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苏联希望我国能给予其援助...”
“哪方面的援助?”张学良警觉地道,“如果是军械武器、工业设施、工业支援,那么我国会视之为贵国在干涉苏联战争,并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可以谈谈您的具体态度吗?”
“我的态度很明确,对于贵国的主权和利益,我国持尊重原则,并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贵国进行多方面的密切合作,包括军事、工业、商贸、经济、科技等诸方面,同时,也希望贵国对我国的主权和利益保持尊重,不要做出损害我国主权和利益的任何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国不同情苏联政府,但同情苏联平民。如果我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向苏联境内输送粮食、医药、被服等非军用和非工业使用的物资,张将军您是什么态度?”
“我仍然视为贵国在干涉苏联战争,并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张学良语气强硬。
“为何?”
“苏联政府现在是竭尽全力地进行战争,一切物资和资源都用于前线。贵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向苏联平民运送粮食、医药、被服,但我相信,这些物资不会用于苏联平民,而是被苏联政府用于苏联军队。在这战争时期,再加上苏联政府的意识形态,军人的地位要比平民高得多,物资补给也会优先供应给平民。贵国向苏联运送的粮食只会给苏联军人吃,医药只会给苏联军人用,被服也只会给苏联军人穿,贵国的非军用物资仍然会被苏联政府用于军用。虽然贵国的动机是不干涉战争,但贵国的行为仍然等同于支持战争,支持苏联。如果贵国政府不顾我方的提醒,明知这一点,却仍然向苏联输送物资,那么,我只能很遗憾地表示这种行为会严重地损害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张学良正色道。
霍普金斯再次点头,心里清楚了张学良的底限。接着,他又问道:“张将军,恕我冒昧,我想替罗斯福总统询问一下,贵国在苏联战争结束后,还有其他战争计划吗?”
张学良回答道:“目前没有。”
“那么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我也不确定,我无法给与确定回答。”
“张将军,您认为...”霍普金斯愈发露骨地问道,“德国在战胜苏联后,会对其他国家展开战争吗?”
“这个我并不清楚,这个问题您应该去问希特勒元首。”
“如果...”霍普金斯的问题越来越锋利,“如果德国跟英国或法国交恶,甚至互相开战,中国会采取什么措施?”
“对不起,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张学良不假思索。
“中国的利益在哪里?”霍普金斯单刀直入地问道。
“亚洲。”张学良非常干脆。
“东亚、北亚、中亚?”
“是的。”
“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吗?”
“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仍然无法回答。”张学良确实难以回答,东南亚、南亚、西亚都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地盘,张学良自然不能回答是。实际上,张学良也听得出来,霍普金斯在试探自己有没有对英国和法国开战的意图(在德国的结盟之下),这个问题就有些敏感了。张学良如果回答是,那么就会让罗斯福总统一个“张学良贪得无厌”的印象,既然张学良在对苏联开战后,还会对英法开战,那么美国就很难相信张学良不会对美国也动手;如果张学良回答否,那反而更像是掩饰,仍然会让罗斯福总统产生疑心,因此不正面回答是唯一选择。
辽德同盟对苏联开战,西方国家虽然会产生一些猜疑,但基本不可能会立刻采取行动,不会为了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苏联而跟辽德同盟开战;如果辽德同盟再对英法开战,那美国必然彻底坐不住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罗斯福总统和美国高层是非常清楚的。
“好的!张将军,感谢您的坦率,我已经非常清楚您的态度和方针了,我马上回去向罗斯福总统汇报。”霍普金斯笑容满面。
张学良也重新微笑起来:“霍普金斯先生,请您转达给罗斯福总统,中国的利益在亚洲,仅此而已。”
“就这句话?”
“是的,就这句话。”
张学良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很有深意。对苏联开战,是中国的利益在亚洲的最强烈的体现,至于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中国很感兴趣,但也知道那是红线,不能轻易触碰,如果万不得已,中国仍然会做出一些尝试,这并不违反中国利益的准则,但中国是不愿意跟美国开战的,张学良是真心诚意不想跟美国打,这是实话。张学良对罗斯福总统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国的利益在亚洲,也许会跟英国人、法国人发生微妙的冲突,但绝对无意染指美国的北美洲,即便中国和英法交恶,也绝不愿意跟美国开战。
送走了霍普金斯后,张学良按电铃叫来了秘书陶尚铭,吩咐道:“马上去跟犹太人那边打个招呼,美国部分高层隐隐对我们产生了猜忌之心,希望犹太人帮我们一把,让美国人知道我们无意染指亚洲以外的地区。”
陶尚铭点点头:“我马上去办。”
罗斯福总统派出特使来找张学良的同时,也派出了特使去找希特勒。希特勒的回答要比张学良更加露骨,也更加干脆:“德国不需要俄国!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德国只需要一片东方的新领土!从而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同时帮助全世界清除布尔什维克主义!所以我们不会接受调停!这场战争,是德国、中国、苏俄的三方战争,任何第四国试图强行干涉,都要自负后果!”
