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战争很容易,结束战争却很难。这是张学良在一九四五年最后几个月里的最大感慨。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到此时,结束战争已成为三大主要交战国心照不宣的共识,漫长的战争不但带来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也令人无法再承受,说白了,就是打腻了,没完没了的厮杀让和平愈发地令人渴望和憧憬,另一方面,三大国都在战争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战果虽然越丰富越好,但若是超出了消化能力,反而就没有意义了。然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各方面的微妙因素却让三大国在各怀鬼胎中难以真正化干戈为玉帛。从张学良和北华的角度出发,让和平迟迟无法到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北华和美国都不想在谈判桌上受制于对方,中间再夹杂着原子弹这个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干扰,所以双方都打算在己方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压服对方、获得有利条件而停战,立刻就停战,双方都勒索不了对方,都不甘心;
其次,美国需要给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友一个“交代”,需要一个台阶下;
第三,德国的“如意算盘”也是重大的干扰因素。德国高层同样已预测到战后世界会是三足鼎立局势,现在是德国敌人的美国在战后不一定还是敌人,现在是德国盟友的北华/中国在以后不一定还是盟友,但有一点是很肯定的,三大国里,中美越弱,对战后德国越有利。那么,如何让此时是德国敌人的美国在战后更弱?如何让此时是德国盟友的北华/中国在战后更弱?解决办法完全就是现成的:让美国和北华在战争里继续打下去。辽美此时打得越久、损失越惨,德国的“长远目的”也就实现了。按道理,德国和北华是联合对付美国和英国的,但真实情况是:德国和英国一对一,北华和美国一对一。很显然,北华承受的战争压力要比德国大得多。
“根据我的估计...”商震飞到沈阳,亲自向张学良进行报告,“如果德国真的是用全力打英国,英国应该在起码三个月前就完蛋了。英国政府现在就剩下苏格兰中部和北部,土地面积不过五六万平方公里,控制人口不过一千多万,德军如果几万辆坦克一字排开地碾过去,彻底解决英国简直是指日可待,但是,英国战场上的德军却磨磨蹭蹭、进展缓慢,甚至还被英军打了几个反击战。我去英国前线询问过戈林、龙德施泰德等德军高层,他们都振振有词,又说英国全民皆兵、抵抗顽强,又说苏格兰中北部遍地碉堡、防御森严,又说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力度突然间增加了,借口理由层出不穷一大堆,反正就一句话,他们一时半会打不下来。”
张学良很感兴趣地问道:“希特勒什么态度?”
商震嗤笑:“希特勒态度很令人玩味。汉帅,您应该很了解希特勒了,他是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人,当初在苏联战场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第一次进攻莫斯科时,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集群总指挥博克元帅向希特勒请求让部队喘口气再进攻莫斯科,因为当时的德军因为持续几个月长驱直入和高强度作战,已经筋疲力尽且损失严重,确实无法一鼓作气拿下莫斯科这座坚城,但希特勒急功近利至极,眼看着莫斯科就在嘴边,居然还要再等一等,他哪里等得及,虽然博克元帅说的是实话,但希特勒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就让博克元帅卷铺盖滚蛋,临阵换将,硬打莫斯科,结果一败涂地。眼下,在英国战场上,德军距离最终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但面对前线军队磨磨蹭蹭的情况,希特勒却态度开明,根本就没有责怪戈林等人的消极怠工。”
张学良点起一根烟:“嗯,我差不多明白希特勒的如意算盘了。”
商震忿忿地道:“没错!德国是在玩缓兵之计!英国只是德国的囊中物,但德国故意不吞下,就是为了废物利用。德国解决英国,接下来肯定要跟我们一起打美国本土,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并且英国完蛋后,美国高层和民间的停战派都会大大增加,战争会提前结束掉,但德国就是拖拖拉拉不解决掉英国,这样,他们就理直气壮说‘我们要对付英国,分身乏术’,因此德国不需要参加进攻美国本土的战争,同时,却又不动声色地延长了我们和美国的战争。我们、德国、美国、英国,四国里英国最弱,其实英国已经灭亡了,但德国故意让英国继续苟延残喘,就是为了用英国做幌子。德国对付英国,我们对付美国,我们亏大了!我们对付美国而每天付出的代价是德国对付英国而每天付出的代价的十倍以上!说到底,英国不灭亡,美国的主战派势力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英国灭亡了,美国很多人都会万念俱灰,都会在恐惧中选择停战,但,德国偏偏就故意不灭亡英国。”
“德国在借刀杀人,利用美国来削弱我们,也利用我们来削弱美国!从而奠定战后三国里德国最强的基础!”张学良喷出一口烟,“战争拖下去,对我们是坏事,对美国也是坏事,唯独对德国却是好事!希特勒好狠,不过这也正常,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就是要不择手段地为本国谋取利益,今天可以对敌人痛下杀手,明天也可以对盟友背后打黑枪。”张学良说着,轻轻地叹口气,“战争要结束了,为了战争而建立起来的同盟或联盟,自然也要开始瓦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商震又道:“汉帅,你知道隆美尔吗?”
