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良忍住激动的心情,沉声命令:“全体攻击部队,立刻起飞!”
同样满面激动的萨师俊走到通话管前:“全体攻击部队,立刻起飞!”
此起彼伏的警铃声响彻了整个舰队,整装待发的飞行员们纷纷一跃而起,冲向停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地勤人员和机械师结束了对舰载机的最后检查工作,一枚枚银色的炸弹鱼雷在机腹下闪耀着森然的光泽,所有的飞机都已经加满了燃油。航母甲板上人流如梭,摄影师们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拼命记下这些历史影像。飞行员们鱼贯爬入飞机,拉上驾驶舱门,紧接着,四艘航母的甲板上一起响起了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飞机引擎在启动时的咆哮声和螺旋叶飞速转动的呼啸声,伴随着机尾发动机喷出的一股股青烟。
“终于要开始了。”林靖海微笑道,他对胜利毫不怀疑。
10时20分整,站在舰桥瞭望塔上的陈季良高举着的右手猛地一压,站在辽宁号飞行甲板最前端的信号兵立刻将手里的信号旗用力挥下。第一架舰载战斗机立刻开足马力,闪电般地飞驰冲刺,在甲板末端时一跃而起,成功起飞。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蓄势待发的舰载机按照各自的编队阵列,一波接一波地振翅腾空,机翼不断地划破空气,搅动得甲板上掀起一阵阵狂风。三十分钟内,四艘航母上的出击机群全部完成起飞,共有72架战斗机、96架鱼雷攻击机、78架俯冲轰炸机,没有一架出现故障或因为飞行员失手而出意外。辽日战争结束后,北华海军虽然一直没有参战,包括苏联战争的一年零八个月里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军事行动,但陈绍宽和沈鸿烈却一直都对自己麾下这支来之不易的强大海军进行了严格的训练,由于北华海军极度重视航母,所以对海航飞行员的训练是最为严格的,飞行时间累计超过1000小时的就有上百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对于北华海军飞行员来说根本就是合格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年了!”陈季良甚至有些热泪盈眶,“我们的海军都已经发展十年了!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在他的头顶上,是气吞山河的一幕。浩浩荡荡的舰队劈波斩浪,舰队上方则战机如云,出击的这246架舰载机共同组成了一张气贯长虹的空中方队,整个画面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在震撼海天、穿云破雾的巨大轰鸣声中,攻击机群以势不可挡之势,向着目标夺空而去。
马来亚海战是单纯的航母舰队与战列舰队的交锋,也是分别代表两个时代的两种主力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正面对决。一方是北华海军的航母舰队,一方是英国海军的战列舰队。交战过程很简单,没有任何战术手段,双方完全是硬碰硬:
07时32分,英军舰队驶离新加坡;
07时40分,英军舰队被北华军潜艇发现,北华军舰队出动侦察机进行侦察搜寻;
08时10分,菲利普斯中将命令舰队驶向正东,同时派出侦察机搜寻北华军舰队;
09时25分,菲利普斯中将命令舰队驶向西北方向,意图侧面攻击北华军舰队;
10时11分,北华军一架侦察机发现英军舰队;
10时20分,北华军舰队出动舰载机攻击英军舰队;
10时44分,北华军出击机群全部起飞,机群共有246架舰载机;
11时20分,北华军舰载机抵达英军舰队所在海域并立刻对英军舰队发动攻击。
胡德号的舰桥上,菲利普斯中将惊愕地望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北华军舰载机,他倒没有太大的恐惧,只有震惊,震惊北华军居然没有与自己展开堂堂正正的舰队决战,只是派了舰载机来攻击自己。菲利普斯望向远处的海平线,确实没有看到北华军的舰队,这让他又震惊又迷惑,他不相信敌人如此自信,靠着这些飞机就能歼灭自己的庞大舰队。认真思索一下后,菲利普斯中将命令道:“拦截敌军飞机!同时立刻向新加坡撤退!敌人想先用机群打击我们,然后再用舰队消灭我们,他们的舰队肯定已经不远了!”
