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和纳粹德国在各取所需中展开全方面合作时,武装军备自然是都渴望扩充军备的双方最感兴趣的重点,而在这其中,飞机、坦克、潜艇这三样更是重中之重。张学良跟希特勒一样,都对坦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早在东北易帜后,张学良就让杨宇霆在四平建立了东北第一座也是中国第一座坦克研制工厂,进行坦克和装甲车的研究,并随后在沈阳北部的虎石台镇设立了分工厂,中国的第一辆国产汽车便诞生在这里。奉系和德国在展开全方面的合作后,急于重建武装力量并想方设法要躲避美英法等国监视的德国纳粹当局把绝大部分的飞机、坦克、潜艇、枪械、火炮等研制机构以及德国本土超过60%的重工业、超过80%的军工业、超过50%的技术专家都迁移到了张学良的东北境内。这样的合作方式可谓是天衣无缝,一方面,德国可以在张学良的地盘里肆无忌惮地进行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从而躲避美英法等国的监视;其次,张学良的中国北方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使得这些工业发展活动和军备研究活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双方的军工业和重工业都放在了一起,这对奉德双方展开的合作也是极为便利的。数以万计的德国专家、数以千吨计的研究资料和设计图纸、数以万吨计的精密机器的到来,使得眼下张学良手里的各个兵工厂和各个军械研究机构无论是规模还是研究水平的先进程度,都是突飞猛进,堪称亚洲第一、全世界前三甲。
四平坦克工厂和虎石台镇坦克工厂里,三分之二的专家和工人都是金发碧眼的德国人,德国当局和奉系当局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使得坦克研制进度非常快。坦克工厂的总设计师是德国著名坦克研制专家费迪南德波希博士,副总工程师是中国著名火炮专家、穿甲弹专家、机械学家、曾担任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副总工程师的刘先志博士,整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才阵容十分庞大,汇聚了中德两国最顶级的军工专家。而坦克厂的厂长也不是别人,是既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职务同时也担任东北军装甲兵总监职务和东北讲武堂装甲兵学院院长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坦克兵工厂由德国克虏伯公司、亨舍尔公司、奔驰公司、保时捷公司、莱茵钢铁公司、MAN公司、东北重型机械公司、东北精密机械公司、东北金属公司等双方的十多家军火大亨企业加盟,因此不仅仅研制技术人员阵容庞大,而且生产能力也非常强大。
张学良和希特勒的这场全面大合作,是在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成为德国总理后展开的,但由于双方的武器研制基础、科研人员阵容、资源能源基础等多方面的条件都极其的强大(张学良的兵工厂本来就是亚洲第一的),因此在1933年夏季的时候,四平坦克工厂的中德专家们就正式设计和制造出了第一辆坦克。德方称之为1号坦克,这款坦克重6吨,成员2人,武器装备是2挺7.92毫米的德式MG-13式机枪,备弹2300发,装甲厚度8-15毫米,坦克引擎是100马力的德国克虏伯M305型柴油发动机,最大时速60公里,最大行程150公里。
从各方面的性能来看,1号坦克都是一款很优良的轻型坦克,德国军方对此表示很满意,但张学良和东北军方则对这个“小玩具”不感兴趣,因为东北军的主要假想敌是日军,而日军此时的主力坦克是3.5吨重的九二式坦克和13吨重的八九式坦克。德国1号坦克在战场上碰到日军的八九式坦克都毫无招架之力,东北陆军的高级将领不愿意自己装备的坦克连日军都不如。因此1号坦克虽然是很成功的轻型坦克,但只生产了10辆样品就停止继续生产,并且所有的样品都运到德国去了,东北陆军对1号坦克毫无兴趣,连一辆1号坦克也不想要。在张学良和东北陆军的强烈敦促下,四平坦克厂立刻在1933年秋季时紧锣密鼓地展开新坦克的研制。根据东北陆军的要求,新坦克分为两种,一种是步兵支援坦克,一种是具有摧毁敌军轻型坦克的战斗坦克,重量都要超过13.吨。根据这样的要求,四平坦克厂的中德专家们争分夺秒,在研制1号坦克的经验和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同一款但分为两种的坦克,德方称之为2号坦克,东北方面称之为“辽二十二年式坦克”(1933年是民国22年),这款坦克分为两种,德方和东北方面称之为A型/甲型和B型/乙型。