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兵攻打鸭绿江,没有精力顾及热河省地区的明军,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攻打辽南或盖州城上,也忽视了热河省或热河省以西的明军。
热河省发展一段时间,后金没有来攻的条件下,明军前进了一步。由于田见秀的那三卫是已经建好了的城,所以在稳定了一段时间后,田见秀留下部分军队守城外,奉命带着主力和民工队到了大凌河的上游,长岭和利州附近建新的卫城。
何可岗在蓟州单独发展了一段时间后,也拥有了一个营的新军和几千骑兵,也要求到前线。蓟州防务由常延年兼管,何可岗也就到了营州右屯卫的旧址,即利州下一段的大凌河的边上建新的卫城。
何可岗所建的新城同样叫营州卫,这样大宁卫、营州卫、宁远城三地连成一线,大宁卫有重兵,宁远也有重兵,中间营州随时可得到两边的策应。此时长城成为了后方了。
南海省建立后,杨普主管南海省,广东省的海防地位有所下降。崇祯决定调陈胜利出来,其广东海防事务由珠江提督徐得水兼管。
抽调出来的陈胜利主管北海省事务和黑龙江提督的有关事务。肖定民专心管理黑龙江省和江北省。
对于江北省,一个团的兵力保卫民工队逐渐向北发展。具体来说,是一个营沿海边向北修路和探险,一个营沿当地人习惯行走的陆路向北修路,主要是把当地人行走的路连接起来,加宽并向北延伸,剩下的一个营是保护修桥,修港口,修城保的力量。民工队也分为多股,修路、修桥、修港口、修城堡,一直向北延伸发展。
在黑龙江省,原先有一个团的兵力,一个营在守哨卡,一个营在三江平原,一个营沿松花江方向探险。
沿松花江的探险营探险营到了原刺鲁卫(后来的哈尔滨)旧址上时停下了一段时间,决定在那里建卫城。因后金向北抓人的军队多次从此处经过,此处即是松花江边,又是当地陆路的主道,是一个十字要道,进入三江平原也需要经过此处,是阻挡金兵北上专抓野女真人扩充自己旗兵的要地。
一段时间后,东江镇江的大队人员都到达了三江平原,留守哨卡营也大部分到达三江平原,留守哨卡营转为三江平原守卫营,而原在三江平原的营转为探险营。
新军在剌鲁卫建卫城,东江镇也在弗提卫等地建卫城。由于新军的参军条件较严格,当时人少,东江镇江调了一批人员和中下级军官到剌鲁卫。
在崇祯四年时,毛文龙在三江平原的局势稳定后,分派了部分人员到鲁剌卫。派到鲁剌卫的东江镇的人员是孔有德,耿尽忠,尚可喜带五千东江镇的精锐和五千民工。
在建卫城期,几队东江镇的军队,即一起保护卫城,建设卫城,也接受新军的训练方式训练。鲁剌卫也仿照新军的方法,一边办短训班培训军官,一边训练兵员用火器和有关新武器的运用。
陈胜利到达北海省后,肖定民把北海省的有关事务交给陈胜利,自己也离开了奴尔干都城,转到鲁剌卫,建立以黑龙江省为主,以江北省为辅的战略局势。
肖定民到达鲁剌卫后,做好了扩军准备。
黑龙江省的兵力扩军的条件比江北省的条件好,汉人和接受农业文明的其他族的人较多,兵员较多,扩军有条件。
江北省大都是渔猎民族,想参加大明新军的人也不多,江北省那个团要发展需要慢慢来。在冬季休息之前,吸收了部分愿意加入的当地人和部分民工队的人,还是搭起了三个团的架子,利用冬季时节,在室内学习训练。
肖定民来鲁剌卫时多带来了一个营,就是原先的类似于师部的独立营,这样,黑龙江省有四个从北京地区调来的主战基本营,还拥有旅部一些炮兵和其它部队。
黑龙江省的新军做好扩军的同时,通知向嫩江平原探险的那个营做好过冬的准备,并做好发展成为一个团的计划。
三江平原那个营也吸收东江镇江和民工人员,扩建成为一个团,三个主战营的计划。三江平原除了一个新军团,还有许多老式东江镇旧军。
肖定民在鲁剌卫准备扩展为三个主力团和一些特种部队。以原先二个营的六个连为基础,每二个老连,再加进东江镇的一些人,扩编为一个团。
孔有德,耿尽忠,尚可喜也编入了新军。孔有德在一团任营长,耿尽忠在二团,尚可喜在三团,耿和尚各任副营长。
毛文龙主要在三江原平建立军政府管理军事民政,由总兵毛文龙统管,皇帝系统一些人员协助。在皇帝体系的人员协助下,经过大半年的发展,也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