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中国被杀,到了南洋还是被杀,是崇祯心理不愿接受的事,所以崇祯决定,在有力量时,大明的军事力量应进入南洋某个地方,表示大明的武力存在,大明不介意个别的华人被杀被屠,但不能接受大规模的争对华人的屠杀事件,一旦出现华人大规模被屠杀事件,那就表示与大明发生了战争,那个地方就是大明军事力量介入的地方。
大明当时虽然已经占有了占城,但占城与南洋诸国较远联系不紧密,有个地处南洋,与南洋诸国联系紧密的地方更好。
现在渤泥国求援,正是大明进入南洋的好机会,杨普果断的抓住机会,出兵渤泥国。
杨普在占城国的事务告一段落,认为离开一段时间也不要紧,就带一个海防旅,一个陆战团,大部分舰艇到了渤泥国,了解具体情况后,执行了维和任务。
渤泥国当地人的武器还比较原始,后金兵还有较好的铠甲,南洋人铠甲防护都没有什么,训练也远不如后金兵。渤泥国的各派武装自然在大明军的子弹和炮火前土崩瓦解,大明军队迅速平定的各派武装。
杨普大军战果的迅速,也没有赶上时局变化的迅速,在基本平定渤泥国时又收到安南国南方政权的阮氏进攻占城的消息,只得留一个防卫旅守卫渤泥国的和平,其余力量返回占城。
杨普回到占城后,见占城的守卫旅大部分已调到与阮氏的边界,占城与阮氏之间的防线暂时没有崩溃的可能,于是从海上对阮氏发动攻击。
参加海上攻打阮氏的还有何志豪带来的一个旅。阮氏攻打占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广东广西,何志豪收到消息后,起紧带一旅新军和广东水师增缓,后遇到杨普舰队后,一此行动。
阮氏只是海边一个长条形地区,纵深只有几十里,海军陆战队和援军几天就占领了都城和一些关口,并切断了阮氏前线的在南部的大军的供给,其后与占城守军和何志豪的援军一此迅速平定了阮氏政权,占领了阮氏全境。
安南地区的事变传到北京时,崇祯立即肯定了南方新军的处理方式。在战时,边防将帅利用手中的军力抓住机会处理突发的事变是可以的。
随后,崇祯对安南地区的事务做出了布置,令何志豪留在安南南部镇守治理,杨普尽量给以支援。
安南南部的阮氏,占城,吴哥剩余部分合并为一个地区,由何志豪镇守和管理。为了便于管理,将安南之名倒过来,命名为南安地区。南安地区拥有阮氏,占城,柬埔寨多个地区。
何志豪原先管理的两广地区,广东由徐得水兼管,广西由云南的夏东就兼管。
组建南洋舰队,由张名振指挥,进驻渤泥国与守军一此维持当地的治安。
抽调对民族事务有经验的人员南下到渤泥国和安南地区,帮助其搞好当地建设。
安南地区的郑氏也高度观注南部的事务,在阮氏调兵南行之时,郑氏也调兵对莫氏还拥有的高平地区进行最后攻击,原先想平定了莫氏后,再南下灭阮氏,但刚灭了莫氏后阮氏就亡了,现郑氏也静下来等机会。
面对郑氏的动作,崇祯调夏东就到云南和广西与安南的边境练兵,同时派人与郑氏联系,争取谈判解决交趾地区的问题,希望郑氏还认原先莫氏归顺大明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