“知道,那个沙漠之狐嘛!德军以前的非洲军团总指挥。怎么了?”
商震轻轻一笑:“非洲军团已经重建了。”
“德国不是帮助意大利打赢北非战事了吗?怎么又重建非洲军团了?”张学良诧异道。
“何止是重建!简直是扩建!实际上,德国没有公开宣布重建非洲军团,但却把近百万的军队正源源不断地送到北非,然后一路南下!德国原本只拥有北非,加上意大利拥有东非,但现在,德国军队正在北非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一路南下!西非、中非、中南非...德军正在一日千里地不停吞并!不需要多久,我们就能在南非四省北部国界线上与德军会师了。”
“抢地盘了!”张学良明白了,“那些地方原本是美英掌握,英国现在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那些殖民地,美国现在全面反击我们,也顾不上那些次要地方,加上我们吞并南非地区的刺激,希特勒也在争分夺秒抢地盘了!”
“一方面口口声声说难以拿下英国,一方面却把近百万军队送到非洲去抢地盘!”商震气愤不已,“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还说什么拿不下英国是因为美国对英国的援助过于强大,也是扯淡!我们已经帮他们在北美战场上牵制了美国绝大部分的国力军力!”
张学良摇头:“算了!十多年前,希特勒还没有上台的时候,我们就跟他、跟德国合作,十多年下来,这段蜜月期也开始要结束了吧!现在的德国当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也已经慢慢地不再是我们的朋友了,最起码是那种亲密朋友了。启予,德国那边交给你,美国那边交给顾维钧。三大国里,美国是身不由己地要打下去,德国是居心叵测地要打下去,真正想恢复和平的,怕是只有我们了。必须要同时解决掉美德两国的利益冲突,和平才能真正到来。”
商震肃然道:“明白!我一定竭尽全力!”
“和平啊,快点到来吧!”张学良真诚地祈祷。
张仲伟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可以指挥陆海空百万大军。不客气地讲,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能力高地,指挥百万大军如此重任是完全轮不到张仲伟这个少壮派成员的。能独立提领一个军区(夏威夷军区)并统领该军区的八万大军,已经是大大的破格式提拔了,而在这个基础上一下子把统领人马数量猛增十倍,这已经不能用提拔来形容,只算是荒唐的儿戏。
“难道我惊人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才华终于被发现了?”张仲伟又惊又喜。
张仲伟是北华军夏威夷军区司令,同时有个“仓库管理员”的绰号,因为北方军获得的后勤补给有一半都要经过夏威夷,管理囤积在夏威夷的巨量物资也是张仲伟的责任。实际上,张仲伟能在少壮派将领里鹤立鸡群地爬到军区司令级别,也是机缘巧合的。北华海军突袭式拿下夏威夷后,守卫这片距离北华本土八千五百多公里的孤岛明显不是美差,稍不留神就会葬身在那里,因此老派将领们都不怎么想去,而年轻气盛的少壮派将领自然义不容辞。结果,北华海军获得太平洋制海权后,夏威夷彻底稳固下来了,美军几乎不可能再夺回甚至是威胁夏威夷,所以夏威夷战区变成了夏威夷军区,劳苦功高的张仲伟自然当仁不让成为军区司令,否则,空降一位老将来捡现成肯定难以服众。对于自己此时的地位和实权,张仲伟非常满意,毕竟很多同期的少壮派将领还在师长级位置上苦熬着,但从军区司令一下子变成了集团军群总司令,这让张仲伟在惊喜后感到了深深的惶恐。指挥十万大军就让他力不从心了,指挥百万大军直接会手忙脚乱,也许自己有这个能力或潜力,但根本没有这个经验。
“什么惊人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才华?”陈策拉着脸给他泼冷水,“让你挂个名而已!”
“啥?”张仲伟愣了,他脑子转不过弯,“什么叫挂名?”
陈策看着张仲伟:“我问你啊,你觉得咱们现在没有德高望重且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上将级将军来指挥夏威夷的这百万大军?”
张仲伟不假思索:“当然有!多得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