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城区中心,硝烟遮天、瓦砾遍地。原本高耸在这里的一尊斯大林的巨大雕像已经四分五裂地倒在了地上,几十个德军士兵和北华军士兵正在嘻嘻哈哈地对着斯大林雕像的脑袋撒尿,更多的士兵则爬上雕像残骸最高的地方,狂欢着挥舞德军的万字军旗和北华军的铁血军旗。明媚的阳光下,由东西两个方向面对面席卷而来的两股浪潮排山倒海地汇聚在了一起,霎那间,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火山喷发般的欢呼声直冲天际、响彻云霄,无数的军旗铺天盖地搅在一起,汇聚成一片五彩斑斓的锦色汪洋,汉语、德语、意大利语...各种语言交汇成的欢庆声震耳欲聋。尽管语言不同,但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同样的狂喜,尽管肤色不同,但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色。士兵们手里的军帽犹如仙女散花般漫天飞舞着,在斯大林格勒城区中心完成会师的北华军和德军等联盟国各成员国部队一起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中,士兵们的情绪高昂到了沸点。尽管互不认识,但在望见对方的这一刻,北华军士兵和德军士兵都张开双臂冲向对方,然后一起拥抱着、欢呼着,两军士兵犹如老朋友相见般激动狂喜。战地记者方大曾写道:
“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跟德国人完成了会师,斯大林格勒的城区中心人山人海。在我的身边,欢乐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当我们的士兵看到德军士兵时,当德军士兵看到我们的士兵时,犹如心有灵犀,双方一起欢呼着冲向对方,然后拥抱在了一起。虽然德军是我们的盟军,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军队和德军还没有在战场上真正地见过面,这还是第一次。蓝眼睛、白皮肤的德军士兵和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士兵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气氛热烈感人,尽管语言不同,但那种快乐的情绪、那种见到对方时的激动却是一样的。其实,我们的士兵跟德军看上去差不多,军装、武器、头盔都是一样的制式,衣着装备只有一点不同,我们的士兵穿着牛皮短靴,小腿绑着绑腿,德军都穿着长筒军靴,没有绑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德式的M-35钢盔在闪闪发亮,分不清哪个是中国士兵戴的,哪个是德国士兵戴的。双方都极度热情,互相拼命拥抱,你拥抱我,我拥抱你,然后再去拥抱别人,我在人群里已经刚跟不知道多少人拥抱过了,刚刚放开一个人,转过身又有别人跟我拥抱。很多士兵都喜极而涕,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德军,他们之所以哭出来,是因为他们早已经被斯大林格勒战役折磨得难以忍受了,此时终于胜利了,他们情难自抑,失声痛哭,不仅仅是因为胜利,不仅仅是因为失去战友的悲伤,更多的还是在庆祝自己终于在这场恶战中活下来了。”
“胜利万岁!”
“德国朋友,你们好!”北华军士兵们喜形于色地向德军呼喊并竖起大拇指。
“Sieg!(德语,胜利)”
“ChinesischeFreunde,Siebesser!(德语,中国朋友,你们好)”德军士兵同样喜形于色地向北华军呼喊着,随后也竖起大拇指。
天空中,一波波银光闪闪的B-17重型轰炸机、战斗机、中型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共同组成了一片片遮天蔽日的金属云朵,威风凛凛地呼啸而过;一架架蜂鸟直升机在低空处盘旋翱翔着,在地面上掀起了一股股飓风气浪和一股股雷鸣欢呼声;地面上,一队队坦克浩浩荡荡地滚滚驰骋,一排排大炮昂首挺胸,这一幕幕气吞山河的画面都是联盟国强大军力的体现。胜利会师和欢呼胜利的北华军和德军之间,排成蜿蜒长龙的苏军战俘垂头丧气地穿过城区前往战俘营。
“上将阁下,我是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元帅阁下,我是北华第八集团军司令梁忠甲!”
