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甲大感兴趣:“又是什么新武器?”
于悦笑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只是没人想到,想出来后,做出来也轻而易举。”
北华空军的这种新武器是于悦的发明。于悦是北华陆军二号人物于学忠上将的小儿子,本来于学忠希望于悦当装甲兵的,但于悦偏偏对空军的伞兵感兴趣。于悦是伞兵出身,在看到直升机后,他灵光一闪,有了这么一个想法:
“直升机可以缓慢但灵活地悬浮低空飞行,伞兵在跳伞后只能缓缓下降,方向纯粹是靠风力来推动,无法自由改变方向,那么,能不能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呢?能否做成一种像直升机那样拥有动力的单兵飞行伞,让伞兵也可以自由飞行?”
有了这个设想后,于悦说干就干,他的计划得到了冯庸的大力支持,并专门拨款并成立了一个科研项目。实际上,这东西并不难造,只要在滑翔伞上安装发动机、电池、螺旋叶就可以了。在短短的一个月后,这种世界上第一款单人飞行器就被制造了出来,于悦将其命名为飞行伞(本质上是动力滑翔伞)。
操控飞行伞不是简单的事情,常人需要训练,但对于伞兵来说则是轻而易举。一开始,专家们研制出来的飞行伞是“陆地起飞式”的,也就是说,伞兵操控着飞行伞,在陆地上起飞便能升空和飞行一定距离。但这种陆地飞行伞没什么用,一座城市在这里,敌军将其控制,北华军的伞兵在城市边缘乘坐飞行伞起飞,飞入城内,这跟送死没区别,因为飞行伞飞得慢,又飞得低,驾驶飞行伞的伞兵就是一个飘飘忽忽的活靶子,敌军用冲锋枪都能打下来。于悦随后让专家们研制了另一种机降飞行伞,用降落伞进行改进,这种飞行伞就是一种可以自由操控的降落伞,伞兵们背着它,在运输机或滑翔机上跳伞之后,便可以操控降落伞自由飞行。当然,这种飞行降落伞要比普通降落伞大得多,一架容克-52运输机可以运输18个普通伞兵,但只能运输8个飞行伞兵,并且飞机舱门也要被扩大一倍多宽。
但不管怎么样,驾驶飞行伞的伞兵在乘坐运输机被空投后,就能自由飞行,不会被运输机扔得满天开花、遍地都是,而是能在空中精确地落在同一个集结点。在一场空降试验中,五十个使用降落伞的伞兵在被空投后分布在了方圆足足一公里的范围内,而五十个使用飞行伞的伞兵在被空投后却有三十八人精确地落在了一个楼房的楼顶天台上。伞兵的精确性得到了大大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毋庸置疑,于悦的这个想法就是战争智慧在闪光。
直升机、飞行伞、云爆弹、温压弹,这一系列专门针对巷战的武器被陆续研制成功后,北华军从此以后在参加巷战时付出的伤亡大大减少,官兵们也改变了对巷战的畏惧。
空中突击、内部突破,这是北华军在实战中获得了最有效的对付巷战的战术。
第八集团军对伏尔加斯基停止攻击足足有半个月,这让德军方面急得抓耳挠腮,保卢斯怀疑北华军是因为伤亡过大而消极避战,不愿意全力援助德军,为此他还特地约见了商震,向商震反复保证“德军绝不是把北华军当雇佣军来使用,而是切切实实地需要北华军的援助,希望北华军竭尽全力,和德军一起取得胜利”。商震在跟梁忠甲沟通过后,对保卢斯保证“北华军绝不是在消极避战,而是在策划新的进攻”。
梁忠甲不仅仅在等后方的伞兵和运输机、滑翔机、直升机、飞行伞的到来,同时还在等天气。此时还算是冬季,气候恶劣,即便不下雪,也会刮大风,飞行伞虽然有动力,但仍然跟降落伞一样,极容易被风力所影响。在2月28日夜里,梁忠甲如释重负,因为他看到了漫天的星斗,这意味着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并且风力很小。
3月1日上午,一场浩大的“空中突击战”在伏尔加斯基打响了。
具体战斗过程通过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摄影机和他的解说可以窥见一斑,当时的他乘坐在于悦的蜂鸟乙型运输直升机上:
“...我们的B-17机群正在对伏尔加斯基狂轰滥炸,超过150架B-17还有更多的中型轰炸机,它们从我们的头顶上一波波飞过,掀起劲风般的气流!太壮观了!B-17那庞大的钢铁身躯无愧于空中堡垒的绰号!地面上的陆军士兵们看到飞机后都爆发出激动人心的欢呼声和喝彩声,我们的飞机正在全力投弹,地毯式的轰炸!烈火如红云!硝烟如黑雾!雨点般的炸弹密密麻麻、连续不断地从天而落,就像下了一场钢铁冰雹!落弹处天翻地覆!地动山摇!全城癫狂沸腾!我们的炮群也在开火!上千门大口径重炮一起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天空中的弹痕尾迹就像发光的蜘蛛网!错落交叉!纵横密布!炮弹齐刷刷落下去,电闪雷鸣!震耳欲聋!战争的毁灭力实在是太可怕了!这座城市看上去就像是一团巨大的岩浆泥石流在翻滚!建筑楼房成片成片地在倒塌!被炸飞上天的碎片不计其数!...持续一个小时的轰炸和炮击后,我们的伞兵部队出动了!这幕画面太壮观了!你们看到了吗?运输机拖曳着滑翔机,在一千米高度处浩浩荡荡地飞来了,估计数量超过五百架,直升机群在二三百米的低空处也浩浩荡荡地出击了,数量约有两百架,每架直升机、运输机、滑翔机上都乘坐着全副武装的伞兵突击队员。这真是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气势磅礴的壮观一幕!(于悦在旁边提醒道:大记者,麻烦你小心点!我们要出发了!别把脑袋伸出窗那么远!)”
