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龙头:东北(3)(1 / 2)

先谈谈城市建设方面。由日本政府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成立后,伪满当局和日本殖民当局详细地规划了东北大大小小共109个城市的建设,而这样的对东北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至今仍然没有第二次。吉林的省会长春被改名“新京”,定位伪满洲国的首都,这使得这座城市迅速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一个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新京”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和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巴黎、堪培拉)建造的城市,规划极佳、绿化极好。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拥有“城市山林”、“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时间在国际上声名鹊起;1934年,长春建成了全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长春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38年开始,伪满当局和日本殖民当局在长春规划了包括2条地铁线路、7条轻轨线路在内的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都采用地下管线,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长春的主干道路宽度达26米至60米,分为快车线和慢车线,伪满当局还成立了“满洲车辆研究委员会”来解决载重马车的问题。长春的排水道、瓦斯输气管、电信线缆都在专门规划的街道后巷小道里,而主干道两侧自由生长的树木也是长春的一大特点,使得长春后来成为“园林城市”。长春的下水道还采用了污水和雨水分流模式,下雨时,市区里的积水都会通过下水道进入市区公园里的人工湖,从而不会出现积水蔓延的情况。1940年的时候,长春的公园、运动场、苗圃的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人均31平方米的高水准。这都使得长春超越东京、南京、上海、哈尔滨,成为亚洲最发达、最现代化、最美丽的城市。1945年时,长春的市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2万,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甚至在抗战结束后,长春还一度成为许多学者讨论国民政府还都何处的首选。东北在张氏父子时期就以惊人的城市化进度超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伪满洲国时期更是势头如虹。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为11.5%,1942年更是增至23.8%,而1990年的中国城市化率只达到18.96%;2001年,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率仍位居全国第一,达到52.1%,而同年的中国城市化率为37%。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的高级建筑都采取了日式或西式风格,比如南满铁路奉天火车站,就采用了美轮美奂的日本明治维新时“辰野”式风格,南满铁路长春火车站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哈尔滨在张氏父子的传承和日本人的继承下,在伪满洲国时期发展成了一座“露天博物馆”式的美丽城市,从拜占庭式建筑到巴洛克式建筑,再到日本人在伪满洲国时期发起的“新艺术运动”,全城建筑多彩多姿、风韵十足,世界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城内遍地开花。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曾说“哈尔滨城内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数量之多、风格之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只可惜这些建筑在建国后大多数被拆毁。

农业方面,根据伪满洲国的调查报告(1936年数据),伪满洲国的可耕地面积为4000万顷,其中已经进行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为2500万顷;伪满洲国的森林总面积为1.7亿顷。伪满洲国年产大豆250万吨、小麦200万吨、水稻70万吨、小米100万吨、高粱800万吨、玉米500万吨、杂粮豆类(大豆除外)60万吨、棉花30万吨、烟草16万吨;“全国”存栏牲畜包括马400万匹、牛300万头、羊3000万只、猪4000万头;伪满洲国年产粮食2000万吨,“全国”每年食用粮食需要750万吨,种籽粮需要40万吨,因此东北的农业解决东北居民的口粮完全不是问题,还能大量出口并提供给日本和朝鲜。伪满洲国的大豆出口量占当时的世界第一位,使得长春在国际上被称为“豆城”。日本人还从日本北海道向东北引进了耐寒水稻良种,也就是现在口感优良的东北大米。不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物资开始匮乏紧张,对伪满洲国也实行了配给制,日本人吃大米,朝鲜人吃小米,东北人吃高粱米,如果发现东北人吃小米或大米,立刻以“经济犯”的罪名抓起来。

而金融方面,在1932年的时候,包括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瑞士银行、巴莱克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在内的24家外国金融企业就先后在东北设立分支机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科学教育方面,日本人除了在东北大力建成奉天医科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大同学院、建国大学、新京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外,还建立了旅顺博物馆、满洲资源馆、满洲国国力中央博物馆、满洲国协和会科学技术联合部会、满洲国调查机关会、满洲发明协会、日满农政研究会、满洲铁道研究会等科研机构和科普机构。伪满洲国的教育体系和日本接轨,教学质量很高,韩国的前总统朴正熙就是毕业于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后来领导了韩国经济腾飞的“汉江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是全国文盲率最低的地区,同时也是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地区。另外,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来到东北的医生非常多,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医疗事业的建设,能做外科手术的医院已经普及到普通县城,并且这些日本医生也很有医德,对东北人和日本人都做到一视同仁。伪满洲国的专利制度和日本也是接轨的,满洲国大陆科学院曾获得满洲专利394项。1949年后,满洲国大陆科学院成为了新中国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后为了加强教育,全面采取“学校免费提供学生食宿”的政策,并且把这个政策也带进了伪满洲国。在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共拥有1.2万多座小学、200多座中学、140多座高等学府和一些单独的科研机构和军官学校,另外还有1600多座私立学校、150多座宗教学校,整个伪满洲国累计共拥有专业老师2.5万多名和大学生60多万。

伪满洲国还是宗教非常自由的“国家”。境内宗教种类之多,几乎涵盖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宗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日传佛教、道教、日本神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在这里得到了自由发展,并且几乎没有发生宗教迫害或宗教之间互相争斗的事情;而伪满洲国也是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地区,东北人、日本人、朝鲜人、俄国人、犹太人、欧洲人等等,基本都在这里能和平相处,还能互相混血通婚。

日本人还很下力气地整顿了东北的治安,严厉打击了东北境内的土匪,一来是稳定社会,为日本长期统治这里做准备,二来是收买人心。九一八后的三年内,东北境内就没有匪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