军歌声和欢呼声中,满面风霜的保卢斯和满面春风的梁忠甲紧紧握手。
这毋庸置疑是历史性的一刻,斯大林格勒最终还是被辽德联盟军给攻陷了。客观上讲,这场会战十之七八都是德军打的,北华军只是在双方拼得都油尽灯枯的时候对苏军来了一记釜底抽薪,促使了斯大林格勒苏军的全面崩溃。
战争,拼得就是双方的综合国力。双方力量一比一或差距不大时,胜利的归属就完全看双方高层决策者和前线军队指挥官的智慧较量了,双方力量悬殊太大时,即便弱小的一方有孙武重生、白起再世般的军事家,也回天无力。
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喜悦气氛中,一个坏消息却很不适宜地被送到了保卢斯和梁忠甲的手里: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了。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失败,可以看做是希特勒急于速胜的思想和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德军各种内部危机的最终爆发。德军在兵临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城下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部队伤亡很大、官兵疲惫不堪、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气候恶劣、道路泥泞等原因都严重地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可以说,如果北华军不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那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极有可能也铩羽而归,但北华军可以援助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的德军,却无法援助莫斯科战场上的德军,尽管希特勒拆东墙补西墙,从斯大林格勒前线抽调两个主力集团军去增援莫斯科战场,但拼得油尽灯枯的德军还是在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功败垂成。莫斯科战役,德军先后投入了180万兵力,苏军先后投入了120万兵力参战,甚至德军部分部队都攻入了莫斯科城区内,但德军还是未能夺取莫斯科,重蹈了拿破仑大军的覆辙。德军伤亡50余万,苏军伤亡80万人,莫斯科居民死伤不计其数,苏联政府和苏联军队赢得了一场极其难得且宝贵至极的胜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获悉败讯的希特勒气得暴跳如雷并随后把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负责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元帅等十多名高级将领撤职或降职时,同时获悉败讯的张学良则十分平静,一来在莫斯科战场上死伤的都是德军,他当然不会难过,二来这个结局也不在他的预料之外。从战争的一开始,张学良就估计苏联不可能一下子被打垮,他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所以遭到失败也不会情绪失控。有句话叫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希特勒就是典型,他表面上赞同张学良的持久战论点,对此确实做了一定的准备,但他内心里还是把起码80%的希望都寄托在速战速决的幻想上,结果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他一开始的希望越大,此时的失望就越大,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等人便成了希特勒情绪失控的倒霉受害者。
张学良此时正在巡视北华海军。苏联战争爆发后,除了对海参崴的进攻外,北华海军基本上无所事事,苏联海军规模很小,并且五分之四的舰艇都在欧洲海域,在东亚海域只有区区的几十艘潜艇,北华军海军的强大舰队在开战后就忙着清剿这些窜入中国领海里的苏联潜艇。这是高射炮打蚊子般的战斗,北华海军把这些战斗当成训练自己的反潜能力。
