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这天,张学良不显山不露水地前往了南京。此时已经进入了1939年,张学良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沉重,因为他很清楚,历史上的世界大战就是在1939年正式爆发的,虽然眼下的世界格局因为张学良的改变而面目全非,但战争的临界点却是不变的。即便有所延迟,战争的火药桶仍然会在上帝之手的推动下彻底引爆,并且百分之百就在这一两年之内。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并非一两个战争狂人就能挑起的,其根本原因是列强大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张学良知道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了,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他必须谨慎再谨慎,并且对于他这样的大人物来说,有时候流芳百世差之毫厘就是遗臭万年。
张学良这次来南京是非常悄然隐秘的,没有大张旗鼓,既没有见其他人也通知其他人,就是单独去见了蒋介石,并且是直接在蒋介石的家门口等着他。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满腹疑窦,随后断定张学良来找自己肯定没什么好事。蒋介石此时对张学良的看法十分复杂,他知道自己对自己的这个结拜兄弟彻彻底底地看走了眼,当年以为他不过是一个子承父业、投了个好胎的纨绔子弟,觉得他能守好他父亲留给他的东北四省就不错了,没想到十年下来,张学良竟然干出了如此轰轰烈烈的大事,不但把地盘从东北四省扩张到了十八个省,还打败了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卧榻巨患的日本,又收复了朝鲜、台湾、琉球、南库页岛,真可谓是对内安邦治国,对外开疆拓土。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是中国的“北方王”,一人之下、四万万人之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在国内的威望甚至都超过了蒋介石。这让蒋介石颇感到不是滋味。张学良唯一让蒋介石感到稍许慰藉的是,他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张学良一直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天下第二”,从来没有觊觎过蒋介石“天下第一”的位置,虽然他此时已经完全拥有打败蒋介石的实力。
“汉卿,好长时间没见啦!你还是这么气宇轩昂呀!”位于黄浦路的憩庐里,蒋介石和宋美龄热情洋溢地接待了张学良,蒋介石满面春风地笑呵呵道。
“兄长别来无恙。弟在北方经常想念着兄长您,许久不见,兄长也是风采依旧。”张学良微笑着道。
“这也是托你的福哟!”蒋介石笑道,“咱们国家长久以来内忧外患,让我忙得是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呀!好在,我有你这个年轻有为的贤弟的大力相助!这十年来,咱们兄弟俩联手治国,我的担子顿时轻多喽!日本人都被你打垮了,外患没了,兄长我便专心处理内忧,担子一下子轻了一半,我的精神气自然好多喽!夫人,你说是不是啊?”他笑着望向宋美龄。
宋美龄莞尔道:“是啊,达令,你有了汉卿的相助,国家确实是越来越好了。”
张学良听得出来,蒋介石这番话是话里有话,明面上在夸赞自己,其实隐隐间有一股暗示和提醒自己的味道。张学良淡淡一笑:“弟深受兄长器重,又肩负举国百姓重托,在其位就当谋其政。弟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职责所在,不然,弟怎么对得起兄长?怎么对得起举国百姓?”
蒋介石微微笑道:“说得好,说得好。”
宋美龄给蒋介石和张学良端上茶,随后不动声色地离开了客厅,使得房间里只剩下蒋介石和张学良。
“汉卿啊,你这次来南京,找我有什么事吗?”蒋介石用意味深长地眼神看着张学良。
张学良点点头,神色凝重:“确实是有要事想跟兄长您商榷。”
“什么要事?”蒋介石脸上掠过一丝波澜。
“战争。”张学良言简意赅。
房间里沉寂了足足一分钟,蒋介石用一种混杂着惊愕、疑惑、警觉、严肃、郑重的复杂目光看着张学良,语气也十分缓慢而沉重:“汉卿,你说清楚点。”
张学良用十分诚恳的目光望向蒋介石:“兄长,这里只有您跟我,我没有必要说一些虚假的客套话,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做过辜负您或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这一点,我在您面前问心无愧。兄长,我今天就跟您开诚布公,说几句掏心掏肺的话吧!兄长您自从先总理去世后继承国家权柄和先总理的遗志,矢志奋斗至今,不就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吗?弟也是以这个为奋斗目标的。国家的繁荣昌盛,一来靠对内安邦治国,二来靠对外开疆拓土。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差不多整整一百年了,这一百年内,咱们中国被迫签署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啊,被迫割让了多少土地,损失了多少主权和利益啊!死于列强外寇之手的同胞又何止百万千万!无数的国耻,等待着我们彻底雪洗。失去的土地、利益、主权、尊严,我们都必须要夺回来!而眼下,就有一个大好良机!”张学良说到这里时,忍不住也激动了起来。
蒋介石沉默不语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道:“你想让我们中国跟德国结盟,参加下一场世界大战?”