直到这个时候,菲利普斯中将仍然不相信这些飞机就能摧毁掉自己的舰队。
攻击过来的北华军机群沉着冷静、分工明确,表现出因为高强度严格训练而拥有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海天之间迅速火星四溅,密集的爆鸣声响彻云霄,英军所有军舰的所有防空武器都在竭尽全力地向空中倾泻弹药,从高空鸟瞰,英军的每艘军舰就像笼罩在发光的蜂群里,就连主舰炮也在对空轰射,炮弹犹如冰雹,半空中绽放开无数团火球黑烟且迅速弥漫开了大团大团的黄色硝烟,爆炸疾飞的弹片如沙尘暴的土石般纷纷而落,各艘军舰周围的海面上无不水花四溅。但英军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并没有取得多大战果,展开攻击的北华军飞机没有一拥而入,而是一部分进攻,一部分佯攻,一部分在附近盘旋预备补攻。飞机进攻一艘大型军舰,多少飞机是最合理的?这其实也是一门学问,飞机太少了,会被军舰的密集火力给轻易击落,飞机太多了,反而也会增加军舰防空火力的命中率。北华军舰载机此时展开进攻后,以六架鱼雷机或轰炸机为一个攻击小组,多个小组从军舰不同地方展开进攻,后续波队则密切配合地展开轮番进攻,既让飞机的攻击力发挥到最大,也避免了“飞机扎堆”。
11时22分,北华军飞机成功把第一条鱼雷命中了体型最庞大、重点攻击目标之一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三架扑过去的鱼鹰几乎是贴着海面在冲锋,最后在几乎要撞到胡德号的情况下才猛然一跃升空,飞过胡德号上空时,险些撞上了军舰那高耸的舰桥。三条氧气鱼雷则在飞机拉升的那一霎那齐齐扎入海里,继而犹如离弦之箭般飞梭向胡德号。胡德号舰长里奇上校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电光火石间,在他的奋力操控下,胡德号紧急转舵,躲避了射向舰艏和舰艉的鱼雷,两条鱼雷几乎与胡德号擦肩而过,但中间的那条鱼雷则结结实实地命中了胡德号的左舷装甲,霎那间发生了天崩地裂般的大爆炸,巨大的冲击波震得全舰颤抖,爆炸处的海面上甚至被冲击波推开了一道弧形的立体水墙,一团急剧膨胀的火球在军舰中雷处拔地而起、直上云霄,化为一棵黑红色的圣诞树,而在周围漫天翻飞的花瓣树叶则是无数的机械碎片和人体组织。鱼雷在胡德号厚达350毫米的主装甲带上撕开了一个直径两米的钢铁窟窿,冲击波使中雷处附近的底舱内犹如飓风呼啸过般一片狼藉,零件碎片横飞,十几个正在附近的英军水兵被震得七窍流血、五脏破裂,汹涌的海水立刻通过爆炸口灌入隔水舱里。
而那两条与胡德号擦肩而过的鱼雷里有一条驶向了大洋深处,还有一条则命中了足足三千米外的曙光女神号轻型巡洋舰。英军无法相信,北华军的鱼雷居然能在三千米外还能保持正常航行并且没有沉入水底,实际上,这种航程超远的鱼雷是日本人的发明。排水量2600吨的曙光女神号霎那间地动山摇,这一击几乎把这艘在十五年前下水的巡洋舰给拦腰撕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德号中雷后不到一分钟便再次中雷。北华军的舰载机非常多,对于三艘主力舰而言,246架飞机完全是饱和性的攻击,因此北华军飞机的攻击根本是一波接一波,中间没有任何停息。胡德号四万四千吨重的巨大身躯犹如触礁般再次猛地一震,击中舰尾的一条鱼雷炸得胡德号尾部浓烟滚滚,鱼雷的爆炸使得一根螺旋桨大轴被卡断。这对正在竭力躲避飞机攻击的胡德号是致命的打击,航速和机动性的下降,使得躲避能力也大打折扣,眨眼间,连续又有四条鱼雷在不同方向命中了胡德号。
