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震默然地点点头,他知道,希特勒是正确的。
希特勒目光如炬:“只要确保德国本土万无一失,再加上原子弹正式研制成功,美国将不得不投降!到时候,欧洲和北美都永远是德国的了!战争,才会彻底胜利!所以,德国军队的第一步是要拿下英国,确保德国本土万无一失!这才是德国坚定贯彻‘先英后美’的真正意义!”
沈阳,北华三军总司令部,张学良办公室。
张学良一言不发地抽着烟,静静地听着顾维钧的报告,办公室里只有张学良和顾维钧。
“少帅,这就是德国方面的最后态度。”顾维钧放下报告,“商震确认了,德军确实很早之前就把大规模的兵力军力囤积在法国境内,随时等着对英国本土展开登陆作战,这也是德军在北非战场上打得有点漫不经心的主要原因。少帅,希特勒很坚定,要求全面贯彻‘先英后美’,希望我们把海军舰队都调到大西洋上,联合德意法海军,消灭英国海军和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
张学良点点头,确实,希特勒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英伦三岛距离德国本土实在是太近了,就像本州岛距离北华本土近在咫尺。张学良不惜一切代价要确保北华本土万无一失,而希特勒也同样要竭尽全力确保德国本土绝对安全。
“少帅,我们怎么办?”顾维钧望向没说话的张学良。
张学良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望向顾维钧:“少川,你恨不恨美国人?”
“嗯?”顾维钧一头雾水。
张学良笑了笑:“我问你,你恨不恨美国人?”
顾维钧莫名其妙,但还是如实回答道:“少帅,说实话吧,虽然美国人现在是我们的敌人,但战争也是利益冲突引起的,完全没有民族仇恨。我虽然也渴望我们能打败美国,但我并不怎么恨美国人,美国人毕竟跟我们没仇嘛!”
张学良笑道:“是的,我也不恨美国人。我最恨的,就是日本人和俄罗斯人。这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对我们中国犯下了滔天罪恶,霸占我们无数的土地,杀害我们无数的同胞,掠夺我们无数的财富,我们和日本、和苏联的战争,不仅仅是利益冲突,更大的是民族仇恨,每一个中国人都极度仇恨日本人和俄罗斯人。至于美国人,确实是‘清白的’,他们也就是混在八国联军里对我们趁火打劫了一次,其他的倒也没什么。我们中国的仇敌,第一是日本,第二是苏俄,接下来是英法,美国人却完全不算是我们的仇敌。”
顾维钧感到张学良这番话似乎有深意:“少帅,您的意思是...”
张学良拿起桌子上的茶杯:“你看这个茶杯,它有几个脚?”
顾维钧看着这个很普通的直筒茶杯,艰难地道:“勉强说的话,一个脚吧!”
张学良点头:“茶杯、酒杯、桌椅板凳,都是几个脚?”
顾维钧不知道张学良究竟想说什么,但毕竟张学良是领导,自然顺着他的意思:“基本上都是一个脚、三个脚或四个脚,再多的话就不伦不类了。”
张学良再次笑了:“为什么是一个脚、三个脚或四个脚呢?因为...”他顿了顿,露出一个凝重的神色,“稳定性。”
顾维钧隐隐间知道张学良的内在深意了。
张学良掐灭手里的烟蒂,再次点起一根烟,深深吸一口后喷出一个烟圈:“最少的数字里,可以一个脚、三个脚、四个脚,却偏偏没有两个脚,为什么呢?因为两个脚很不稳固。国际强国力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一强独大、两极分化、三足鼎立,这三个格局里,哪个最为稳固呢?很明显,两极分化最不稳固,一强独大虽然具有稳固性,但也不太长久,只有三足鼎立最稳固。刘邦项羽平分天下,结果呢?楚汉相争只持续了四年,天下大局就从两极分化变成了一强独大,而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却足足维持了六十年,并且如果不是蜀国一直主动北伐进攻,破坏平衡,那这个稳固而平衡的三足鼎立局势还会继续维持下去。从数学上讲,三角形其实也是最稳固的。不仅如此,假如是四强并列,那也是不稳定的,因为四强会形成两个阵营,这就回到两极分化的原点上了。一张四个脚的凳子如果倒了,就因为其中两个脚干不过另外两个脚,而接下来呢?胜利了的两大强国又会再度绕回两极分化的原点上。所以,一不稳定,二不稳定,四也不稳定,最稳定的就是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维钧看着张学良:“少帅,您的意思是...战后的世界不应该是中德两国两极分化,而是中德美三大国三足鼎立?”
