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对中东地区的用兵,除了以色列,还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支持,那就是伊朗。伊朗是中东的地域性大国,也是北华目前在中东地区的唯一附属国,重要性毋庸置疑。由于北华海军主力被缠在太平洋,暂时在印度洋内无力展开包括海上运输的大规模行动,因此北华军挥师中东,必然是走陆路,数十万大军和后勤运输线肯定要经过伊朗境内,而资源丰富的伊朗也能就近地为征战中东的北华军提供石油、粮食等战争资源。客观上讲,在北华的众多附属国里,伊朗的忠诚程度是非常高的,堪称北华的铁杆盟友,以国王礼萨汗为首,伊朗王室和军政高层都对北华忠心耿耿,这是绝无夸张的,原因也是自然的,苏联战争期间,伊朗因为投靠北华,搭上了顺风车,只付出了区区几万人的死伤代价便赚得盆满钵满,先前,伊朗饱受北方的苏联和南方的英国这两大列强的欺压侵略,站在北华这边后,这两大列强对伊朗的威胁都彻底烟消云散,并且北华这个强大而慷慨的靠山还连续两次让伊朗分到一杯羹,原是苏联一部分的阿塞拜疆(约9万平方公里)和原被英国控制的阿富汗(约65万平方公里)这两块地盘都被北华分给了伊朗,使得伊朗此时的领土面积达到239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达到4000多万,不可不谓之是一个地域性大国。对伊朗来说,投靠北华,不但洗刷了先前的国耻,稳固了国家安全,还隐隐获得了开疆拓土、复兴崛起的机会,除此之外,北华政府和北华财阀集团这几年还对伊朗大力投资(当然是冲着伊朗那储量占全世界11%的石油去的),帮助伊朗政府兴建工商实业,促进工业化建设,加快现代化改革,使得此时的伊朗在国力军力上虽然只算是二三流水平,但在经济民生上确实比以前富裕了很多(这都是得到礼萨汗国王的支持的,因为这位国王是比较开明上进的君王)。用礼萨汗国王的话来说,“北华是一个强大的、可靠的、文明的、真诚的、慷慨的盟友,他们帮助我们洗刷了国耻,给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庇护和安全的外界环境,同时还带来了现代化的工业建设和滚滚的商贸财富”。自然而然,伊朗上下都对北华死心塌地,甚至是感恩戴德,“坚定不移地跟着北华走”已是伊朗王室、政府、军队乃是民间的共识。北华军出兵中东,伊朗毫无疑问是鼎力支持的。
北华高层后来才知道,伊朗在中东战事中“倾其所有”地支持北华,也是因为伊朗高层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当然,伊朗的小九九并不损害北华的利益,不过却给北华带来了一系列麻烦。
当北华三军总部忙着制定出兵中东的作战计划以及展开巨细无遗的战备工作时,以顾维钧为首的一批外交官员已兵分多路地同时赶往中亚五国和伊朗的首都,会见这六国的高层领导人,带去张学良的“亲切问候”和秘密指示,阐明北华军即将对中东用兵,要求这六国在铁路交通、工业资源、农业粮食等方面上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当然,北华给这六国的好处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宗主国对附属国自然是不能一毛不拔的,太小气的宗主国会从众望所归变成众叛亲离的。
会谈十分顺利,这六国对北华的要求都表示“绝无异议、唯命是从”。六国里,伊朗对北华出兵中东的行为最为感兴趣,而这六国里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国家也是伊朗,所以顾维钧亲自飞到德黑兰,面见礼萨汗国王。礼萨汗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北华的要求,最后还主动问道:“贵国难道不需要我国出动军队协助贵国军队作战吗?”
这个问题倒让顾维钧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北华总部对这六国确实没有提出出兵助战的要求。这六国里,中亚五国都人口不多,再加上这五国处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北华大后方和德国大后方的中间,堪称联盟国阵营大后方里的大后方,地理位置极其安全,说白了,如果北华军或德军需要在中亚与盟军作战,前提是北华本土和德国本土都已经沦丧殆尽,但那是绝无可能的事。中亚五国是联盟国阵营里最安全的几个国家,所以五国军队都很少,多者三四万,少者一两万,并且这五国也没有足够的国力建设起强大的军队,因此北华基本上就没有考虑过动用这五国的军事力量;至于伊朗,伊朗的军力倒是不弱,伊朗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北华一手扶植起来的,分为国王卫队和国防军两大系统,前者五个师,共计8万余兵力,后者五十个师,60万余兵力,再加上规模不大的海空军,伊朗军队总兵力达70多万,预备役兵力上百万。国王卫队装备精良,都是伊朗王室花重金向北华购买的先进武器,卫队五个师都是机械化步兵师甚至是半轻装甲师,国防军的装备则差强人意,基本是北华“清仓大处理”半卖半送给伊朗的苏式装备和日式装备,虽然子弹管够,但火炮坦克等重武器都很少,并且在名义上属于国防军系统的伊朗空军和伊朗海军也被伊朗王室所暗中控制,之所以形成这种局势,原因自然是意味深长的。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这七十多万大军里,国王卫队基本都在首都和首都附近,国防军则有一半以上在已经被纳入伊朗版图的阿富汗地区,一是为了防御印度的英军(这也是北华的意思,用伊朗军来牵制印度英军,这样就能让印度英军分身乏术,无法威胁藏南三国、缅甸等北华的地盘),二是为了剿灭阿富汗地区的反抗势力(阿富汗地区被北华分给伊朗后,迅速成了伊朗的大包袱)。