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悦在直升机上举起望远镜,烈焰翻腾、灰土涌动的地面上,一座千疮百孔的五层楼房已经近在咫尺,他转身喊道:“全体准备机降!落地后按计划行事!抢占目标!构建防线!”他亲自指挥的这支伞兵小组包括10架蜂鸟乙型运输直升机和2架蜂鸟丙型武装战斗直升机,总共携带了139名精锐伞兵(还有一个位置给了方大曾)。于悦等第一批伞兵们的任务是抢占目标建筑物,固守目标并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北华军的这一百八十多架直升机一口气就携带了2000多名伞兵突击队员,虽然事先的炮击轰炸让城内苏军损失惨重并陷入头晕目眩,但零零散散、越来越强的火力反击还是给空中的北华军直升机群造成了不小损失,十多架直升机被击落,上百名伞兵以及直升机的驾驶员命丧当初,在直升机坠毁前跳机逃生的人很少,毕竟这些直升机还处于原始阶段,被击中后无法支撑太久,很快就会坠毁。另外,由于直升机是飞行在二三百米的低空处,机上人员根本无法用降落伞逃生,飞机一旦被击毁,机上人员要么跟着飞机一起粉身碎骨,要么跳离飞机后摔成肉饼。
护卫运输直升机的武装直升机猛烈用机载火箭炮和机载机炮攻击地面苏军,火箭弹和机炮炮弹的威力还是令人满意的,地面苏军和苏军的火力点在火箭弹以及机炮炮弹的轰击下被炸得天翻地覆。方大曾用摄影机拍下来了这一幕并给予了详细讲解:
“武装直升机的火箭炮是107毫米口径的,共六管,火箭弹呼啸而出后,如果正中目标,可以把一辆轻型坦克或装甲车炸得分崩离析,轰在人群里则会炸起漫天的断手断脚,对付水泥碉堡也不成问题,实际上,水泥碉堡很少具有防空能力,完全被直升机压着打。我们的火箭弹在杀伤力上比苏联人的更胜一筹,因为我们的火箭弹弹壳里装填了大量的钢珠,射到地面上的覆盖面极大,无数的钢珠在爆炸中呼啸横飞,被击中的苏军非死即残。至于武装直升机上的20毫米机炮,杀伤力也十分可怕,炮弹粗得像一根胡萝卜,里面的弹丸像一根香烟,射速非常高,这东西打到人的身上,要么半个身子都化为一团血雾,要么炸开脸盆大的窟窿,内脏都被弹丸的冲击力给打成了碎渣肉泥,如果打中脑袋,整个人头都会爆炸成粉末。在刚才那个画面里,你们看到的就是一架武装直升机用20毫米机炮扫射一群苏军,电火流光中,那群苏军在一团血雾中血肉横飞,就好像有几把镰刀在人群里砍来砍去,打完了后,那群苏军全部死无全尸,二三十具只剩下半截的身体横七竖八地狼藉一地,惨不忍睹。”
“周围的苏军火力点都被扫清了!快降落!稳住!”于悦对直升机驾驶员喊道。
驾驶员稳稳地操控着直升机,飞向那栋楼房的楼顶天台,飞机距离楼顶一两米的时候,于悦第一个跳了下去,伞兵们鱼贯而出,方大曾抱着摄影机也跳了下去。空投完所有的伞兵,这架直升机随即升空返航,盘旋在楼房周围的直升机依次上前,二号直升机紧随而至,十四名伞兵在一分钟内全部落地,二号直升机随即也升空返航,三号直升机接着而上...十架运输直升机行云流水般完成这个动作,排成一字编队返回城外,运送下一批伞兵,两架武装直升机殿后尾随而去。
在楼顶上落地的伞兵们有条不紊地展开战斗,于悦大声命令道:
“一队和二队呆在这里!设立掷弹筒和迫击炮阵地!发射信号弹!记得在楼顶升军旗,刷上防空标志!狙击手呢?在这里设三个点!”
“其他人,马上下去!控制整个大楼!”
“三四队,在二三四五楼设立机枪阵地!”
“五六队,在一楼设立防线!”
“七八九十队,向目标周边地区展开试探进攻和侦查!构建辅助火力点!快!”
伞兵们各司其职,于悦问方大曾:“大记者,你留在顶楼还是去底楼?”
“有什么区别吗?”
“有啊!楼如果倒了,在底楼逃得快,在顶楼挖出来快!”
方大曾啼笑皆非,他暂时留在了顶楼。顶楼上的两个队的伞兵们有的取出掷弹筒和轻型迫击炮,争分夺秒地构建火炮阵地,有的伞兵在楼顶上插起一面军旗,同时用带来的油漆在楼顶上刷出一个巨大的黑十字图案,这是为了给空中飞机指示位置,防止误炸,还有几个伞兵取出信号旗,对天空发射碧绿色的信号弹。方大曾看见,城内其他几个方向也升起了碧绿色的信号弹,那是同时攻占其他目标区的北华军伞兵发射的。
两百五十多架容克-52运输机拖曳着同样数量的滑翔机,遮天蔽日地出现在空中。方大曾立刻看见,其中的五十多架运输机和滑翔机正在朝自己所在方向飞来。很明显,空中机群跟地面伞兵是密切配合的,一组运输机和滑翔机负责给一个地区增加兵力。越来越近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开始仙女散花般绽放开数百朵伞花,从飞机里跳伞的伞兵都背着一个直径足有两米多的、类似于电风扇的“大圆盘”,方大曾知道,空中那些伞兵背着的不是普通的降落伞,而是用降落伞经过改造的飞行伞,那个“大圆盘”其实就是螺旋叶。这些伞兵在空中虽然不能升高飞行,还是会慢慢地落下,但却能自由地控制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大曾看见,五十多架运输机和滑翔机空投下的四百多名伞兵操控着飞行伞,在嗡嗡嗡声响中就像一群灵活的蝴蝶般盘旋着、下降着,慢慢向自己所在的地方飞来。由于飞行伞比降落伞大得多,因此一架容克-52运输机只能携带8名飞行伞兵,为了增加运输力,每架运输机都拖曳着一架体型稍大一点的滑翔机,滑翔机里携带着12名飞行伞兵(滑翔机没有动力系统,内部空间自然要比运输机大很多),这样,一架运输机和一架滑翔机组成的运输小组就能携带20名飞行伞兵。
这样的空投方式在精确度上非常高,方大曾举起黑白摄像机,看到空中的飞行伞兵从起初的分散状态慢慢地在空中聚成一团,越来越密集地聚在楼房上空,轻盈得像一片片羽毛。飞行伞兵们小心地操控着飞行伞,一半的伞兵都缓缓地落在了楼顶上,另一半则落在了楼底附近。乘坐直升机先抵达的伞兵跟乘坐飞行伞后抵达的伞兵互相开着玩笑:
“飞行伞的感觉怎么样?比降落伞舒服吧?”
“棒极了!能自由地操控方向,这种感觉真好!上次有个弟兄在跳伞后,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正在落向一个臭水沟,却没办法改变方向,只能眼睁睁地掉进去。可惜这玩意的速度有点慢,容易成为苏联人的靶子。”
“赶紧把你们背上的‘电风扇’拿下来,跟我们一起准备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