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高层对于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夏威夷战事基本是持乐观态度的,张学良也是心里有底,因为历史上硫磺岛的日军都能让美军吃尽苦头,更何况是此时夏威夷的北华军,并且夏威夷北华军的作战条件要比历史上硫磺岛日军要好太多。果然,夏威夷的北华军不负众望,开战后在短短十天内就让美军的死伤人数突破了一万五千人,这种绞肉机式的战役虽然是美国的国力可以承受的,但却是美国人的精神难以承受的。由于夏威夷战事顺利,张仲伟和喻诗航也反复发电报声称战事前景乐观,因此北华军高层已经把目光移向了南方。此时的北华军已是三线开战,东线海战、西线陆战、南线空战,经过中太平洋战役,美军航母损失严重,因此对北华军来说,进攻大洋洲的时机已经熟了。年底时,北华军的5艘航母里有4艘能使用,而美军则有3艘中型航母和9艘轻型航母(独立级轻型航母的最后3艘在年底之前都能完工),虽然还是北华军落下风,但拖到明年春季,北华军只能增加1艘航母(修好的山东号),而美军却能增加4艘新完工的埃塞克斯级中型航母,差距继续拉大了。虽然也有高层认为,大洋洲战事应该拖到明年夏季展开,因为北华军自造的第二批6艘中型航母能在明年夏季完工,到时候北华军是11艘航母,美军是7艘中型和9艘轻型,并且美军还要分兵大西洋,双方差距缩小更多。但时间拖得太长,美军在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的根基准备就更加牢固了,北华军也已经知道了美军的“东南航线”。此时就打大洋洲,美军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同时,美军的航母此时要么在大西洋,要么被牵制在夏威夷,整体条件还是很有利于北华的。
进攻大洋洲,北华军有两大优势:第一,大洋洲毗邻东南亚,北华空军在这里稳压美国陆海军航空兵,所以尽管北华海军力量不足,但北华空军能够提供强大的援助;第二,打大洋洲,北华军不太需要投入重兵,因为有几十万雇佣军可以去卖命,那就是日本人。1938年6月上旬,辽日停战,公开签署了《辽日停战条约》,但在背地里双方又秘密缔结了一份《辽日结盟条约》,在这份赤裸裸地“互相利用”的结盟条约里,日本默许北华将自己洗劫一空,同时北华则承诺在对美英开战后把澳洲大陆瓜分给日本。当时的日本只是半信半疑,签署这份城下之盟也是别无选择,此时,看到北华真的要兵临澳洲门下,日本上下自然是激动不已。北华正式准备进攻大洋洲后,也给日本放出了点风声,早已经望眼欲穿的裕仁天皇急忙派首相鸠山一郎和外相重光葵来到沈阳,商谈“辽日联合攻打澳洲”的事情。(北华对日本只能说是半控制,但日本也不敢公开地激怒北华,毕竟北华随时都有能力血洗日本四岛,因此日本起码在表面上对北华是非常恭顺的,高层人事任命都主动询问北华的意见,因此日本此时的政界高层和军方高层绝大多数都是被北华认可的“亲华派”或“温和派”,鸠山一郎和重光葵就是这样的人。)
关于怎么进攻大洋洲的问题,北华海军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人都顺理成章地认为先打澳洲大陆,但太平洋舰队副参谋长林靖海提出了一个“避实击虚、釜底抽薪”的新方案。
“副总座、钧座,我认为我们第一步不应该打澳洲大陆。”海军总司令部内,林靖海道,“我们第一步应该打新西兰!”
海军副总司令陈绍宽、总参谋长陈策、副总参谋长蒋斌、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曾以鼎等高层都感到很惊奇。“说说你的看法。”陈策颔首道。
林靖海道:“澳洲大陆十分辽阔,在这样的一块独立的大陆上展开战争,必然是一场消耗战,甚至是持久消耗战。澳大利亚工业极其不发达,虽然能产粮,但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产品,更加谈不上军工业和兵工厂,大陆上的盟军在军械、弹药、物资等方面都严重依赖美国本土的提供。现代战争,打得就是后勤补给。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就要对澳洲的盟军彻底釜底抽薪。占领新西兰,就能断绝美国和澳洲的联系通道,对我军接下来的作战是大有裨益的,这是其一;其二,从战略兵法上看,澳洲大陆毗邻我军控制的印尼,我军直接攻击澳洲大陆是非常方便的,所以美军肯定也会判断我军第一步就是在澳洲北部登陆,因此美军会把兵力和注意力都放在澳洲上,而我军则偏偏出其不意,直接先打新西兰,也能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根据情报,大洋洲的美军把十之七八的军力都部署在澳洲大陆,剩余也绝大部分也在西南太平洋诸岛,新西兰是美军的后方和第二基地,防御十分空虚,我军直接进攻,必然势如破竹!”
几位高层都陷入沉思。蒋斌第一个赞同:“不错!避实击虚、釜底抽薪,好主意!”
陈策则蹙眉道:“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但是,占领新西兰,对美澳之间的海上运输线的打击恐怕不是特别大,美军还掌握着西南太平洋诸岛,包括所罗门群岛中部和南部、瓦努阿图群岛、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等等,没有了新西兰,他们照样可以通过西南太平洋诸岛继续从美国本土向澳大利亚输送兵员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靖海坚定地道:“那我们就把西南太平洋诸岛都拿下来!”
陈策苦笑:“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就要打很多场海战。我们的航母...唉!”