张学良点头:“是的。其实,这场战争开始时,我就考虑怎么以最好的局势来结束战争了。我们、德国、美国、英国,这四大国里,英国已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而我们、德国、美国,这三大国都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实力强大的超级大国,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很难拼出结果,搞不好还会同归于尽。我们和德国能灭掉美国吗?答案很明显,即便我们在战场上不断地胜利,也很难彻底征服或灭亡美国;反过来,美国即便有英国并肩作战,能打败我们和德国吗?我相信罗斯福的心里也很有数。看看今天的中国和德国吧!我们中国已经霸占绝大部分的亚洲版图,德国则彻底霸占了欧洲大陆(除了瑞士。瑞士还是中立国,虽然没有被德国驻军,但实质上也臣服于德国),中德两大国都已经达到了如日当空的地步,即便是昔日的蒙古帝国或大英帝国,也怕是比不上今天的中国和德国。我敢肯定,罗斯福也在焦躁该怎么结束战争。”
顾维钧道:“少帅,您想跟美国进行和谈来结束战争?”
张学良颔首:“这是我的打算,当然了,现在还言之过早。三足鼎立来结束战争,对我们也是大有裨益的。首先,这场战争中,我们已经赚够了,我们这四千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领土已经足够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地繁衍生息、代代强盛了,曾是我们心腹大患的日本和苏俄也差不多被连根铲除了,另外,战争打得太久,也不是好事,我们的将士们毕竟都是人,他们都渴望早点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不是天天在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而我们的老百姓也希望早点过上真正的太平日子;其次,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在战后的长治久安进行考虑,三足鼎立的国际局势也大大好过两极分化。我们先要结束战争,然后还要确保以后再也打不起新的战争。”
顾维钧心悦诚服,对张学良肃然起敬:“少帅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真是国之大幸!”
张学良笑了笑,他当然不会告诉顾维钧,他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固然是实话,但也来源于他从后世带来的“经验”。众所周知,二战之前,群雄并起,美、苏、英、法、德、意、日等军事强国争霸世界,这样的世界格局自然是极不稳定的,两大阵营随后开战,而二战之后,变成了美苏两极分化,两大超级大国互相打冷战,结果使得世界格局仍然动荡不安,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危机四伏,美苏两大国互相展开军备竞赛,不但再次搞起了东西方两大阵营,还制造出可以把人类毁灭一次又一次的几万枚核武器,冷战时期的世界是生活在极度恐慌中的,局部战争不断,古巴导弹危机更是险些让两大超级大国、东西方两大阵营爆发毁灭性远超过二战的新的世界大战。两极分化若爆发世界大战,那就是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大战。张学良不能让自己的同胞在战后生活在如此恐怖的威胁里,不能让美苏冷战变成中德冷战,所以,彻底改变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就是必然措施。中德两极分化太危险,中德美三足鼎立才更加稳固安全;如果是中德美英四强并列,还是不稳定,因为中德会是一个阵营,美英也会是一个阵营,四强并列就等于是两极分化,所以还是要消灭英国。
“难怪少帅您问我恨不恨美国人。”顾维钧释然道,“是的,我们中国人其实不怎么恨美国人,跟美国政府和谈来结束战争是不会引起民众反对的。可是...”他神色一变,“德国方面恐怕不这么想。根据商震的汇报,希特勒似乎打算要用原子弹来征服美国。”
“是啊,这也是我担心的。”张学良不无忧虑,“希特勒隐隐地已经有些被胜利给冲昏头脑了,他的抱负,或者说,他的野心,也已经被刺激得日益增加了。我很担心,如果我们抢先拥有了原子弹,希特勒执意要往美国本土扔,我该怎么办?那时候的美国除了束手就擒将毫无出路。三足鼎立就彻底毁灭了,两极分化就是注定的了。”他叹口气。
“要不...我们现在就跟美国进行谈判?”顾维钧试探着说道。
“不行的。”张学良摇头,“这不符合联盟国条约,一旦德国知道,我们的处境就更加糟糕了。还没有打败美国,我们就失去德国这个战友了。再说了,现在就跟美国谈判,也大大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少帅,我们接下来究竟该怎么做?先美后英还是先英后美,这会让我们跟德国发生分歧甚至是矛盾的。”顾维钧也感到了忧虑。
张学良思索了一下,还是拿不定主意:“从我们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我们第一步要彻底铲除本州岛这颗致命的毒瘤,然后在太平洋上取得决定性优势,继而帮助德国解决英国,最后再趁热打铁地跟美国和谈停战。但现在...希特勒的态度让我很为难啊!”
这场战争究竟怎么打下去?又怎么才取得那微妙的平衡点?这真的让张学良陷入了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