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您请讲。”
“意大利正在进攻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我建议希特勒元首派出一些军事观察员前往阿比西尼亚战场观摩意军作战,这样,意大利的国力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都能让希特勒元首在心里有个数。”张学良微微一笑,“我提议希特勒元首,与其和意大利结盟,还不如直接占领了它。因为德国人会比意大利人更加有效地使用意大利的战争资源。”
鲍曼愣了愣,然后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会把您的提议转告给元首的。”
送走鲍曼后,张学良让谢雅萍把希特勒送过来的画像给挂在办公桌后面的墙上,同时在沉默中反复地思索着一个问题:
战争究竟该这么打?
抛开意识形态的问题不谈,只说国家利益,德国确实是中国最可靠的盟友,日本苏联英国法国则都是中国的死敌,中国如果跟德国美国同时结盟,那就必胜无疑了,但美国跟英法是传统盟友,而中德两国都跟英法有矛盾;其实,如果为了打日苏两国,中国是可以跟英法握手言和的,毕竟英法两国带给中国的创伤远远不如日本和苏联。世界已经被张学良改变得面目全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模式也肯定会有巨大的变化,德国即便不跟中国结盟,也很难去跟日本结盟,而日本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偷袭珍珠港。德国和意大利结盟应该还是不变的,德意联盟去发动世界大战,估计灭亡得更快,因为没有日本在太平洋这边拖住美国了。德国和苏联一对一,德国应该会胜利,那中德可以联手去干苏联,只要在这同时没有把英法美拖进来,胜算还是很大的。但日本不去偷袭珍珠港了,那美国什么时候正式参战就难说了。也许,就像萧浩然分析得那样,中德联盟联手打苏联,同时和美英法相敬如宾、互不侵犯,等吞下苏联了,中德两国实力都会暴增,再挑战美英法也可以。可是,鬼知道美国会不会突然参战!据说珍珠港事件就是美国的阴谋,谁知道美国会不会对中德也来这么一个阴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烦!真烦!张学良烦恼不已。对于中国来说,最好就是置身事外,根本就不参加这次世界大战,明哲保身、隔岸观火,但北方和南方的领土都无法收复了。这样虽然让人不甘心,但好歹中国避免了日本的全面入侵。等德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意大利乒乒乓乓打完了,中国也结结实实地发展了十多年,差不多会成为一个强盛国家了。但到时候,几大国都有原子弹了,中国也没法对苏联开战了,并且苏联会更强大,对中国的威胁就更大,北方领土一直都无法收复了。想到这里,张学良忍不住苦笑,自己这支蝴蝶拼命地扇翅膀,竭尽全力地改变历史、改变世界,虽然到目前为止确实把历史和世界改变得对中国有利了,但却让中国以后的道路一片扑朔迷离,就连“高瞻远瞩”的张学良本人都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什么地方了。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让张学良陷入了空前的举棋不定中,让他一直纠结到第二年都没纠结出一个结果来。足足纠结到1936年夏季,冯庸才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勉强让张学良“冲冲喜”。
1936年5月,美国波音公司给北华军制造B-17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开始交货,第一批40架于五月初由美国货船伪装成普通货物送到了旅顺港。张学良、杨宇霆、于学忠、冯庸、黄光锐、陈绍宽、沈鸿烈等北华军的高层集体赶去观看。冯庸在好几个月前就在陆海军面前不停地吹嘘,声称北华空军的轰炸能力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沈鸿烈等海军方面当然不屑一顾,冯庸则声称“给海军在美国那里订制一艘航母要3000多万美元,还不如购买100架B-17”。张学良十分激动,陆军方面也比较关注,毕竟陆军作战肯定离不开空军的增援,海军则纯粹是看笑话的。沈鸿烈等海军高层纷纷想看冯庸吹嘘了好几个月的“超级轰炸机”究竟是什么样子。但真正看到B-17时,即便是嗤之以鼻的海军也都瞠目结舌,因为B-17实在太大了,无愧于“空中堡垒”的绰号。这款轰炸机非常优秀,升限达到10700米,甚至比战斗机还高,航程3000公里,最大时速480公里,载弹量达到8吨。当北华空军飞行员驾驶一架B-17试飞并进行试验轰炸投弹时,足足有一个小镇的目标区域被一架B-17给炸成了火海,顿时看得空军得意洋洋,陆军喜笑颜开,海军羡慕嫉妒恨。张学良在高兴的同时,心里其实更加忧虑了:美国的国力这么强大,中国要是和美国开战,那成千上万架B-17甚至比B-17更狠的B-29出现在中国领土上空进行狂轰滥炸,会造成多大损失?搞不好中国还会被美国扔上几颗原子弹,自己就彻底成为中国的千古罪人了。
根据北华和美国的协议,北华军订购的280架B-17会分7批交付,年底前全部交付。
在陆海军面前狠狠扬眉吐气、耀武扬威一番后的冯庸还告诉了张学良一个好消息:公主岭飞机工厂已经正式开始量产Bf-190战斗机了,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每个月可以生产30架,明年的产量可以翻一番。
张学良在喜忧参半的心情中勉强给冯庸一个鼓励的笑容,心里则暗想:妈的,美国人一年生产几万架飞机,中国撑死了也就一年几千架吧!这场战争怎么打?
5月5日,勉强可以称之为欧洲列强的意大利在付出了二十万人死伤的代价以及花费了整整七个月的时间并且把飞机大炮坦克毒气等各种现代化武器都用了个遍后,总算征服了埃塞俄比亚这个贫穷落后且拿着弓箭进行抵抗的非洲国家。虽说意大利政府大肆宣传这个“伟大胜利”,但观战的其他列强大国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派出军事观察员最多的德国,简直是大失所望。意大利虚弱不堪的国力和意军外强中干的战斗力在这场战斗里暴露无遗,希特勒为此叹息:“意大利人时至今日还是满口的蛀牙。”(意大利此时是第二次侵略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是1893年,结果意军被埃塞俄比亚的土著军队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德国的俾斯麦讥讽意大利说是“他们带着一副极好的胃口和满嘴的蛀牙去了非洲”。)
实际上,在获悉张学良并不很积极地想让中国和德国结盟后,希特勒曾在气馁下想过放弃中国(北华),但此时看到意大利的战斗力居然如此差劲,希特勒不得不回到原来的打算:宁可放弃意大利,也不能放弃中国。毕竟,北华军和意军的战斗力此时都已经在战争里高下立判了。
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而同一天,萧浩然则给张学良带来了他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