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道:“瓜岛原本是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和日军一起驻扎的,日本反叛后,当地日军妄图夺取整个瓜岛,结果被我军击溃打散,但我军兵力不足,也长期只是保持着在瓜岛西北部的机场一带,驻扎那里的是第202海军陆战师的两个团以及一些工兵部队,约1.2万兵力。美军航母舰载机群突袭轰炸了我们的瓜岛机场,同时还把所罗门群岛其他岛屿上的日军整合起来送到了岛上,美军舰队里拥有很多的运输舰船,并且是空的,所以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这件事,同时,还有一支美军运输舰队从美国本土开到附近海域,给登岛以及原本就在岛上的日军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装备。现在,第202师的那两个团都在陷入激战,但机场已经被摧毁,他们已经失去了制空权,靠着拉包尔和莫港的航空兵基地的远程空中援助显然是鞭长莫及。”
“我们能展开反击吗?”张学良问。
沈鸿烈摇头:“我们的航母力量目前严重不足,无法组织起强大的反击。”
陈绍宽说道:“瓜岛是我们遏制美澳西南太平洋运输线的一枚棋子,在被美日军完全夺取后,所罗门群岛基本上就要被盟军掌控了,俾斯麦群岛和新西兰之间超过2000公里的海域内都没有我们的海空军基地,原本被我们掐着脖子的美澳运输线自然可以大口地喘气了。”
张学良懂这个道理。盟军在澳洲战场的输血管就是美澳运输线,当北华军攻占了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瓜岛是核心)、新西兰后,俨然就形成了一个反C字形在东北、东部、东南三个方向上封锁澳洲大陆的岛屿链条,现在,瓜岛丢了,这个反C字形的岛链自然就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原本,北华海空军可以覆盖100%的美澳航线海域,但缺了瓜岛这一链,只能覆盖70%,很显然,从此以后,美澳运输线的运输量和效率都会得到大大增加(注意,北华空军在西南太平洋并不完全拥有制空权,所以北华空军飞机即便覆盖100%的航线海域,也不等于这个航线海域内的美军运输舰船都会被击沉)。
这是北华海军把6艘航母调去大西洋并且剩下的5艘航母也要参与本州岛战事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让北华海军现在实力不足,眼睁睁看着美军航母在太平洋上指哪打哪却无力反击。
“汉帅,我们要不要集结我们现在的5艘航母对西南太平洋进行反击?”陈绍宽问。
其实这是废话。那5艘航母马上就要参加本州岛战事,哪里还能再去西南太平洋?但陈绍宽出于“公事公办”的原则,还是要问一下的。
张学良沉思半晌后,说道:“南方战事现在是次要的,瓜岛能守就守,守不了也不需要太勉强。”
陈绍宽和沈鸿烈点头。一个月后,由于伤亡过半且无法反击,瓜岛北华军撤离了瓜岛。
沈鸿烈突然笑道:“其实瓜岛遇袭是好事。看似美军占了大便宜,实际上,美军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
张学良眼前一亮,他立刻就醒悟了:“时间?”
沈鸿烈点头:“是的,尼米兹不知道我们增援德国的航母舰队已经改变航线了,这场赛跑他本身就已经懵然不知地慢了一拍,结果他现在又节外生枝,半路上还赶去瓜岛打一场仗,白白又浪费了四五天的时间,这样,如果德军能如期打通直布罗陀海峡,那美军增援英国的航母舰队要比我们增援德国的航母舰队起码晚来十天时间了!”
张学良心里一喜:“这确实是好消息!美英舰队还没有联合,我们却已经提前和德意舰队联合起来了,那美英舰队注定要被逐个击破了!好!”
事实的确如此。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迟到”给接下来的德英海上大决战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和祸根。但其实这不怪尼米兹,因为尼米兹在增援完本州岛后本是一心想着要马不停蹄赶到巴拿马运河和北大西洋的,但澳洲战场上的麦克阿瑟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海军能趁着北华海军兵分多路时抓紧机会增援陆军,被他纠缠得焦头烂额的马歇尔上将不得不跟海军总司令金上将进行商议,虽然遭到尼米兹的反对,但他还是接到“顺路去帮麦克阿瑟一把”的命令。
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会引发一系列后续影响:澳洲战场上的北华军把美澳日盟军打得支持不住,麦克阿瑟急需增援,因此要求尼米兹帮他一把,尼米兹没办法,只得中途改路去打瓜岛,虽然炸完机场运完日军就急匆匆地再次上路了,但还是耽误了四五天的时间,最终导致拥有美国海军全部七艘航母的太平洋舰队在北大西洋德英海上大决战中姗姗来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华军虽然丢了瓜岛,但获得的其实反而却更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蝴蝶效应”。获悉此事后,丘吉尔在背地里恶狠狠地对麦克阿瑟“这个自以为是认为全世界都要围着他转的傲慢家伙”破口大骂了一顿。即将爆发的北大西洋海战是直接关系着英国的命运的,此战,参与者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北华、美国五大国;意大利海军拥有5艘航母,德国地中海舰队拥有2艘航母,德国大西洋舰队拥有5艘航母,正赶来的北华海军舰队拥有6艘航母,参战的联盟国辽德意联合舰队共18艘航母;英国海军是20艘,正赶来的美国海军是7艘,加起来27艘。看上去,盟军数量和实力都占油,甚至光是英国的航母数量就超过了辽德意三国联合舰队的航母了,但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英国海军的20艘航母里只有3艘是正规中型航母,另外17艘都是杂七杂八的改造航母、改装航母,吨位虽然都能算是中型航母,但这些杂牌中型航母的战斗力还不如轻型正规航母,平均每艘舰载机数量不到30架;而联军的18艘航母里,意大利是3艘正规中型和2艘改造中型,北华是1艘正规重型、3艘正规中型、2艘改造中型,德国更强悍,德国的7艘航母里包括2艘正规重型和5艘正规中型。很显然,在数量上,英国一对三时还胜一筹,但在质量上,英国则完全是落下风。
不难想象,丘吉尔和英国海军是何等的望眼欲穿在盼着美国海军那7艘正规中型航母能尽快赶来,同样也不难想象,丘吉尔和英国海军对麦克阿瑟越俎代庖、浪费时间的行为又是何等的气炸肺。
陈绍宽和沈鸿烈离开后,徐永昌来找张学良:“汉帅,有件事请您定夺一下。”
“什么事?”
“进攻时间。”徐永昌神色认真,“按计划,北方军要在东方军之后几天展开作战计划,而东方军究竟何时进攻本州岛,您还没有给我们确定下来。”
张学良问道:“战备工作什么时候完成?”
“二月上旬时就可以全面结束了。”
张学良翻了翻桌子上的台历:“定在2月15日后吧!”因为2月13日是1945年春节,张学良知道战事会非常激烈,“此战正式开始后,很多前线将士就不会活着回到亲人身边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好好地再跟家里人一起过个年吧。”张学良很动情地说道。
徐永昌也被感染了,他点点头:“知道了。”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张学良独自一人望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心情庄严地喃喃道:“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后的最关键的成败之战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