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陈绍宽和陈策的阐述,将领们纷纷陷入沉思或互相低声讨论。蒋斌起身上前,指点着地图上澳洲大陆北部与印尼群岛中南部之间的帝汶海:“目前,我军和日军对澳洲北部巴梅二岛的进攻还是比较顺利的,我军已经控制巴岛,正在步步蚕食梅岛,盟军在岛上节节败退。虽然澳洲大陆上的盟军正在积极向达尔文港集结并在当地构建防御工事,但已经丧失全部制海权和绝大部分制空权的盟军很难援助梅岛,所以我军彻底占领巴梅二岛是指日可待的。一旦我军得到距离澳洲大陆只有区区二十公里的巴梅二岛,那就等于在澳洲北部站稳了脚跟。我军接下来便能以巴梅二岛为军事桥头堡和中转站基地,朝着澳洲大陆本土进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在澳州北部海域的航母完全可以撤离战场了,因为我军在帝汶岛上有海空军基地,在巴梅二岛上再建立海空军基地,那么,我军控制宽度五百公里的帝汶海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帝汶海内的我军运输船队在白天可以得到海空军飞机的密切保护,在夜里也只需要由驱逐舰队进行反潜护航即可,从而能源源不断地把兵员和物资送到澳洲战场上,美军在澳洲的海军力量基本没有,航空兵力量也被我军压制着,因此在帝汶海不可能发动强有力的反击。”
“不错。”林靖海赞成道,“帝汶海北部的帝汶岛和帝汶海南部的巴梅二岛都在我军手里后,我军就彻底控制了帝汶海,毕竟帝汶海的宽度只有500公里,一头一尾都在我军手里,我军只需要留下驱逐舰队就可以确保我军运输船队昼夜不停地平安来往于帝汶海。盟军想打击我军的运输船队,无论是飞机还是潜艇,我军都能游刃有余地加以防备。当然,航母舰队从澳洲战场上撤离后,登陆澳洲的部队在接下来的陆战中肯定会有所不便,但登陆部队毕竟是以日军为主,我们无需太过费心。日军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军在后面接防他们攻占的城镇并在占领的城镇内修建机场以及在沿途城镇之间修建铁路运输线,就足以能维持战事的进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澳洲战场确实已经不怎么再需要航母了,相比而言,瓜岛和夏威夷更需要我们航母的迅速出击。”
将领们都点头赞同。陈策继续道:“我现在详细讲解一下瓜岛和夏威夷的情况。首先是瓜岛。因为我军掌握着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所以我军完全控制着西太平洋,而在西南太平洋,敌我双方的态势则是犬牙交错。首先是新几内亚岛,我军控制该岛绝大部分区域,美军则掌握着以莫港为核心的岛屿东南部地区。由于新几内亚岛东南地区山峦叠嶂、丛林密布、河流如网,地形十分险恶,莫港南面是大海,西北东三面被群山环抱,美军在莫港一带又掌握局部制空权,所以我军很难在岛上的原始森林里翻山越岭通过陆路攻占莫港;群岛方面,我军掌握着以新不列颠岛(拉包尔是该岛核心)为主的俾斯麦群岛,而美军则掌握着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等西南太平洋绝大部分的群岛。实际上,美军对西南太平洋诸岛的控制力度也不高,因为先前的几场大海战让美军损失惨重,但是,我们也因为同样损失严重而对西南太平洋诸岛鞭长莫及,所以美军原本只是微弱地控制着西南太平洋诸岛,我军恢复力量后可以很轻易地夺取这些岛屿。然而,我军突袭新西兰后,美军对西南太平洋诸岛的重视程度迅速增加,因为新西兰落入我军手里后,西南太平洋诸岛已是美国本土和大洋洲进行海上联系的唯一通道。在这些群岛里,与我们的俾斯麦群岛和美属莫港靠得最近的,就是所罗门群岛。前段时间,我军侦察机偶然地发现所罗门群岛东南端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上有大批美军在活动,经过反复的空中侦察和情报刺探,可以确定,美军是在瓜岛上修建大型航空兵基地。”
“参座,新西兰的情况怎么样了?”梁昌盛问道。
陈策道:“我们对新西兰的攻击是远程突袭,所以无法在后期援助登陆部队。我们突袭新西兰的目的也只是阻止美军利用新西兰,而不是让我军立刻利用新西兰。目前,在新西兰登陆的部队包括我军第104师和日军第51至第60旅团(这10个旅团的日军是北华军的雇佣军,并非日本国防军),总兵力13万。舰队是在新西兰南北两岛之间的库克海峡展开登陆的,第104师的四个团里又三个团已经占领位于北岛最南的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还有一个团则在南岛最北的布莱尼姆登陆。日军的10个旅团,5个在北岛,5个在南岛。登陆行动和占领过程都十分顺利,盟军在新西兰的部队只有新西兰陆军第5师,该师战斗力极低,基本已被歼灭,只有一些残部退入山林内继续进行抵抗。美军由于没想到我军会突袭新西兰,所以在一开始就没有重视新西兰的防御部署,美军原本在新西兰有几个机场,但绝大多数飞机都已经调入澳大利亚,剩下的二三十架飞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我军舰队在输送部队突袭新西兰时携带了八十多架飞机,所以也算是掌握了新西兰的制空权,但由于我军在新西兰不掌握制海权,所以新西兰政府首脑已经逃入了斯图尔特岛。目前,我军基本上已经占领新西兰。”(新西兰的领土总面积相当于两个安徽省,主要是南北两大岛,两岛面积占新西兰99.1%,北岛是新西兰的核心,首都惠灵顿、最大城市奥克兰以及新西兰75%的人口都在北岛上;两岛之间是库克海峡,最窄处宽约23公里;新西兰第三大岛是斯图尔特岛,位于南岛南部海域,与南岛相隔32公里,面积1375平方公里,占新西兰总面积0.5%。辽日联军此时就控制着新西兰的南北两大岛,至于斯图尔特岛和其他属于新西兰的岛屿,北华军因为没有制海权而暂时无法控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蒋斌道:“新西兰的部队主要是后勤问题,他们的粮食可以就地解决,但武器弹药毕竟得不到补充,如果美军反攻新西兰,他们的压力会非常大,但好在美军一时半会也无力反攻新西兰。”