希特勒说的太干脆了:德国就是要占领苏联的土地,别无其他。任何其他国家打搅了德国的“好事”,德国与之开战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希特勒还说道:“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就是德国的复兴和强盛。在获得苏联的大片领土后,日耳曼民族将拥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德国向东方的军事行动已经彻底满足了德国的需求,不需要再向其他方向进行任何行动。战争之后,德国的使命只有两个,建设新的领土,让德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以及与其他国家继续保持和平并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做出更大贡献。”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德国绝不会对苏联以外的国家动用武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假话!张学良暗暗想笑,他非常确定希特勒说的是假话,得到苏联东欧地区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后,德国实力暴增,张学良才不相信希特勒到时候不会掉过头来跟英法算账。英国、法国、苏联,都是希特勒的假想敌,历史上他先打英法,再打苏联,现在他只是调换了顺序而已,先打苏联,接下来肯定打英法。
尽管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等极少数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竭力声称辽德同盟只是在使用缓兵之计,辽德同盟打完苏联后肯定打英法美,尽管罗斯福总统也没有百分之百放心,但大势所趋之下,英法美高层内的声音是非常相同的:美英法自身确实要立刻扩军备战以防万一,但完全没有必要冒着激怒辽德同盟并提前开战的危险去增援那个神憎鬼厌的苏联。英国首相张伯伦对丘吉尔说道:“假如辽德同盟根本就没打算跟我们开战,我们却冒冒失失地去援助苏联,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刺激辽德同盟对我们开战,到时候谁来负责?你的言论简直就是在制造一场本来根本不存在的战争,等同于是在挑拨英国和辽德同盟。你的疑神疑鬼,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一种被害妄想症。”
很多英国高层都抨击丘吉尔:“本来天下太平,你非要搬弄是非!”“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德国下一步会攻击我们?你难道潜入希特勒的办公室里从他的保险箱偷取到了德国的战争计划?”“德国人只想打苏联,你却执意强行插手,这跟惹是生非、引火烧身有什么区别?你简直就是在破坏和平!”甚至,有部分英国高层声称:“其实丘吉尔是苏联人的间谍!他以前口口声声说他反对共产主义,结果在共产主义要被消灭的时候,他却千方百计地挑动英国去挽救苏联,这实在太可疑了!也许丘吉尔以前装作一副反对共产主义的样子只是在伪装他实际上是个共党秘密分子的真面目!”“丘吉尔说这种哗众取宠的话,也许有着更深层的见不得人的目的!”“他明明就是在挑起英国和德国的战争,却还说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和平!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逻辑吗?”获悉这些言论后,丘吉尔气得不轻,他气愤地回击道:“你们早晚会为现在的鼠目寸光而后悔莫及的!我们坐视苏联的灭亡而袖手旁观,不但丧失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还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和中国瓜分苏联,自身实力暴增,到时候我们将咽下我们此时酿造的苦果!”
美英法列强最终还是没有援助苏联,一来是没有办法援助,苏联已经被辽德同盟完全封锁在了亚欧大陆北部;二是没有理由援助,苏联和西方列强本来就关系恶劣,苏联虽然是被侵略者,但因为它首先入侵了芬兰以及霸占中国领土,所以在道义上得不到支持,苏联的意识形态也是西方列强所不容的,美英法乐得看到苏联和布尔什维克被铲除掉;三是没有必要援助,美英法一旦援助苏联,哪怕只是送去人道主义物资,也会冒着得罪辽德同盟的威胁,美英法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不可能为苏联火中取栗冒这么大的危险。对于张学良来说,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历史上德国打英法的时候,日本打中国的时候,苏联也没有援助英法中等以后属于同一个阵营的国家,而是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英国差点被德国登陆攻占的最危险时刻,斯大林甚至还发电报祝贺希特勒,另外,历史上苏联在加入同盟国阵营后,也是极其不得人心,可谓声名狼藉,西方列强对同属于自己阵营里的苏联都不欢迎,更何况此时的苏联并不在西方列强的阵营里。历史上,波兰是跟英法缔结军事同盟的盟国,结果波兰遭到德国入侵后,英法却按兵不动,所以此时美英法对苏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也不在意料之外了。
在这场辽德同盟对苏战争中,苏联始终都是一个可悲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