苏联战争开始后,北华海军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不是来自战场,而是来自北华陆军和北华空军。苏联战争期间,北华海军争分夺秒地不停建造新的舰艇,不停扩充海军规模,这虽然不消耗时间,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时间一长,陆军和空军都不乐意了。空军和海军本来就关系恶劣,一逮到机会就互相冷嘲热讽,陆军和海军的关系还不错,实际上,陆军长期以来就是海空军之间的调停人,但在这个时候,陆军也对海军颇有微词了。原因很简单:苏联战争是陆空军的事情,陆空军都恨不得自己拥有更多的坦克、大炮、飞机,这也是战争事实所促使的,而北华海军不参加苏联战争,却还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去造军舰,这就让陆空军越来越不满,认为海军“占着茅坑不拉屎”,“不打仗却还要消耗那么多的资源和资金”,“如果那些资源和资金给我们,我们的坦克、大炮、飞机就能翻上一倍多”,“我们前线官兵们望眼欲穿地希望得到更多的武器,但后方却把大量的钢铁用于建造军舰”。空军的一些高层颇为“狡猾”,有时候面对陆军“抗议空军增援不力,飞机来得太慢,并且来得太少”,他们便振振有词地说道,“我们也想全力援助你们陆军,但没办法,我们生产飞机的资金都被拿去造军舰了,你们要怪就怪海军吧!”自然而然,陆军很多高层便改变立场,站在空军那边一起反对海军。
陈绍宽和沈鸿烈这两位海军的一把手起初对陆空军的反对充耳不闻,但时间慢慢长了,看到张学良也开始动摇,准备削减海军的资金,投入陆军和空军,两人顿时慌了,并且空军和陆军站在一起反对海军,海军的日子要比以前单独跟空军抬杠时更难过了。在美国、日本、英国等海权主义国家,海军的地位高于陆军,但在中国、德国、苏俄等陆权主义国家,陆军的地位是最高的,如果陆军也反对海军,那么海军就要大受打击了。为此,陈绍宽和沈鸿烈精心策划了一场“表演”,邀请张学良检阅海军,向张学良证明“把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海军的发展中是非常值得的”。
张学良知道海军很重要,但他这一年多来都操心苏联战争,把陆空军放在心头,很长时间没有去管海军了,发展和扩建海军的事务都交给陈绍宽、沈鸿烈等海军高层,张学良只负责拨款拨款再拨款。时间一长,张学良也不知道自己的海军现在怎么样了,结果巡阅之后,他结结实实地吓了一大跳。
北华海军/中国海军的扩建史跟张学良掌权时间差不多长,甚至还要再短点,因为张学良掌握东北大权一开始虽然也有心扩建海军,但没钱没条件,辽德全面合作后,北华海军才得以正式扩建,前后差不多十年了。十年下来,当初那支由东北海军、中央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混合组成的“乌合舰队”已经跃升为了世界级的强大海军,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规模面貌可谓日新月异,让张学良大吃一惊。
海军陆战队:10个师、30万兵力;海军航空兵:10个联队、1500多架飞机;
军用造船厂:16个(包括3个航母造船厂),年造舰能力30万吨;
战列巡洋舰:2艘;战列舰:4艘:
重型巡洋舰:14艘;轻型巡洋舰:5艘;
驱逐舰:52艘;潜艇:超过300艘;
已完工的航空母舰:6艘;即将完工的航母:2艘;
“我们已经有八艘航母了?”张学良自己都吃惊了。
“嗯。”沈鸿烈得意洋洋地道,“第一艘渤海号是日本人的龙骧号进行改造的,第二艘吉林号和第三艘热河号是我们从美国买来的约克城级,第四艘辽宁号是我们跟德国人订购的重型航母,也是世界上此时最大的航母,是我们海军的总旗舰,第五艘朝鲜号和第六艘琉球号是我们接收的日本未完工的苍龙号和飞龙号,在去年夏季就全面完工了,第七艘台湾号和第八艘库页号是我们接收的日本未完工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这两艘航母还有三个月就可以全面完工了。目前,我们已经展开了第一批自造航母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都有8艘航母了,还要再造?造多少?”张学良又兴奋又心痛。
“少帅,我们有三大航母工厂,同时可以建造六艘,巨济岛造船厂目前正在对翔鹤号和瑞鹤号进行收工,那些日本人去建造日本航母自然是轻车熟路了,在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我们第一批的6艘航母已经有4艘开始建造,五号舰和六号舰在翔鹤号和瑞鹤号全面完工后由巨济岛造船厂动工建造。”
“你们还要建6艘?”张学良心痛不已,“这要花多少钱啊!”
“我们自己建造航母,花费的当然是成本价了,差不多3000万美元一艘。”沈鸿烈得意地道,“我们自造的航母都是德国的兴登堡级中型航母,因为建造重型航母和轻型航母的性价比都不如建造中型航母。第一批的6艘分别是山东号、山西号、河南号、河北号、湖南号、湖北号,山东山西正在江南造船厂铺龙骨,河南河北正在马尾造船厂开始动工,湖南湖北预计在四个月后在巨济岛开工。每艘需要两年时间。”
“一艘3000万美元,六艘差不多近2亿,花费太大!花费太大!”张学良虽然也渴望中国拥有强大海军,但建造军舰确实太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