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座,你这个名字倒是取得恰如其分。”李桂林笑着道,“军座你看,我们和第二军的任务是在本州岛南部东西两端分别登陆,然后对头推进,会师于琵琶湖(日本第一大湖),相比而言,我们要比第二军轻松不少。我们已经拿下了舞鹤,而第二军还在忙着攻打大阪城。从舞鹤到琵琶湖,几十公里内都是原始森林和山峦河流,没有大型人口聚居地可以被日军用于作战,但矶谷廉介巧妙利用山林地形,把部队化整为零,以大队、联队甚至是中队为单位,分散地驻扎在所有重要的或易守难攻的地方,比如一些山头,日军早已经把山体里给掏空了,部队都躲藏在里面,并在里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军械物资,山体上到处都是射击口,我们的部队在山林里碰到这种据点,确实施展不开。头顶上是茂盛的树冠,飞机难以提供精确的火力支援,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误炸事件,重炮和坦克也在这种山林地形里举步维艰。军座你说得对,这些山林据点确实是山寨,就像《水浒传》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大王。”
“在山林地区作战,直升机是最好的重武器!”李杜若有所思。
“日本人似乎专门研究了针对我们直升机的战术。”李桂林无奈地道,“昨天的战斗里,我们损失了十七架直升机,都是被日军手里的美式巴祖卡火箭筒打下来的。那些树木是非常麻烦的遮盖物,部队在树荫下,直升机在树荫上,飞行员很难看清树荫下的敌军,日军的反直升机炮手就躲在树上,对我们的直升机进行开火。不只是我们,第一军、第二军都遇到了这种山林作战的难题,整个东方军的直升机已是供不应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杜摸摸下巴,看着舞鹤到琵琶湖的这几十公里的距离,沿途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日军的“山寨据点”,拔除这些据点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但容易造成太大的伤亡以及浪费过多的时间。
“日军似乎发现我们的声东击西了,正在向大阪湾和舞鹤港一带进行增兵。”李桂林忧心忡忡地道,“如果我们进展缓慢,拖了太长的时间都没有在琵琶湖完成会师,那我们的‘切割战术’就要失效了。最麻烦的是,第二军还在一定程度上‘牵连’了我们。按照原先计划,我们要和第二军在琵琶湖完成会师,但第二军一直磨磨蹭蹭、裹足不前,那我们就必然要比原计划加快速度,把第二军没走的路也走完。可以说,因为第二军的磨蹭,所以我们第三军的目的地已经不是琵琶湖了,而是琵琶湖以南地区,甚至是大阪湾。第二军如果真的始终被阻挡在大阪湾,我们就必须要从舞鹤港一路杀到大阪湾。”
“你说得对啊!”李杜心情也沉重起来,“我们必须要在日军大规模增援舞鹤港前完成我们的任务,甚至是超额帮助第二军完成任务。时间,很紧张。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能突破日军的山寨据点防区,是个必须要迅速解决的大麻烦。”
李桂林是第三军的前敌总指挥,他最后制定了这样的战术:集中一点,进行线状攻击。从舞鹤港到琵琶湖,分散着上百个日军的山寨据点,北华军不全面地扫荡清理掉,而是专门在其中打通一条路,集中直升机这一山林作战第一利器,拔除这条路上的日军据点,对这条路两边的日军据点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不问。李桂林认为:日军据点的作用是防御,进攻能力非常有限,北华军在日军据点群之间打通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很狭窄,但路两边的日军据点只能干瞪眼却没有办法截断,如果日军从据点里出来,那实在再好不过了,正好引蛇出洞了。
事实证明,李桂林的战术是很有效果的,面对挡在路上的那一个个飘扬着太阳旗的“山寨”,北华军被集中起来的直升机群一拥而上,劈头盖脑的火箭弹打得这些日军“山大王们”土崩瓦解,而在附近几百米甚至是几十米外的日军别的山寨据点却只能看着,无法出动增援。
十天后,3月15日,第三军先头部队成功杀到琵琶湖北岸。心花怒放的李桂林立刻把捷报发给了东方军总司令部。
“李桂林糊涂!”东方军总司令部内,参谋长萧浩然几乎是大吃一惊。
“浩然,你此话何意?”长时间为第二军、第三军进展缓慢深感焦躁的王以哲惊讶地看着神色不喜反惊的萧浩然。
总司令部里众人也都不解。第三军捷报发来时,总司令部内原本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心情压抑的将领们都如释重负,唯独萧浩然是这个反应。
“才十天,第三军就从舞鹤港杀到琵琶湖,不是太快点了吗?”萧浩然火急火燎,“矶谷廉介肯定是在故意放水!他在引诱第三军上当!”
王以哲看着萧浩然:“浩然,你这个猜测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了?第三军已经开辟了从舞鹤港到琵琶湖的通道,上万士兵驻扎在这条通道上,虽然兵力是线状分布而显得略薄弱,但我军火力强大,又有绝对优势的航空兵力量,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一个连能对付日军一个联队。浩然,你是不是担心这条通道会被日军截断?从而导致已经抵达琵琶湖的部队成为无源之水?”
“不止如此!”萧浩然急得额头上都渗出了汗水,“副座、诸位,我们当初的新西伯利亚战役是怎么打的?你们难道忘了吗?”
他这句话一出,现场众人都浑身一冷。
苏联战争后期,为了力挽狂澜,苏军精心策划并突袭了北华军在苏联境内占领区后方的交通枢纽新西伯利亚,北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战局陷入恶化,新西伯利亚险些就此沦丧失守,最后关头,萧浩然策划了一把大火,北华军在新西伯利亚周围的瓦休甘平原的原始森林里大肆纵火,烧掉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还烧死了即将攻占新西伯利亚的三十五万余苏军精锐部队。此时此刻,东方军第三军的处境与当初围攻新西伯利亚的苏军是何等的相似!部队分散延绵在本州岛西南部的原始森林里,是的,那些山寨据点里的日军确实无力反击北华军,但他们完全可以放火!大火一起,玉石俱焚!
萧浩然是“放火专家”,因此他对这种战术是非常敏感的。
“快!”王以哲的额头上也渗出了汗水,“命令第三军,撤退!”
这个命令还是晚了一步,当天夜里,第三军所在地区的夜空间一片红光满天,“起火啦!”官兵们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地看着在原始森林里席卷而来的滔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