一个在此战中幸存的英军水兵描述道:“...虽然事先大家都认为,飞机根本对战列舰造成不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一群飞机攻击一艘战列舰就像一群蚊子在攻击一头大象。但看到中国人的机群飞来后,我们的信念都被动摇了,因为来袭的敌军飞机实在是太多了!当它们俯冲攻击时,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们机腹下那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雷,那些鱼雷扎入海水中就像掷向我们的长矛。舰长、军官们、我们,都在全力战斗,说是战斗,还不如说是挽救正在遭到攻击的军舰。舰长和航海长竭尽全力地躲避鱼雷,但敌军的鱼雷没完没了地射向我们,一波接一波,从不同方向,不断地呼啸而来。我们就像面对一群弓箭手,他们的利箭不断地向我们射来,根本就无法躲避。前面、左面、右面、后面,敌人的飞机轮番着扑来,距离极近,我们还以为这些飞行员是准备驾驶飞机撞向我们的军舰,实际上,在即将撞上的那一刻,这些飞机就会鱼跃龙门般一飞冲天,投下鱼雷,在我们头顶上呼啸而过,我们不但能感受到飞机螺旋叶卷起的劲风,甚至都能看到飞机驾驶舱里那些黄种人的脸。我们竭力躲避着从四面八方射向我们的鱼雷,同时竭尽全力地灭火,抢救军舰受损处和伤员,我们起码躲开了十五条以上的鱼雷,但敌军飞机有的是鱼雷,我们每躲过两三条就要挨上一条,但这个比例不断降低,因为中雷越来越多的军舰丧失了机动性,使得敌军鱼雷的命中率越来越高,到最后,我们已经无法躲避鱼雷了,因为军舰已经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烈火四起,滚滚的浓烟笼罩了全舰,这艘庞大的、我们引以为豪的巨舰就像是在海滩上搁浅的鲸鱼,只能喘气,而无法动弹,最终任凭敌军继续宰割我们,继续把鱼雷射向我们。但是,当我们不能动弹时,飞向我们的鱼雷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天而落的炸弹。”
北华军机群的攻击分工明确,先用鱼雷轰炸机摧毁英军军舰的机动力,等敌舰无法动弹后,再使用炸弹进行轰炸。斯图卡特有的尖啸声中,一架架斯图卡舰载机像一块块从天而落的石头般直挺挺地、呈现九十度地扑向在海面上已经不能动弹的英军军舰,一颗颗重磅炸弹以极高的精确度落在遍体鳞伤的英舰上。震破耳膜的巨大爆炸接连不断地在英舰上绽放开来,震得周围的海面都在剧烈颤抖,构成军舰的钢铁金属和里面英军水兵的人员肢体瞬间齐齐被爆炸中心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千万度的高温给撕扯成无数块燃烧的碎片,继而以爆炸点为球心地漫天飞舞飘扬,最后在簌簌落下,形成了一场场此起彼伏的“火雨”,熊熊烈火和滚滚黑烟合拢成一团黑红色的蘑菇云,翻滚着冲天而起,大爆炸形成的一道道冲击波则以军舰为圆心,在海面上推开了一道道波澜海涛,军舰上已经被放下去的救生艇被飓风般横扫而来的冲击浪波给纷纷掀翻。
这场海战让北华海军获得一个宝贵的经验:炸弹对军舰的毁伤力超过鱼雷,因为鱼雷击中的是军舰拥有厚重主装甲带保护的侧舷,虽然能炸开窟窿,但军舰下方是底舱和隔水舱,只能减缓军舰的动力,无法对军舰造成太致命的毁伤,因为军舰的重要设施都在舰体中上层,这也是东北空军当初攻击日本军舰时需要发射很多鱼雷才能将其击沉的原因;但是,鱼雷的命中率大大超过炸弹,因为鱼雷攻击范围的是军舰的长度,而炸弹的命中范围是军舰的宽度,军舰的长度要远远比宽度长,所以鱼雷的命中率比炸弹高,但毁坏力不如炸弹。炸弹落到敌军军舰上方后,如果在甲板上爆炸,绝大部分的能量都释放到甲板上层,可以炸毁军舰的舰炮和舰桥,如果炸弹撞穿甲板,在军舰内部爆炸开,威力更加巨大,因为释放出的能量形成冲击波后可以在军舰内部反复冲击回荡,从而造成更大的毁坏效果。综合而言,鱼雷命中率比炸弹高,但炸弹的毁伤力比鱼雷高。最合理的战术就是:先用鱼雷攻击机使敌方军舰丧失机动力,再用俯冲轰炸机彻底摧毁敌方军舰,不能动弹的敌方军舰自然能加强炸弹的命中率。