张学良点点头:“是的。”他对蒋介石一语中的不感到奇怪。蒋介石毕竟是一个政治家,对于北华和德国的一系列联盟合作,他肯定是知道的,德国重整旗鼓、准备再战也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德国准备再发动世界大战,张学良的北华则和德国结盟,这意味着什么,蒋介石当然心知肚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想让我以国家领袖的身份彻底缔结中德军事联盟?”蒋介石用犀利的眼神看着张学良,语气微微有些波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汉卿啊!你是不是被对日本作战的胜利给冲昏头脑了?”蒋介石也激动起来,“日本虽然也是列强,但根基浅薄,日本跟美英法苏这几个世界大国是没办法比的,你能打败日本,不代表就能打败那几个大国!就靠德国吗?德国跟那几个国家都有着世仇,你跟德国结盟,只会成为德国的工具!德国会把你彻底拖进跟那几个列强大国的全面战争里!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哪一个在世界上不是举足轻重?你想靠着德国,就想打败这几个大国?你会把全中国都拖进战火和灾难的深渊里的!”蒋介石越说越激动,他感觉自己的这个结拜弟弟简直是脑子进水了。
“不!”张学良摇了摇头,“兄长你错了。”
“什么?”蒋介石有些愕然。
“战争,是我跟着德国一起打,不是中国跟着德国一起打。”张学良认真地纠正道,“兄长,我不会把你、把整个国家拖进战火和灾难的深渊里。”
“汉卿,你究竟在说什么?”蒋介石愈发愕然。
“兄长,您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南京才是中央政府,只要您不宣布中国同某国开战,那中国在严格意义上就不是参战国。国际上约定俗成,两国只要不互相宣战,即便再怎么打得你死我活,也只能算是武装冲突,两国都有台阶下,就有和谈停战的余地。”张学良诚恳地看着蒋介石,“接下来的战争,我带着北方跟德国结盟并参战,兄长您不需要公然支持我,也不需要对哪国宣战,让我去干。”
“汉卿,你的意思是...”蒋介石心头一震。
“是的,打赢了,战果属于全中国,打输了,恶果属于我个人。”张学良非常诚恳,“我带着北方参加战争,您在公开的名义上不支持我,这样,中国就没有参战。如果战局恶化了,您马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撤除我所有的职务,我现在好歹是军委会副委员长、军政部副部长、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全国陆军副总司令,另外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里还有三个委员的职务。兄长,您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一旦战局恶化,您马上撤除我的职务,对外宣布中国没有参战,参战只是我的个人行为,我没有经过中央政府同意就擅自出兵,我是挑起战争和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不但是那几个列强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然后您再跟那几个列强大国媾和,牺牲我,保全整个国家。这样,我们国家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战争打赢了,战果属于我和您,战争打输了,我就是替罪羊。”
“汉卿...”蒋介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听得心头剧烈颤抖,“你...”
“兄长,我不会让您为难的。”张学良真挚地道,“其实,我也怕,我也怕会输了战争,我怕战争输了后会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我也不可能会做出‘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事情来,我既然要把半个中国带入战争,那我就必须要为此负责。前线的百万将士,后方的亿万民众,他们的命运在我的手里,我不敢有任何草率。兄长,希望您能同意和配合我的这个提议。因为打赢了,我们的国家会彻底洗刷国耻,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东方,而打输了,也不过牺牲我一个人罢了!”张学良整个人凛然决绝。
“汉卿...这也太委屈你了...”蒋介石忍不住胸口一热。
“兄长,我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重的担子就交给我吧!”张学良正色道。
“那...你要我怎么做?”蒋介石忍不住对这个义弟隐隐地产生了一丝肃然起敬。
“再给我增加三十个师的番号。”张学良干脆利索,“我的陆军现在有七十个师,用来参加世界大战是不够的,我需要一百个师。”他的这个要求在裕仁访问南京的时候就向蒋介石提出来了,但蒋介石一直没批准。
蒋介石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变,没有立刻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