辽二十二年式甲型坦克为步兵支援坦克,特点是速度慢、装甲厚、针对步兵的杀伤火力猛,坦克重15吨,成员4人,正面装甲厚度5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30毫米,武器为1门20毫米速射炮、1挺12.7毫米重机枪、1挺7.92毫米轻机枪,引擎功率120马力,最大时速40公里,最大行程160公里。辽二十二年式甲型坦克的战斗目的是给步兵提供火力,速度不需要很快,但装甲却很厚,可以防止敌方步兵的进攻,同时它所装备的速射炮、重机枪、轻机枪都是针对敌方步兵的;而辽二十二年式乙型坦克的战斗目的则是为了摧毁敌军的轻型坦克和工事火力点,因此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良好、攻坚火力猛,乙型坦克重18吨,成员4人,正面装甲厚度5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30毫米,武器为1门37毫米反坦克战防炮和1挺7.92毫米的自卫机枪,引擎功率200马力,最大时速70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东北军方和德国军方都对2号坦克/辽二十二年式坦克的性能十分满意,东北军方还特地取名为“东北狼式坦克”,东北狼式坦克分为狼甲型坦克/狼乙型坦克,简称狼甲坦克或狼乙坦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狼甲坦克和狼乙坦克的重量都超过了15吨,但仍然属于轻型坦克,东北方面把低于20吨的坦克都称之为轻型坦克,20吨至40吨之间为中型坦克,超过40吨的为重型坦克。(注:东北狼是一种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灰狼;真实历史上,纳粹德国研制坦克的工作是在1934年初开始的,在1934年3月份的时候,德国自制的坦克只有100辆不到,因此东北军和德国联合研制出坦克的时间与眼下这场东北战争是吻合的,也符合历史发展。)
隆隆的炮火声中,红光满面的刘先志博士兴致高昂地给第一辆正式驶下生产线的狼甲型坦克举行简单的庆祝仪式:“诸位,经过我们众多同僚和德国朋友们持续一年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努力,我们第一辆真正用于军队服役和参加实战的坦克终于诞生了!今天是民国二十三年的元旦,这也是我们给张少帅和国家的最好的元旦贺礼!我们中国人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坦克!我们中国也即将拥有自己的坦克部队!这是非常具有历史性的伟大时刻!我们...喂!你们能不能听我说几句?别抢啊!你们都会有坦克的!哎哟!”他愠怒恼火地喊道。
现场早已经乱成了一团。从东北讲武堂装甲兵学院赶来的装甲兵学员们哪里还有闲心听刘先志唠唠叨叨说废话,在看到第一辆狼甲坦克驶下产线后,众装甲兵学员们立刻都一窝蜂地抢了上去,把坦克围堵得水泄不通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坦克上爬,互相还破口大骂。
“你们都给老子下来!老子是参加过实战的装甲兵!老子最有资格开这辆坦克!你们这样乱折腾会把它弄坏的!”被挤出人群外的张翼气急败坏地跳起来,“老子参加过辽阳战役和旅顺战役!我有实战经验!把坦克给我!”张翼是讲武堂装甲兵学员,第一次东北战事的时候他奉命带着一批坦克先后前往辽阳战场和旅顺战场支援,战斗结束后,他回到讲武堂继续上课。获悉东北军第一辆自产坦克下线后,张翼认为驾驶这辆坦克非自己莫属,但他的同学们根本没理睬他。
“都给我滚蛋!我是少帅的弟弟!这辆坦克应该归我!”也被挤出人群的张学铭同样气急败坏。张学铭是张学良的胞弟,中原大战后他在张学良的劝说下报考了讲武堂装甲兵学院,他跟张翼想的是一样的,都认为第一辆坦克非自己莫属,但谁也没有理睬他。
“你是少帅的弟弟又怎么样?你是全班第二十名!老子可是全班第五名!你还是排队去吧!”已经爬进坦克驾驶舱里的熊虎哈哈大笑,同时喊道,“这门二十毫米的速射炮归我了!我还需要两个机枪手和一个驾驶员!谁要上!赶紧的!那个谁!给坦克加油!把子弹和炮弹也拿来!哎哟!谁他妈的踩我脑袋了!”熊虎是东北公安部长兼沈阳公安局长熊正平的儿子,两年前和平广场事件爆发时,熊虎就是参加游行示威的东北大学生之一,被父亲一激之下他脱了校服直接报考了讲武堂,此时获悉第一辆坦克下线了,他立刻就抢了上去。
踩着熊虎脑袋爬进坦克里的刘峰岭嚷嚷道:“这挺重机枪归我了!我兄长刚刚为国战死了!我要给他报仇!”
“那轻机枪归我!别跟我抢!刘峰岭,拉我一把!”又一个装甲兵学员连滚带爬地钻了进来,抢过剩下的那挺轻机枪。刘峰岭惊喜道:“崔名华!你怎么也来了?你不是撤退了吗?”
崔名华一边手忙脚乱地操控那挺轻机枪:“我父亲在大石桥阵亡了,我要给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