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是一位十分擅长防御守城的战术家,这场事关整个东北战争的岫岩守卫战成为他人生的又一个辉煌高峰。张学良给予了傅作义高度的信任和全力的支持,运送到岫岩的武器弹药使得守城的晋绥军五个师平均每个士兵拥有一千多发子弹、十多颗手榴弹,而在轻重机枪、冲锋枪、迫击炮、步兵炮的普及率上,岫岩守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地步,不但位居东北军各路部队之冠,甚至是进攻过来的日军的三倍之多,岫岩守军每个排就拥有一挺重机枪,每个连拥有三门以上的迫击炮或步兵炮,并且全军还拥有两个炮兵团、500多门大炮的直接驰援。另外,岫岩的地理形势也非常有利于守方。岫岩是一座山城,位于一片盆地,周围尽是丘陵山峦,全城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的四条穿山公路。傅作义被张学良任命为岫岩防御司令后,迅速调集部队,在扼守各个通往岫岩的山头高地上修建了星罗棋布的火力点碉堡,再加上晋绥军本来就善于防守,使得岫岩成了一座堪称“小旅顺”的坚不可摧的要塞。12月5日,日军第3军先头部队第5师团对岫岩发动了一场试探性的进攻,结果一场试探性进攻就让日军死伤了五千多人。傅作义很高明,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有的优势,当第5师团气势汹汹杀来时,他命令最前沿的阵地全部偃旗息鼓,放日军一个联队进入穿山公路,然后再猛然伏击,前沿阵地和城区守军前后夹击,外加炮兵团的炮火覆盖,使得第5师团的这个联队在一个小时内就灰飞烟灭。
晋绥军擅防守,因此善长土工作业。而岫岩是中国著名的产玉之乡,号称“中国玉都”,岫岩玉更是岫岩的特产。在修建工事、修建碉堡的过程中,水泥混凝土不够用的晋绥军官兵们纷纷就用岫岩玉修筑防线,倒也形成了战场上一幕奇特的画面:在用玉石修建成的堡垒里,晋绥军官兵们奋勇开火、浴血战斗。在给张学良发去的作战报告中,岫岩城防副司令、晋绥军干将商震自信地声称“除了日军的飞机,其他任何标着太阳旗的东西都不可能进入岫岩”。
12月7日,一架东北空军的运输机在十六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冒险飞入岫岩并迫降下来,飞机舱门打开后,晋绥军的老长官阎锡山容光焕发地走下飞机。重新见到老长官,岫岩的晋绥军将领们和官兵们无不喜出望外。阎锡山虽然中庸保守,但他驭人有方,使得晋绥军对他的忠诚程度非常高,历史上抗战八年期间,晋绥军几乎没有一个将领投敌叛国或背叛阎锡山,这是晋绥军非常难得可贵的一点。
“宜生、启予、诸位,你们辛苦啦!好好打!一定要狠狠地打击这些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侵略者!打出我们晋绥军的威风!给山西的父老乡亲争光添彩!”阎锡山神采奕奕地对对傅作义、商震等晋绥军将领们鼓励道。(傅作义字宜生,商震字启予)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阎长官的厚望和张少帅的重托的!”傅作义、商震等人肃然道。
“阎长官,您怎么亲自来了?这太冒险了!”第69师师长王靖国眼含热泪地道。
“职责所在啊!你们在最前线为国流血,我在后方怎么坐得安稳哪?”阎锡山显得很感慨万千地道,“你们追随我多年,现在你们为国家抗击外寇,打一场光荣的战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啊!看到我的晋绥军能够在抵御外侮、捍卫国家的正义战争里英勇作战,履行中国军人的职责,我高兴啊!”阎锡山说着,又对现场的将领很推心置腹地道,“最近,日本人在巧舌如簧地挑动我和张少帅、我们晋绥军和东北军的关系,我要求大家明眼清心,千万不能被日本人的花言巧语给蒙骗了!我们以前跟东北军打来打去,那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家的事,而日本,是整个中国的敌人!中国各派各系的军队在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件事上都是义不容辞!俗话说得好,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我们跟东北军以前有过节,但我们还是一家人,而日本人呢?日本人是什么东西?任凭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也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再说了,东北真的被日本人给占领了,那下一个是哪里?就是华北!就是山西!唇亡齿寒啊!你们给我听好了,你们可以打败仗,但绝不可以临阵脱逃,更加不可以投敌叛国!因为那是遗臭万年的行为呀!你们不能给山西的父老乡亲丢脸呀!还有,日本人说什么我被张少帅扣押囚禁了,那也是一派胡言!你们看看,我不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吗?你们地给我好好地干!别给山西父老丢脸!别给我丢脸!”阎锡山义正词严、浩气凛然。
“我们一定谨遵阎长官教诲!”晋绥军将领们无不感动慨然。
“宜生啊,你是我们晋绥军里最会打防御战的,当年的涿州战役,你就打得非常漂亮!可谓一战成名天下知!我希望你好好加油,把岫岩变成第二个涿州!”阎锡山又勉励他的这位心腹爱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傅作义笑道:“阎长官放心!岫岩不但会是第二个涿州,还会是第二个旅顺!其实说来惭愧,我虽然是靠着涿州战役而略有小名的,但涿州战役那也是胜不足喜、败不足忧的内战,攻守双方死伤的都是咱们自家中国人。但现在的岫岩,我们是在打击日本侵略者!打击异族异国的敌人!作义岂能不竭尽全力?况且,当年的涿州战役,我率领晋军守城,攻城的就是张少帅亲自领军的奉军,呵呵,少帅以前也和我对弈战场啊!但现在,他却对我这个昔日的对手委以重任并给与了我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支持!就冲着少帅的这个肚量,我傅作义也要肝脑涂地报答啊!”