陈绍宽显得感同身受:“开战前,我们有14艘航母,现在却只剩下了5艘,确实损失不起了呀!如果不是中太平洋一战打得漂亮,那我们就彻底在航母数量上被美军甩开了。我们的造舰工业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不能大手大脚啊!我们从印尼出击,在大洋洲北部登陆,毕竟有空军的强力支援,航母损失的可能性不会太高,但如果去打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诸岛,那航母就不得不远程作战,完全超出了空军飞机的保护范围,到时候,即便美军航母仍然被牵制在夏威夷,但美军靠着新西兰、澳大利亚、西南太平洋诸岛的陆基飞机,也必然会对我们的航母有很大威胁。美军只要在一个岛屿上部署几百架陆基飞机,就等于是一个永不沉没的航母战斗群。我们派航母舰队远程出击,危险性很高的!新西兰距离我们控制的拉包尔和印尼足足有四千多公里,航母孤军深入,太危险了!新西兰也不小,面积足有27万平方公里,我们即便闪电般地进攻,也不可能在两三天内全部占领新西兰全境,并且我们的航母舰队到时候距离陆基飞机保护范围足足有四千公里,美军只要从别的地方调动飞机进驻新西兰境内的机场,那我们的航母怎么办?我们只有5艘航母了,实在损失不起了呀!”
陈策也点头:“是啊,我们海军确实底子薄,开战近一年了,说实话,我们打得也不算太坏,但几场航母大战下来,我们元气大伤啊!即便第二批的6艘航母能够完工,我们也要小心翼翼地使用我们珍贵的航母,一艘都轻易损失不得!进攻拥有大量美军飞机的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诸岛,保守估计我们也要损失一两艘航母,即便没有损失,再次受到毁伤,对我们的航母力量也是重创。打海战,并且在我们底子很薄的情况下,确实没办法一步千里呀!必须要稳扎稳打、慢慢地一步一步来。”
辽美开战以来,北华海军整体上打得并不差,但确实是“底子薄”,14艘航母只剩下5艘,这让原本就非常谨慎的陈绍宽、陈策等老派海军高层变得更加谨小慎微了,虽然也谈不上畏战,但或多或少肯定产生了一些畏手畏脚的保守心理。本钱不足了,底气自然也会不足了。
林靖海争辩道:“可是,现在不打新西兰,美军如果从澳洲大陆溃败,肯定会把新西兰作为最后的海上基地进行负隅顽抗,到时候打新西兰的难度就更大了!新西兰距离澳洲大陆有两千多公里,即便我们到时候占领澳洲全境了,陆基飞机也拿新西兰没有办法!我们还是要用航母舰队去攻打新西兰的!早打晚打,早晚都要打!既然现在打的条件要大大好过以后再打,那为什么现在不痛下决心呢?”
客观上讲,林靖海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也非常具有远见性,但陈绍宽、陈策仍然难以下定决心。如果北华海军此时还有14艘航母,那陈绍宽就会有这个魄力和勇气,但北华海军此时只有区区的5艘航母,实在是耗不起了,自然而然,陈绍宽就没有痛下决心的胆气和豪气了。陈绍宽不仅仅是谨慎保守,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他身为海军的总掌门人(张学良虽然此时亲自兼任海军总司令,但也只是象征性的),必须要从大局和海军未来出发,不能轻易地孤注一掷。
陈策对林靖海说道:“有个事情要告诉你,少帅和总部其实并不打算让澳洲战事速战速决地结束,拖得越久越好。”
林靖海吃了一惊:“为何?”
陈策意味深长地道:“打澳洲,海空军是我们,陆军是谁?”
林靖海想了想,猛然醒悟:“日本人!”
陈策笑了:“是的,根据我们跟日本缔结的条约,澳洲大陆要在战后瓜分给日本,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让日本人去打澳洲的陆地战,日本人也会死心塌地地卖力卖命。澳洲战事如果速战速决,那我们岂不是白白便宜日本人了?所以,少帅和总部打算让澳洲大陆成为一个绞肉机,让美国人和日本人在澳洲大陆上不停地流血,利用日本人去消耗美国人的元气,也利用美国人去耗干日本人最后的力气。假如日本人的正规军和富有实战经验的青壮年在澳洲大陆上死个几十万或一百万,那日本人还有能力反抗我们吗?这就叫做驱狼斗虎。”
林靖海茅塞顿开:“原来如此...”
一直没说话的曾以鼎开口道:“我有个折中的设想。”
陈绍宽点头道:“请讲。”
曾以鼎道:“我们如果先打澳大利亚,那么接下来,肯定要逐个地拿下新西兰和西南太平洋诸岛,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把美国势力驱逐出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总体而言,攻打西南太平洋诸岛,我们到时候一个一个地占领,采取渐进式地进攻,每攻占一个岛屿,就在岛上修建航空兵机场,为进攻下一个岛屿而奠定制空权。所以,如果我们要损失航母,在新西兰损失得可能性最高,在西南太平洋诸岛的损失可能性并不太高。总体而言,新西兰因为面积不小,并且孤悬在外,周围没有可以利用岛屿,距离澳洲太远,所以攻打的难度最大,并且美军在丢了澳洲大陆后肯定会翻倍地加强新西兰,到时候的攻打难度会更大。因此,我提议,在我军攻打澳洲大陆时,先把几十万日军送到新西兰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主意!”陈策猛地一击掌。
“从印尼到新西兰有四五千公里,把几十万日军送到新西兰容易,但怎么维持他们作战时的后勤?”林靖海不解地道。
曾以鼎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陈策笑道:“他们只是炮灰而已!哪里需要什么后勤!顶多给他们提供我军规格十分之一的后勤补给就行了,如果实在没法提供补给,这也怪不了我们。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