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十日,结束访德之行的张学良乘坐火车回国。一路上,张学良神色凝重、满腹思绪,并与随行的蒋百里和杨杰就世界格局接下来的变化展开讨论。蒋百里和杨杰都是中国最卓越的战略学家和军事学家,因此拥有“超越时代目光”的张学良跟他们也很有共同语言。
“德国跟英法的战争已经避免不了喽!”张学良嗟叹道。
蒋百里和杨杰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从彼此眼里看出太多的意外,因为这两位战略军事家其实也都猜到了希特勒会得陇望蜀地发动新的战争。“希特勒亲口承认了?”杨杰问道。
“嗯,亲口承认了。”张学良点头,“这是我跟他面对面单独交谈时获得的答案,他没有必要在那种情况下对我说假话。”
“如果我们不参加呢?”杨杰继续问道。
“德国还是会打下去。”张学良苦笑。
“希特勒现在已经无所畏惧了。”蒋百里露出一个感同身受的表情,“德国跟我们一起灭亡和瓜分掉苏联后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利益,希特勒觉得德国已经足够强大,所以即便我们废止辽德联盟,他也无所谓。客观上讲,他也不是夜郎自大。现在的德国,已经控制了四分之三的欧洲,领土面积增加了五倍,人口增加了近一倍,并且拥有众多的仆从国,德国在工业原料和农业产品上都已经百分之百地实现了自给自足,德国军队经过苏联战争的洗礼后拥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作战技术,无论是规模、装备现代化水平还是战斗力,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大军队,而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力在苏联战争后也都翻了一倍。德国实际上已经是欧洲的霸主,并且德国背靠我们,我们即便不帮德国,也不会跟德国反目成仇,所以不会让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德国的国力、军力、国家安全现状、战争处境都是上次世界大战时期远不能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有足够的底气向英法开战,即便美国也被卷进来,德国虽然无法获胜,但也基本不会战败。”
“德国与英法美开战已是不可避免,德英法一旦开战,美国参战的概率非常高。”杨杰分析道,“英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美国不可能坐视英国的沦丧,并且...德国想要打败英国,必须要用一个办法,而这个办法足以让美国参战。”
“不错!无限制潜艇战。”蒋百里叹息一声,“英国是个岛国,海上航线就是这个国家的输血管。德国打英国,跟我们打日本是一样的,陆军无法登陆,就剩下空军轰炸和海军封锁这两个办法了。岛国的弱点是一模一样的,只要海上航线被掐断,那么这个国家即便不被打败,也会困死。德国海军对我们当初打日本的办法非常赞赏,德国海军拥有世界第二的潜艇部队,并且最近的建造速度越来越快,潜艇总量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超过我们。德国海军建造这么多潜艇,自然是为了对付英国。到时候,几百艘德国潜艇在海面下包围英国,看到进出英国港口的商船、货船、运输船,不进行警告就立刻击沉,这就是无限制潜艇战。而美国跟英国保持着密切的航海贸易,德国这么做,早晚会击沉美国船只,到时候,美国肯定会以这个为借口而对德国宣战。”
“少帅,希特勒有没有说德国海军‘远东舰队’的安排?”杨杰问张学良。
德国海军的“远东舰队”共包括2艘中型航空母舰、3艘轻型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10多艘潜艇、20多艘运输补给舰艇,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支“远东舰队”在成立时,对外宣传是协助北华海军共同维护远东海域的和平,但实际上却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帮助北华打击日本,另一个目的是故意留在远东,为了让德国跟英国开战后德国海军不会再像上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被英国海军用水雷给封锁在德国本土,从而留一招后手,牵制英国的海军力量。德国海军的这支“远东舰队”在经费上由德国负责,在油料物资供应上由北华负责,平时都停泊在北华军海军的基地里。
“希特勒没有明说。”张学良道,“但德国海军的远东舰队还在我们的海域里,可能希特勒是为了继续拉拢我,相信这支舰队早晚会有用,另外,即便我们不参战,德国海军的这支远东舰队也能在远东海域牵制英国海军。并且,德英关系恶化,德国这支舰队也无法回国。”
“我们现在最为紧迫的,就是制定好迎接接下来世界格局变化的策略。是明哲保身?还是参与其中?或者是趁火打劫?”杨杰道。
“英法如果在欧洲被德国击败,或者陷入与德国的战争中,那么英国、法国、荷兰这三国对它们在亚洲范围内的辽阔殖民地的控制力都会大大削弱。毋庸置疑,虽说海外殖民地是英法荷的生命线,但本土当然比海外殖民地更重要,所以战争一开始,英法荷肯定把绝大部分的军力都用于保护本土。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印度、中东...对我们而言,唾手可得。另一方面,英法荷三国都是本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丢失了海外殖民地,它们本土根本就撑不下去。在这种局势下,我们倒可以跟德国再‘合作’一回,德国负责进攻英法荷的本土,我们则趁火打劫地夺取这三国的亚洲殖民地,如此一来,三国必败无疑!而这场‘合作’就像我们刚刚与德国合作击败苏联一样,我们获得的战果会比德国更丰厚。”蒋百里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景很美好,但我们唯一的问题就是...”杨杰道,“美国。英法荷不难对付,美国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是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张学良苦笑,“蒋先生、杨先生,你们说,我们跟德国继续联盟,对抗美英法,有胜算吗?”
