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袁崇焕是在自己区内,又急于来守卫北京,直奔而来,比金兵先到北京城,金兵由于是在敌方区域内,行军谨慎而后于袁崇焕到达北京。朱弘叫袁崇焕到广渠门,因为广渠门很可能会受到攻击,也因为广渠门可能会有受到攻击而布置了一些远程的红夷大炮。
一年多时间里,大明也造了许多大炮,许多大炮都放在北京城上,此批大炮有三五里的射程,虽然没有达到荷兰人的十二里的射程,也没造出明朝先前书中说的八里射程的炮,但有三五里的射程的炮也能一战。
袁崇焕当年以宁远了小城少量的炮火就能击退后金主力,现在更险要的北京城,更多的兵,更多的炮,一定能守住北京,且后金兵攻城还并不专业,或没有带攻城的器械。
袁崇换到后,京城京营提供伙食招待了关宁军,并进行了战时配合的有关问题的联络。说可以重演宁远之战的战例,后金兵如果来攻,放少量金兵进城前后,就会对远程的金兵进行炮火攻击。骑兵战区在二里之内,三里之外会受到炮火攻击。
袁提出想进城休息,朱弘在心里上对入城休息也无所谓,但在当时形式下,还是坚持说,京城守卫军力与京城外做战军力是两个系统的军队,城外军队不得入城,但少量伤兵可入城医治。
赵率教在金兵主力离开了蓟州后,带着四千精锐骑兵加入北线的打击金兵抢劫队的行例。
田见秀在昌平打败金兵后,留下旧军和重炮军守城,自己带着新军、轻炮和一千骑兵,以得胜之师的军队加入北线打击金兵的抢劫队。田见秀军即可分散歼敌,又可集中与敌人战斗,灵活作战。
后来崇祯发现北线本应有更好的战果的,由于各自为战而失去了许多机会,特派出茅元仪,协调和统一指挥北线。
金兵发现有明军伏击之后,就改变战术,采用骑兵与步兵配合,几千人成一队,分散的抢劫队再也不走远,让明军只能在周围监视,但不好下手。
明军也集中兵力打大一点的战役,满桂也将自己的一万骑兵集中,打击金兵,这样战越打越大,打成了胶着状态。好在田见秀还清清醒,在满桂受了点伤之后,劝满桂去打那些单独行动的少量后金兵,自己退守县城,拖住金兵大队。
在袁崇焕和金兵来到北京不久,满桂因难找金兵的抢劫队而来到北京杀敌,满桂被按排在得胜门前,也和袁崇焕军样城前两里(即一千米)之内是骑兵交战区。
卢象升天象军中,训练了一批拥有对战骑兵能力的步兵。象白杆兵又不完全象白杆兵,就是通过研发部门研究,模仿商秧时的秦军和历史上步对骑战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战法,就是用大盾牌和长马槊作战,大盾牌在人伏地时可将整个人盖住,马从上面过也伤不到人,盾牌里的人却能用长马槊砍马脚。同时也训练一伍人攻击一人的战术。
卢象升的兵虽然没有训练成熟,但敌人到了门前,也必须出战。由于满挂兵少一点,只有一万,天象军那三千对战骑兵的步兵也出战得胜门,其他步兵在城墙上。
满桂和袁崇焕,以及敌方的皇太极都是宁远老将,熟悉宁远的打法,炮火阻碍后面的敌军,敌军能冲过炮火的只是少数,少数冲过炮火的骑兵要面对对方的全部骑兵。骑兵对战总是能造成以多对少,就是满桂近一万的骑兵出能出现以多对少的战局。打了一阵后,皇太极也发现又是与宁远之战类似,忍痛的下令退兵。皇太极换了几个城门攻击,如左安门等门,明军也转到新的被进攻的城门防守,也是城上炮火加城门前骑步军防守。一段时间后,皇太极总退兵,再想办法破城。
要破去城墙火炮的办法也不是那容易想出来的,皇太极不但不能实现打进皇城的愿望,就是打进外城抢劫一翻的愿望也实现不了,多尔滚打不下昌平,皇太极也打不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