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战事仅仅持续了一个半多月,刚刚在北欧闪电般取得胜利的德国便再次以闪电般的速度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英法盟军被德军打得全军覆没,法国被征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占领,英国退守本土且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德国已经独霸欧洲大陆,独霸整个欧洲也为时不远。为了消灭英国这个最后的敌人,德国统帅部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略对策:
一、集结陆海空三军力量,准备展开全面登陆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
二、在法国和低地三国境内修建空军基地,先夺取制空权,然后使用B-17机群对英国本土展开战略大轰炸;
三、海军潜艇部队全力绞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掐断英国的输血管;
四、暗中大力增援爱尔兰,拉拢这个对付英国的最佳帮手;
五、整顿德国海军、意大利海军、法国海军,准备与英国海军展开海上大决战;
六、准备向非洲进军,摧毁英国本土同英国在亚非澳三大洲的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七、继续大力拉拢北华。
毋庸置疑,德国的这七项对策都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和有效性都非常强,如果英国得不到来自外界的强力援助,德国的这七项对策足以能置英国于绝境死地。制定了战略对策后,德国迅速紧锣密鼓地付诸行动。在这之前,德国先接受了法国的投降。根据北华方面的暗示,德国没有对法国提出太苛刻的要求,起码在表面上没有,因此保住了法国人的面子和自尊心。德国对法国开出的主要停战条件是(为了照顾法国人的面子,德国人的这份条约不叫投降书,而是叫停战协定,但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一、德国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要求法国割让领土或转让殖民地,法国的全部领土和法国的全部殖民地仍然属于法国政府;
二、法国向德国赔偿50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相当于修建10条马其诺防线的钱);
三、法国退出战争,成为受德国保护的中立国,德法签署新的互不侵犯条约;
四、德国有权在法国首都驻扎1个师,有权在法国沿海地区驻扎不超过50万兵力;
五、德国有权租用法国的造船工业、军工业、重工业等工业设施以及法国的沿海港口,德国有权在法国境内修建军事基地;
六、法国和法国殖民地的法国军队总兵力不得超过20万人,法国在殖民地招募的士兵总兵力不得超过30万人;法国军队没有义务协同德国军队作战,但德国有权在法国境内招募法籍士兵加入德国军队,同时,德国军队有义务协助法国军队捍卫法国领土和法国殖民地;
七、法国空军全面缩减,法国空军拥有的各型飞机不得超过1000架;
八、法国海军保持现状(实际上很快就被德国霸占了);
九、法国不得与第三国缔结不利于德国的条约,不得做出任何损害德国利益的事情;
十、法国政府不得承认或支持“自由法国”等其他非法的法国政权。
客观上讲,德国的这十项主要条件不算太苛刻,但也谈不上宽松,不过好歹让法国人有了个下台的台阶。如果签署这个条约,法国不算是德国的仆从国,但成为了德国的保护国,虽然保住了主权,但也丧失了一部分的国家利益。本来法国方面还想讨价还价的,但德国方面已经很不耐烦了,急于解决英国的德国不想再在法国身上浪费时间,况且,此时的法国完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德国的威逼恐吓下,只能签署这个屈辱的条约。在签约地点上,希特勒非常的别出心裁。一贯古板严肃的德国人难得地“幽默”了一把,但对法国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黑色幽默”:法国签署投降条约的地点在贡比涅森林里的一块空地上,这是德国在1918年11月11日战败时向法国签署投降条约的地方,而法国签署投降条约的场合则安排在一节火车厢里,这节火车厢正是德国当初向法国签署投降条约的场合,并且这节火车厢已经被法国人当成“胜利纪念品”而放进了博物馆里,希特勒派人从法国的博物馆里拖出这节车厢,并放回贡比涅森林的那块空地上,完全再现了当年德国向法国签署投降条约的场面。忍着屈辱的泪水,法国代表查理亨茨格上将在停战协定(也就是投降书)上签了字。
退出战争并成为“中立国”后的法国变为德国对付英国的有力工具,虽然法军没有协同德军对英作战,但法国的地理优势、矿产资源、农产品、工业设备、裁军后的军械武器(包括大量的飞机、坦克、火炮)以及法国海军都被德国全面利用。有了法国,德国海军彻底不会再被英国封锁在本土了。法国境内,德国大军云集,准备展开对英国的本土攻击,德国陆海空三军都在法国和低地三国内争分夺秒地修建军事基地,而英国此时只能靠海军和空军来捍卫本土,英吉利海峡上空,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展开规模空前的搏杀,以争夺英国制空权,德国海军的潜艇(包括300多艘德国潜艇、100多艘意大利潜艇、100多艘法国潜艇)也开始不断击沉英国的商船货轮,五百多艘潜艇对英国本土展开无限制潜艇战,破坏力可想而知;德国还使用运输潜艇和运输机,继续给爱尔兰秘密地运输武器弹药和军事人员,帮助爱尔兰建立强大的军队,让爱尔兰成为德国对付英国的一柄利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月份的时候,德国向南欧展开进军。
希特勒之所以下达对南欧的进攻,绝不是放弃对英国的攻击,而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进攻英国本土主要是海军和空军的事情,陆军撑死了出动100万军队也就绰绰有余了,毕竟英国陆军的精华此时都在德军的战俘营里削土豆皮,而德国陆军现在足足有五百多万兵力,大量的兵力没地方用,所以德国陆军抽调几十万兵力并在空军一小部分飞机的协助下对南欧展开进攻并不会影响德国对英国本土的攻击;其次,如果德军一时半会拿不下英国本土,那么只能采取间接打击的办法,也就是占领英国的殖民地,或截断英国本土与英国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从而困死英国,所以,德军要做好对非洲的战争准备,北非和苏伊士运河如果落在德军手里,英国就丧失了与亚非澳三大洲殖民地的联系,这对英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另外,德国也能在海洋上与北华取得联系,从而刺激北华加入战争。而这样的话,德国想要打北非,肯定先要拿下南欧;第三,意大利是德国的主要盟友之一,但在苏联战争中,死伤了十几万人的意大利并没有捞到太多的好处(虽然意军在苏联战争中战果平庸),这已经让墨索里尼和意大利高层在背后有些不满了,所以德国为了安抚意大利等盟友,必须要给它们一些甜头。南欧是德国当初许诺要瓜分给意大利等仆从国的地盘,德国此时自然要言而有信。
德国拿下东欧花了一年零八个月,拿下北欧只花了一星期,拿下西欧则花了一个半月,眼下拿下南欧仍然是动作神速,半个月而已。南欧主要是三个国家: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巴尼亚。希腊是亲德国家,因此德国展开拉拢后,希腊立刻投入了德国的怀抱(历史上希腊本来想加入德国阵营的,结果意大利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希腊一顿,迫使希腊加入了同盟国阵营);阿尔巴尼亚是个弹丸小国,完全不足为虑;南斯拉夫是多个民族强行组合成的国家,内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不同民族互相仇杀,整个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同样不足为虑。
以行军的方式,德国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南欧三国,希腊成为德国阵营里的新成员,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则被德国跟几个仆从国给灭亡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