杨杰道:“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过了。美国确实非常强大,但想要打败我们却也是难如登天。首先,我们的海军就不是吃素的,依靠第一岛链,以北亚最东北的堪察加半岛以及库页岛、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我们就能构成一道捍卫我们本土的海上长城,我们的海军在空军的配合下,守住这道岛链是十拿九稳的,只要这道岛链固若金汤,我们的本土就高枕无忧。如果,我们在战争初期再拿下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甚至拿下印尼群岛,那我们的本土就彻底万无一失。美国海军再怎么强大,想要跨过太平洋攻破我们以逸待劳、坚若磐石的这道海上长城,难度极高。如果再退一步说,我们的这道海上长城被美军攻破了,美军可以在我们的海岸线上登陆,那我们的陆军和空军也能继续持久作战。以我国现领土之辽阔、物产之丰富、山河之险要、人口之众多、民心之团结、军队之勇猛、武备之强大、工业之雄厚、农业之昌隆等诸多有利条件,美军想灭亡我国,根本就绝无可能!我国本来就是陆地大国,丧失了海洋和海军后,我们还有陆军和空军。所以,少帅,我们在美国面前无需自惭形秽。实际上,希特勒就是这样想的。况且,我们的人口是德国的近三倍,我们的领土是德国的五倍有余。德国都不怕美国,我们就更不怕了!”
“但是...”蒋百里接着说道,“我们也很难打败美国。美国的工业生产力是我们的数倍,我们的海军想要控制太平洋,也同样很难,美国海军即便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不需要一年,美国的造船工业马上就能再建造出一支太平洋舰队,并且美国的航空兵也能配合他们的陆军坚守本土。美国吃不掉我们,我们也很难吃掉美国。少帅,这其实是一个死局。两个同样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进行全面战争,要么拼得两败俱伤、油尽灯枯,要么经过漫长的战争后有一方取得惨胜。”
杨杰点头:“是的,中美开战,死局一个。”
张学良暗想:有一个东西是可以破解这个死局的。但他没有说出来。
中国现在可以满足了吗?张学良现在可以满足了吗?答案是“是的”。以中国现在拥有的北亚、东亚、中亚,只要苦心经营,就足以能在将来雄立于世界之巅了,当超级大国也不是问题,至于原属于中国的东南亚诸国和藏南三国,虽说现在被英法霸占着,但英法经过与德国的战争后,无论胜败,两国国力都会急剧下滑,对这些殖民地国家的控制力会大不如前,中国以后再暗中支持,足以让英法在亚洲的殖民秩序彻底崩溃,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让这些东南亚国家重回中国的势力范围圈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武力夺取与和平吞并,方法虽然不同,但结果都一样。既然可以不用大动干戈便能成功,又何乐不为?
是的,中国此时其实可以收手了,没必要继续参加战争了。德国、英国、法国、美国,这些西方列强爱怎么打就怎么打,不关中国的事了,中国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甚至还可以趁着它们打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的时候向交战双方都出售物资武器,狠狠地发战争财。
跟美英法开战,辽德联盟打败英法应该不成问题,但跟美国交手就胜负难料了,虽说张学良也认为“中国灭不了美国,但美国也灭不了中国”这个论点,但是,但是,张学良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原子弹”的东西。张学良最害怕的,就是美国抢在中国前面研制出原子弹,到那个时候,即便美军无法登陆中国本土,甚至北华军已经在美国东部海岸登陆了,只要美国有了原子弹,大局将彻底逆转。一颗原子弹落下来,中国本土就会绽放一团蘑菇云,一座城市就会被夷平,数十万人就会化为孤魂野鬼...如果事情发展成那样,张学良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没有原子弹,战争前景虽然一片混沌,无法精确计算,但还是可以估测出大概,但有了原子弹,一切就无法控制了。谁知道美国会不会发了疯地往中国本土扔几十颗甚至上百颗原子弹?历史上,美国为什么不在日本列岛强行登陆?就有因为日军在护卫日本本土的塞班岛、硫磺岛、冲绳群岛上抵抗得太顽强了,从而让美军不敢在日本本土登陆,最终选择扔原子弹这种最干脆的办法。张学良相信,自己的北华军在战斗力和战斗精神上肯定已经超过了二战日军,并且进攻中国大陆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进攻日本列岛。第一岛链,是护卫中国本土的海上长城,北华海空军守住第一岛链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那么,美军如果在死人无数的情况下都攻不破北华军的第一岛链,自然而然,美军高层肯定会对进攻中国大陆彻底绝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军必定动用原子弹。甚至,美国为了逼迫北华投降,把全国的工业原料都用来制造原子弹,一个月十颗地往中国本土上扔,那时候,北华不投降都不可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