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全面溃败后集结能够集结到的最大力量与德军展开的第一场战略性大决战。如果苏军获胜,德军将全面被压制在乌克兰境内,继而无法向俄罗斯本土进发;如果德军获胜,莫斯科以西的苏军主力将会全军覆没。基辅会战规模空前,苏军先后投入了超过220万军队参战,德军则先后投入了200万军队参战。规模之所以这么庞大,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由于德军没有占领波兰,德军自然没有像历史上的那样兵分三路,通过波兰去进攻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所以眼下德军的主力全部在乌克兰境内,而苏军也因为同样的“蝴蝶效应”,使得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列宁格勒地区的苏军部队在开战后没有遭到德军的毁灭性打击,此时都可以集结到乌克兰境内与德军展开决战。简而概之,基辅会战的规模之所以比历史上得到了翻倍的扩大,是因为德军苏军都受到了“蝴蝶效应”影响,双方在北方战场上的部队因为没有交手,都集中到了南方战场上的基辅进行全面交战。
四百多万军队的大搏杀,在人类历史上近乎史无前例,战况也空前惨烈。
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正如坐针毡、五内俱焚。斯大林的意志确实犹如钢铁般坚硬,手段铁腕的他对待自己人和敌人都是冷酷无情,但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他也有些惶然无措,尽管他在表面上仍然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战争爆发后第二天,对全苏联民众进行的广播演讲都莫洛托夫来说的,政治局委员们前来邀请他出任新建的国防委员会最高领导人,生性多疑的他却怀疑这些人是来趁机逮捕他的。在经过足足一星期的情绪调整后,斯大林终于恢复了镇定,临危受命地担任起领导苏联反抗德国的重任,但他刚愎自用、乾纲独断的恶癖却又屡屡发作。基辅特别军区新任的参谋长朱可夫中将曾反复提议“必须果断放弃基辅,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基辅大会战,不能幻想通过基辅一场战役就彻底遏制住德军的攻势,苏军必须保存有生力量,节节抵抗,消耗德军的力量并拖延德军进展速度,为苏军集结后续部队和构建下一道防线争取宝贵时间”,但斯大林顽固地拒绝了这个正确提议,他严厉命令“乌克兰可以让德军短期间侵占,但俄罗斯的本土上则绝不能出现一个德国兵,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德军遏制在乌克兰境内”。
斯大林此时的心情极度恶劣,脸色铁青得让人不敢多看一眼。一份份紧急电报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堆成了小山:第聂伯河危急!克里木半岛危急!基辅危急!乌克兰危急!
“狗娘养的希特勒!”忍无可忍的斯大林终于愤怒地大骂起来。
桌子上的各军区直通电话继续不停地送来一个接一个的噩耗,以及一个又一个前线高级将领心急如焚的哀声求援:
“斯大林同志!情况万分危急!我请求您指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我顶住!”“决不允许后退一步!”“必须后退!反击!”斯大林声嘶力竭地进行着这个千篇一律且毫无营养的“指示”。
在斯大林固执得近乎失去理智的蛮横命令下,上百万的苏军眼睁睁地看着德军正在一步步地包抄自己而无法撤退。
“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急匆匆地走过来,“北华方面要求跟我们重新商谈领土问题,并且北华还提出重新划分两国边境线...”
“这个卑鄙无耻的张学良!”斯大林暴跳如雷地咆哮道,“他这是在赤裸裸的要挟我们!他这是在趁火打劫!叫他见鬼去!他想要重新商谈领土问题,苏联红军会用大炮跟他好好商谈的!”
“斯大林同志,请您冷静一点!”莫洛托夫苦涩地道,“张学良确实是在趁机要挟我们,但我们别无选择呀!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跟张学良交恶,否则,我们就要遭到德军和北华军的首尾夹击了!德军的攻击已经让我们难以招架,如果加上北华军,我们就真的危在旦夕了!还有,我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损失很大,必要之时,我们要调动远东部队和西伯利亚部队来增援东欧前线,所以...”
斯大林虽然怒不可遏,但也知道莫洛托夫说的是实话:“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莫洛托夫叹口气,无可奈何地道:“我们只能暂时放弃一些领土来稳住张学良了,否则,张学良跟希特勒勾结起来对我们开战,苏联全境都会沦陷的!在这个关头,我们不能跟北华军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