的勋章,虽然级别不太高,但它在美国军民心里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简单地说,美军士兵在战斗中阵亡了、受伤了、立功了,都会获得紫心勋章。一下子准备五十万枚紫心勋章,意味着什么是无需多言的。
北华军确实没有让美国政府“失望”,那五十万枚预先生产出的紫心勋章没有被“白费”,西雅图战场上、温哥华战场上,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美军士兵“荣获”紫心勋章,甚至一些美军部队里事先准备好的紫心勋章呈现出“供不应求”趋势。一名美军后勤部门的上校这样说道:“...看到每天都有不同部队的车子来到我们仓库里搬走一箱箱紫心勋章,我们都感到十分难受,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仓库里原本堆得慢慢的紫心勋章在每天迅速地减少着,一箱子一百枚,当一箱子勋章被取走后,我知道,有一百个我们的小伙子立功了,但更有可能是阵亡了或受伤了。发出的勋章越多,不幸的家庭就越多。如果接到‘那五十万枚勋章已经用完了,赶紧再制造五十万枚’的命令,我肯定当场崩溃的。”
北美战场上的北华军官兵们在殊死血战着,而三千公里外的夏威夷的北华军官兵们则在奇特的等待中,他们等待前线弟兄死伤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出击。
没完没了的血战中,1946年的元旦即将来临,出击命令也下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