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鸭绿江之战进行正激烈之时,朝鲜发生了一起未遂政变。
在崇祯四年初,光海君政变成功之时,光海君诚心与明军合作,光海君需要明军抵抗金兵。
几个月后,发现社会上宣传的是朝鲜人和中国人的一体性和血缘的近亲性,文化的相同性,讲的是朝鲜人和天下人的生存或幸福,李家王朝没人讲了,朝鲜贵族的高贵性也几乎被遗亡了。
其后光海君暗中组织朝鲜贵族,欲夺回李家王朝。历史上,光海君是个有点做为的人,现在,尽管眼睛瞎了,还是想拚命一搏。
在任晨事变之时,也就是日本的丰臣秀节进攻朝鲜的事变中,当时的国王宣逃到中国内陆,做为世子的光海君敢留在朝鲜抵抗日军,后来被废也是因为太强势。
光海君没有看清在崇祯五年当时形势下,谁也不可能维持旧体制和旧法统,必须进入某一大国的势力范围内。中国从血缘上和文化上都是朝鲜最亲近的,朝鲜进入中华大家庭是最佳选择。
光海君的密谋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被情报人员探知,朝鲜驻军做好的预防措施。在朝鲜驻军进攻沈阳最紧张之时光海君想专住时机,就加紧准备发动政变的事件,在鸭绿江战事最紧张时,一些贵族在一地下点集会之时就被驻军抓个正着。
朝鲜的原军队都已经打散编入了新军,有的变成了地方工作人员,朝鲜贵族可动用的只是一些训练不精的家丁,训练不精的家丁与拥有火器的精锐驻军相比,远不是对手。
还在发现朝鲜贵族有异动的描头之时,新军就加强了争对朝鲜贵族的情报工作,从沈阳回来后,特种兵也没有撤走,即使是战争最紧张之时,人员调度最繁忙之事,驻军也十分关注朝鲜贵族的动态。
朝鲜也和中国大陆一样,士族当道,民众困苦,大陆的农民还是会得到贵族或官员的表面尊重,可以参加科举,朝鲜则鄙视广大农民,自由农民也被称为田奴。在大陆崇祯都一直在挂念着怎样才能打击士族或削弱士族,现在朝鲜许多士族聚集在一起造反,正好实施打击。福王造反都打击,朝鲜李氏发动政变能不打击吗?
粉碎政变后,光海君再次回到江华岛,贵族们则流放到琉球的一小岛。对外宣称是贵族们造光海君的反,光海君因老年和对贵们的失望而和琉球王样奉还版籍,朝鲜废潘置省,同样命名为朝鲜省。
朝鲜事变平定后,陈奇瑜照计划调到北京,原在琉球的宋献策接替陈奇瑜,管理朝鲜省的民政事务。
朝鲜原先虽然与中原相近,但没有并入中原的版图,或只是北方曾经是中原政权的属地。现在由于后金的屠杀,事务发展到中原政权必须扩散到了朝鲜全境的地步。
朝鲜的普通人在意的是生存状况和生活习惯,在习惯不需要改变,生存得更好的条件下,也没有人再去还念李家王朝。朝鲜人也和中原人样,在乎的是土地和生产。
朝鲜在崇祯三年后金入侵时,后金杀了大量的朝鲜贵族,或许多贵族也当人口抓到了后金,后金杀或抓朝鲜贵族并不是恨贵族,而是贵族有一点粮食,朝鲜贵族自然不会同意由后金兵随意取拿,而进行干涉,后金兵从来没有把其他族人当人看,自然运用其习惯,无情的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