“说得好!说得好!”阎锡山感同身受地道,“宜生,加油!”
“是!阎长官!”傅作义向阎锡山郑重敬礼。
值得肯定的是,阎锡山在战争期间对张学良坚定不移的忠诚,彻底帮助张学良稳定了晋绥军的军心,并亲自上战场给晋绥军鼓舞士气,极大地支持了张学良和东北军的这场战争。
由于大石桥战场过于危险,因此阎锡山在张学良的劝解下,没有去大石桥,而是以私人名义给大石桥的晋绥军指挥官孙楚发去电报,勉励孙楚“精忠报国、杀敌立功,为国争光,为山西父老添彩”。看到老长官的亲自来电,孙楚感激涕零,回复道“楚一定履行军人职责,不负阎长官厚望和山西父老养育之恩”。硝烟遮天的岫岩战场和大石桥战场上,晋绥军官兵们无不奋力血战,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杀。日军对晋绥军的攻心战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被晋绥军击毙的日军在岫岩战场和大石桥战场上堆积如山,并且在整个战争期间,晋绥军没有任何将领以及基层官兵投降日军,甚至都没有一支部队临阵脱逃。晋绥军忠诚果敢的精神超过东北军和西北军,让原本对晋绥军颇有防备之心的杨宇霆等人也肃然起敬。在阎锡山的安排下,以山西省主席姚以价为首,包括晋绥军文官元老南桂馨、赵戴文、张培梅、李成林、王嗣昌等人以及山西省的众多社会贤达、名流士绅纷纷组织山西省的前线慰问团赶到东北战场,代表山西民众慰问和鼓励前线晋绥军的山西子弟兵们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而来自山西省后方民众给前线晋绥军官兵们捐献送来经费物资更是铺天盖地、堆积如山,这都极大地鼓舞了晋绥军的士气,使得晋绥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了不亚于东北军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日本人试图煽动汉满民族矛盾的行为,张学良和东北各界也迅速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阎锡山乘坐飞机去岫岩的时候,一起同去的还有东北公安部副部长邓铁梅(满族)、赶到岫岩指挥炮兵部队的东北军炮兵副司令吴克仁(满族)、东北军总司令部派到岫岩督战的高级参谋李春润(满族)、前去岫岩表演慰问的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满族)等人,他们一方面是去履行职责、做出贡献,一方面是向当地满族百姓宣扬“汉满一家,同为华人”的民族团结思想;另外,第101师师长黄显声、第40师副师长佟麟阁、第109师第534团团长常恩多、第121师第581团团长唐聚五等众满族的东北军将领军官纷纷发表通电,驳斥日本人宣传的所谓“满洲是满族人的满洲”“大清国是满族人的祖国”等种种荒诞无稽说法,揭露日本人妄图挑拨汉满关系的阴险用意,呼吁广大满族百姓不要上日本人的当,认识到“汉族满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属于全体中国人,日本人是中华民族的敌人,既是汉族的敌人也是满族的敌人,汉族满族等所有中国的不同民族都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东北大学文学教授舒庆春、东北大学语言学院教授罗常培、东北政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傅泾波等众多满族的名流人士也都旗帜鲜明地表示“汉满一家,绝不因为日本人的挑拨而同室操戈、手足相残”。
12月9日,东北空军的轰炸机猛烈轰炸进攻岫岩的日军,遭到日军飞机的拦截,双方爆发激烈的空战。年纪十八岁的东北空军轰炸机飞行员阎海文因为座机被日机击中起火而跳伞逃生,被守军救起。暂时无法回沈阳的阎海文获悉日本人正在蛊惑煽动岫岩的满族居民反抗东北军,同样也是满族人的阎海文立刻自发地在岫岩组建一支宣传队,大力宣扬汉满一家思想,呼吁当地百姓不要上日本人的当。
日本人这场煞费苦心的“攻心战”基本毫无效果。岫岩民间团体的主要头目叫杨受天,也是满族人。张作霖时期,由于奉系当局为了战争开销而横征暴敛,设立了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岫岩的老百姓便在杨受天的率领下发起暴动,反抗当地县政府。县政府迫于百姓的浩大声势和民心所向,不得不取消了一些税目。眼下的岫岩战斗爆发后,杨受天再度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在当地组织了一万多青壮年,协同守军作战,帮助守军挖掘工事、搬运弹药粮食、救治伤员等,不少时候这些青壮年还上前线作战。岫岩居民90%是满族人,因此这些青壮年里十之八九也是都满族人。激烈的战斗里,数以千计的满族青年倒在战场上,为捍卫这个汉族满族共同的国家而付出了生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不少满清的遗老遗少都没有理睬日本人,反而上前线打击日军。岫岩县有一个何氏家族,全族男丁此时仍然还留着辫子,以表示对清朝的忠诚。族长何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获悉日军进攻岫岩后,何老先生当即雄纠纠气昂昂地来到守军的指挥部里,请求上战场杀敌。
接待何老先生的商震啼笑皆非,因为他看到这位老人家居然一身穿戴整齐的清朝深蓝色官服,鬓发雪白的头上还戴着一顶清朝的冬季暖帽管帽,活脱脱彷佛是张勋复辟般的场面。商震忍住笑:“老先生,您的爱国之心我是深表敬佩,但是...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