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评价泰州学派,“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王艮,王栋,王襞,徐樾,颜钧,李贽,汤显祖,徐光启等人。
徐光启当时还在,李贽,汤显祖等人也去世不久,虽然当时的主流学派对泰州学派进行批判,但泰州学派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
1、从“养生责身“到“安身立本“。
2、从“道无所不在“到“百姓日用即道“。
3、从自然人性到顺情从欲。
4、从“赤子愚人“到“童心真人“。
5、从至道不言到书扫古训。
6、从乐民无君到各遂其性。
崇祯组织的学者,都是平民学者或持平民观念的学者,对“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易接受,对“道无所不在”,“养生责身”,“安身立本”等思想也能接收。
坚守为人标准,人人都不失为人之道,“百姓日用即道”就是“安身立命”。
泰州学派的思想在特区中的众人中,特别是以前读经不多的普通人中很有市场,当时特区观念的中心内容就是众人共同生产,众人都活下去。
上官寒明也组织力量确立普通人的为人之道的基础原则,其内容就是新版的约法三章的平民式的解释。
不偷盗,不伤人杀人,是对后金和国内土匪的否定,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尊重人也是当时所有人都需要且能做到的事。
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希望自己有价值。一个农民拚命种田,就是为了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一个农民的价值就是养活儿女,有的人甚至愿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女的生存。
崇祯在当时宣传泰州学派的思想,并不怕有人批判,也不怕有争议,在社会中有适当的的争议也不是坏事,有争论,才能有发展。
如果象某些封建官僚样,容不下任何意见或批评,一味的权势压人,那表示的并不是官员占有理,而是官员弱小到听不进任何意见,处于神经过敏状态。
崇祯就是要在原先由士族支持的平静的儒教观念中投进一颗石头,让其产生涟漪,激起当时人产生新的思考。
圣人难为,士族对圣人的标准也只是说说。君子标准较高,士族也难以做到。普通的为人之道则较现实,人人都能做到。
当时社会就是缺乏人人都能做到的为人标准,普通人被视为贱民不配拥有为人标准,士族,特别是东林党人和复社人,总是以君子自居,动不动就对人进行道德绑架,而实质自己都做不到君子标准。
只有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为人,不侵犯别人,社会才容易建立真正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