这样的话,伊朗的七十多万大军里,虽然有三十多万在阿富汗的荒山野岭里一天到晚跟当地的反抗势力打游击战,但伊朗的百万军队和高达四千万的人口确实还能额外给北华提供大量的军力人力资源。不过,北华总部同样没有考虑到要利用伊朗的军力,因为北华陆军“很闲”,无需使用伊朗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顾维钧是政府官员,无权给军方下决定,因此他想了想后,回答道:“国王陛下的拳拳盛意,我方深表感谢和感动。我国军队既然劳师远征中东,伊朗必然是此战期间我国最为重要的盟友,我国军队万万离不开贵国境内的铁路网、炼油厂、粮食加工厂、机械维修工厂、兵工厂、机场、医院等各方面设施的,实际上,贵国的铁路工人、炼油工人、农民、医生、军人等人员在贵国境内为我国军队而辛勤劳动或提供服务,就等于是给我方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了,这已经足够。”
礼萨汗显然问的并不是这个:“顾大使,这些都已经在我们刚才的谈话里了,我也已经完全答应了,贵国军队出征中东,我国当然是在各个方面都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和配合,但我的意思是,贵国难道就不需要我国军队直接随同贵国军队一起前往中东地区作战吗?毕竟,我国也已经根据贵国的要求,对美国、英国等同盟国成员国都宣战了,我国是坚定站在贵国这边的。”
顾维钧觉得这个问题很重大,因此很谨慎地回答道:“张学良将军和我方考虑到战争必然消耗巨大,伊朗政府和伊朗民众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让接下来的战事给贵国造成劳民伤财,我方认为我方让贵国成为我军征战中东的前线基地就已经给贵国增加很大负担了,如果再强行要求贵国出动军队协同我军作战,一方面会继续增加贵国和贵国人民的负担,一方面也容易让贵国高层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届时,我方既深感不安和歉意,也担心这会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张学良将军和我方并没有提出要求贵国军队协助我国参战的要求。”
礼萨汗微笑着道:“张学良将军真是宅心仁厚,我十分感动。顾大使,请放心,出动伊朗军队协助贵军作战,是我们的主动要求,绝不是客气话,我们认为,长期以来,贵方给伊朗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利益和好处,我国上下都非常感激,伊朗是北华最坚定的盟友,这并不是空话。我们认为,伊朗有义务、有责任在这场战争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更大程度地帮助北华,以此回报贵国。所以我们非常真诚地、迫切地、热烈地希望伊朗军队能协助贵方军队一起作战,甚至,我们还可以削减贵方要付给我国的报酬。”(北华既然想要利用伊朗的地理位置、铁路网、农业粮食、石油资源用于中东战事,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北华是要付钱的,这笔账一部分是北华政府向伊朗政府支付现金,一部分是继续进行工商业投资,一部分则是北华向伊朗出售武器装备、工业设施、商贸产品来抵消。)
顾维钧感到很惊奇,他虽然知道礼萨汗和整个伊朗对北华确实是死心塌地,但他不相信礼萨汗这么主动地要求出兵助战真的只是为了“报答北华”,出钱出力不谈,居然还要倒贴钱,这其中肯定有古怪。因此顾维钧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国王陛下,不知贵国的出兵条件是什么?”
礼萨汗笑道:“也不是条件,只是希望能额外地增加一点贵方给我国的报酬而已。”
顾维钧心头一动:“国王陛下的意思是...”
礼萨汗回答道:“把伊拉克分给我们。”
几个小时后,沈阳,忙碌得热火朝天的北华三军总部。
徐永昌从译电员手里接过电报,快步走入会议室,对张学良和一干高层将领扬起电报:“少帅、诸位,顾维钧他们谈得十分顺利,中亚五国和伊朗都承诺会竭尽全力帮助我们。这样的话,首先,我们就能全面地调动这六国的铁路网完成运兵和后勤运输等事物,至于军队的粮食供给,六国完全可以给我们全部承担,三十万大军需求的粮食肉类虽然不是小数,但由六个国家来承担自然是不在话下,中亚五国畜牧业发达,提供足够的牛羊是不成问题的,当然,部队在中东是不能吃猪肉的了;油料方面,伊朗境内的油田和炼油厂也完全能提供,毕竟伊朗境内的那几十个大型油田和上百个炼油厂都间接地被我们所控制。基本上,军队需要的粮食和燃油这两项,国内不怎么需要再往前线运输了。”
卫立煌略感轻松地点点头:“实在太好了。”远征中东,各方面事物汗牛充栋,后勤运输是重中之重,既然能省掉很多东西,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徐永昌接着道:“军装衣料被服方面,中东地区基本是热带沙漠气候,冬季被服也不太需要,即便战事拖到冬季,士兵们穿着夏季作战服也是可以了,虽然沙漠地区夜里气候较低,但一人发一条毛毯就能对付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后勤又少了一项大负担,夏季衣物的用料当然没有冬季棉衣棉裤那么多,伊朗境内的轻工业和农业也完全提供得起,大不了我们再让工业部或那些发战争财的商人们在伊朗境内投资建几个军用大型被服厂。说到底,我们远征中东,除了运输兵员,后勤方面基本只需要运输武器弹药、军械物资就行了,药品和医疗器材是第二必需品,隔三差五再给士兵们运去他们吃腻了当地饭菜后想吃的家乡菜以及他们的家书家信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