陈策继续讲解着瓜岛的情况:“瓜岛是所罗门群岛里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岛屿,该岛面积5300平方公里,是个典型的密布热带丛林的火山岛。根据多方情报,美军很早之前就打算在所罗门群岛修建大型航空兵基地了,他们经过反复勘察,发现瓜岛的南部和中部虽然都是延绵的山地,但西北部沿海地区却在河流冲击下形成了非常辽阔和平坦的天然平原,有的地方甚至长达十五公里,非常适合修建大型机场。因此,瓜岛是所罗门群岛里最适合修建大型航空兵基地的地方。在这之前,美军在西南太平洋诸岛上也已经修建了一些机场,但规模都不大,多的可以停驻五六十架飞机,少的只能停驻十来架飞机,对我军造成不了太大威胁。但是,瓜岛机场一旦建成,美军就可以在当地停驻超过一千架飞机,对我军自然造成了重大威胁,同时也使得美军掌握了西南太平洋的制空权。”
陈季良问道:“我军不能出动轰炸机破坏瓜岛机场吗?”
陈策道:“我军在西南太平洋只掌握俾斯麦群岛,这片群岛里能够修建大型航空兵基地的地方就只有拉包尔,而拉包尔距离瓜岛超过10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我军战斗机是难以承受的。B-17虽然完全可以飞到当地,但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必定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就是飞得到,飞行员们一路前去要飞两个小时,返航回来又要飞两个小时,这也超出了飞行员们的体力负荷,并且我军机群想要轰炸瓜岛,还要面临遭到莫港美军飞机拦截的危险。所以,我军难以靠空袭轰炸的方式摧毁美军的瓜岛机场。美军的瓜岛航空兵基地虽然也不能摧毁我军的拉包尔航空兵基地,但是,任由美军修建瓜岛机场,就会使美军在西南太平洋进一步地站住脚跟,再加上美军在莫港的航空兵基地,美澳之间的海上通道就能畅通无阻,对我军以后彻底攻占西南太平洋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军必须要趁着美军还没有完工之前,夺取瓜岛,控制整个所罗门群岛!”
曾以鼎点点头:“进攻一千多公里外的岛屿,出动航母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陈策看着交头接耳的将领们:“瓜岛的情况不容乐观,夏威夷的情况则更加糟糕。”
将领们立刻肃然聆听。
陈策把墙壁上的西南太平洋地图换上夏威夷地图:“我军在战争初期使用突袭手段攻占夏威夷后,便控制了中太平洋以及这场太平洋战争的大部分主动权,也使得美军如骨在喉,美国本土如芒在背。在九月的夏威夷战役中,我军航母舰队给了美军重大打击,但自身也受到了创伤,航母短期内无法出击,使得中太平洋制海权暂时性地落入了美军手里。驻夏威夷的我军部队在基本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奋勇坚守这个至关紧要的海上重地。夏威夷共八个大岛,为了防止被美军逐个击破,夏威夷守军因此放弃了条件较差、面积较小、难以防御的四个岛屿,把军力集中在四个较大岛屿上,这个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但却埋下了隐患。因为我军在夏威夷目前已经不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所以美军在攻击受挫后停止进攻,使我军反而陷入了被动中。由于我军大举进攻大洋洲,同时德国海军又在北大西洋发动攻击,所以美军停止了对夏威夷的进攻,转而经营被我军放弃的那四个岛屿。夏威夷的八个大岛里,我军控制着考爱岛、瓦胡岛、毛伊岛、夏威夷岛,美军则占领了尼豪岛、莫洛凯岛、拉奈岛、卡胡拉韦岛,这四岛条件较差,莫洛凯岛尚好,卡胡拉韦岛甚至都没有水源,尼豪岛和拉奈岛地形平坦,岛上几乎无山,基本不适合防御作战,但我军四岛上的部队却因为丧失了制空权而不得不躲入地下,无法反击美军,美军此时正忙着在那四岛上修建航空兵基地和防御工事;另一方面,我军在夏威夷海域的潜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美军调动了超过三十艘驱逐舰和同样数量的潜艇,几乎包围了整个夏威夷,昼夜不停地进行反潜,使得我军四岛互相之间无法联系,并且我军本土也无法再通过潜艇给夏威夷守军运送物资。累计到现在,我军已有8艘潜艇在夏威夷附近被美军击沉,包括3艘运输潜艇。瓦胡岛的珍珠港虽然在我军控制内,但美军的几艘驱逐舰和几艘潜艇却二十四小时地守在珍珠港水道出口处,使得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我军潜艇得不到补给,不得不由本土出动运输潜艇经中途岛中转后前去给夏威夷的我军潜艇提供补给。我军原本在夏威夷和东太平洋一带部署了五十多艘潜艇,但因为珍珠港被美军封锁,这些潜艇有一半以上不得不撤到中途岛。”
蒋斌若有所思:“美军是想困死我军四岛上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