攻击持续半小时后,菲利普斯中将仍然站在旗舰胡德号的舰桥上,他看着眼前的这幕灾难性的画面:北华军的鱼雷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在舰队上方飞翔纵横着,尽情地投弹投雷,海面上炸开了锅,海水犹如沸腾般在翻滚涌动,自己的军舰都已经体无完肤,尽皆被烈火黑烟给包裹了,一团又一团巨大的火球继续在军舰的残破躯体上不断绽放,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海空。胡德号已经在缓缓下沉,纳尔逊号的后半截已经被海水吞没,上半截高高地竖起,罗德尼号已经倾覆向一边,烟团犹如乌云般笼罩了方圆几十公里的海面,海天之间天昏地暗,军舰的舰桥燃烧着大火并轰然倒塌,空中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和脑浆内脏满天迸溅,舰上来不及躲闪的水兵被炸得震飞到了天上,从被炸伤炸沉的军舰内滚滚倾泻出的重油在海面上四处流淌,使得海面上油汪汪一片,黏稠的重油里,大批的水兵绝望地哭嚎着、挣扎着,画面就像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样子,但规模却要放大十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菲利普斯中将一开始的震惊、愤怒、悲痛、沮丧、恐惧都已经被麻木给取代了,此时的他只是感到很疑惑,甚至还有一些惊诧:几万吨的巨舰,怎么就这样被一群飞机给击沉了?他望了望远处的海平线,预料中的北华军的舰队并没有来,是的,北华军很确信他们的飞机能干掉Z舰队,并且,这已经化为现实了。
胡德号已经注定要成为大洋深处的一堆钢铁废墟了,这艘巨舰的尸体会成为无数海洋动物的乐园和家园,同时也会是舰上阵亡英军水兵的金属坟墓,而旁边的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也即将踏上同样的命运。攻击的北华军机群已经把这三艘巨舰送进了地狱的边缘,但还有一半的鱼雷和炸弹没有使用,因此那些原本并不是攻击目标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顿时成了新的目标。Z舰队除了3艘主力舰外,还有4艘轻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6艘潜艇,潜艇自然不会遭到进攻,而那些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完全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12时12分,菲利普斯中将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全体舰员给救生衣充气,准备弃舰。”随后,他一脸麻木地站在舰艏,向正在乘坐救生艇撤离的水兵们告别。
几分钟后,浑身血污的舰长里奇上校跑过来:“将军,请马上跟我一起上救生艇!”
菲利普斯中将摇了摇头:“不了。里奇,你要活下去,记得告诉海军部,航空母舰是海战的主力和决定性力量,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必须要全力建造航母。我们这一战输得一败涂地,就因为中国人在这方面比我们看得远。”说完,中将摆了摆手,默然地等待着与军舰一起沉入大海的时刻。已经乘上救生艇的水兵们频频回头,看着站在舰艏栏杆边的长官,向长官行注目告别礼。
12时30分,持续一小时零十分的马来亚海战结束。英军的15艘军舰化为了海面上十五个大漩涡和十五团巨大的油污,狼藉不堪的海面上到处都是英军的尸体和严重超载的英军救生艇。在英军的绝望注视中,北华军的机群呼啸而过并扬长而去,没有攻击英军的救生艇。英军Z舰队除潜艇外的所有战斗军舰都被击沉,完败;北华海军只被击落了9架舰载机,另有20多架舰载机被击伤,完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