方大曾继续慷慨激昂地一边拍摄一边解说:“...苏联人已经被我们的飞机和大炮炸得晕头转向,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机会!直升机群比空中机群先行了一步,我在的这架蜂鸟乙型直升机里坐着十三名武装到牙齿的空军伞兵,当然,原本可以做十四个人的,我占了一个位置。伞兵们神色肃穆,蓄势待发,准备参加接下来的险恶战斗(摄像机画面扫过伞兵们时,伞兵们都露出微笑,他们希望在参战前靠着方大曾的摄影机留下自己可能是最后的一面),这些精锐的伞兵在武器装备上是非常先进的,人手一支大弹鼓的辽三八式冲锋枪,还携带着很多的中空塑胶炸药,伞兵们缺乏重武器,这种中空炸药威力强大,可以炸穿十几厘米厚的钢板。现在,我们已经在城区内了!下方大概两三百米处就是伏尔加斯基!我们就在苏联人的头上!这座城市已是满目疮痍!面目全非!一片废墟!虽然炮击和轰炸已经停止了,但地面上的烟尘还在沸腾翻涌,就像沙尘暴正在刮过城市,我们的直升机经过上方时,螺旋桨搅动得沙尘形成了一个个漩涡式的圆形涡流,空气仿佛是水流,在清洗地搅动旋转着。直升机完全是在穿云破雾地前进。上百架直升机一起出动,气势惊人!空中一片光影斑驳,螺旋叶旋转得令人眼花缭乱,阳光都要被搅碎了!请注意!在前面开路的是蜂鸟丙型武装直升机,机腹上的火箭炮和机翼上的机枪指向地面...那架蜂鸟丙开火了!天哪!火箭炮在半空居高临下地轰射,画面太壮观了!呼哧!一道耀眼的梭形烈火在直升机腹部飞啸而出!怎么说呢,就好像拿着一个礼炮烟花倒过来发射,地面上炸起了一团火球,不知道击中了什么,应该是苏联人的火力点!看那边!五架武装直升机在同时发射火箭弹!太壮观了!半空中火球乱舞,机腹下烈火呼啸,一条条火龙嗖嗖嗖地射向了地面!它们应该发现了一个苏军的大型火力点!苏联人还没有回过神,所以来自地面的空中打击还不是很强,稀稀拉拉的,我们的武装直升机看到地面上的苏军火力点后立刻飞过去,用火箭炮和机枪劈头盖脑地攻击...等等!那架直升机怎么了!它的机尾被炸飞了,正在冒烟!着火!那架运输飞机快失控了!飞机正在空中打着转...(于悦:应该是被苏联人的高射炮击中了。方大曾:那怎么办?于悦:还能怎么办呢?)...直升机里的飞行员正在全力地操控着那架即将失控的直升机,飞机在迅速下降,舱门口垂下了一条降落索,里面的伞兵在争分夺秒地下降,虽然下方根本不是预定降落点,并且降落下去也是凶多吉少,但总好过跟着飞机一起坠毁...第一个伞兵顺利地顺着绳子下去了,第二个...飞机刚刚剧烈地晃动了一下,第二个伞兵脱手了!我眼睁睁看到他的手松开了绳子!他摔下去了!怎么办?怎么办哪!(于悦:废话!差不多八十米的高度,肯定摔成肉饼了!)...只有五个伞兵成功降落,飞机彻底失控了,坠毁下去了!飞行员和剩余的机上伞兵肯定为国捐躯了,唉!一路走好啊,诸位英雄们!...”
北华军的三十多架武装直升机和一百五十多架运输直升机呼啸着编队飞入伏尔加斯基城区,向着各自的预定降落区飞去。根据梁忠甲的计划,参谋们挑选了城区内十二个降落点,这十二个降落点都是坚固的建筑物,伞兵们在空降下去后,抢占这十二处坚固建筑物,随后,直升机群立刻返航,运送下一批伞兵,在这同时,运输机和滑翔机也正式空降,背着飞行伞的伞兵从飞机里跳伞后,飞向被控制的降落点,与第一批抵达的伞兵进行会合,加强降落点处的兵力,从而在苏军防区内打下十二个钉子,彻底撕裂苏军防区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