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续说:“如果从另一面分析问题,应怎样认识魏忠贤或东林党?魏忠贤为什么能掌权?”
黄:“可能还是因为天启帝的任用。”
朱:“那天启帝为什么要任用魏忠贤?”
黄:“这就一时那以想清其中原因。”
朱:“我们还是从泰昌先帝讲起,泰昌帝废除了东林党或士族争取多年的矿税、榷税,革去士族认为的弊政,任用士族认为的贤臣,可谓尽力满足士族或东林党的心愿,但泰昌帝唯一所求之事,东林党众臣却毫不理会。
泰昌帝所求之事是封李选侍为贵妃,众人都知道西李的李选侍比东李温和得多,所以朕和天启帝都转到西李抚养。朕的嫡母郭氏不在了,天启帝的生母王氏不在了,朕的生母刘氏不在了,封个养母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必竞李选侍养育了我们兄弟多年。
关于封李选侍为贵妃之事,从不好的方面理解,是泰昌帝好色,受制于女人,从正常面理解,皇帝也是人,也对女人有感情,自己将死之时封个活着的女人,也是心之所想。当时的东林党众臣为什么就死不相从。
东林党众臣当时也许认为李选侍是毒妇,会乱朝纲,难道东林党众人真的对宫内一点情况都不知,李选侍有没有自己的势力一点都不知,明朝的后宫女人,除了洪武朝的马皇后在后宫对皇帝就朝政发过言外还有谁干涉过朝政。东林党真的强大得任何百分之一的危机也要消去,还是弱小得对一个后宫女人也当成大敌来对待。
东林党的做为不但永远伤了泰昌帝的心,也给已经懂点事,又还没有成熟的天启帝留下无情的恐怖应象。大明那朝那代都有太后,何况李选侍只是封个贵妃,东林党阻止了李选侍的封号,却造成客氏没有人制,客氏的权力更大。
泰昌帝在位只一月,天启帝还没有继位之时东林党就制造了‘移宫案’,将养母李选侍无情的赶走,天启朝后,后宫无太后或准太后。正处在青春断奶期或还没有到断奶期的年青天启帝更加依赖自己的乳母客氏,或基本上接受了自己宫中的倍搬自己长大的李进忠(即魏忠贤的早期)。
天启继位后,东林党掘取了权力,如果东林党能办事,有做为则其执政党的地位就稳固了,问题是东林党即不能评抑内部的意见,也与其它党派争斗激烈,朝纲不振,皇帝最关心的问题无人管。那皇帝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黄:“皇位的稳固,国祚的延续,江山的稳定。”
朱:“天启初年,天下形势已到了十会严重的时期,内有西南的叛乱,外有后金兴起后的扰边,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挽救的地步,可掌权的东林党什么都不干,也心安理得,救灾,没钱无法救,后金边患,无钱无粮,无兵可守边。问题是管理一个国家或天下的东林党人只关心自己党成员能得多少金银钱财可以让其家族收藏起来,不但不搞活天下经济,收集钱财挽救天下时局,反而不允许皇帝收取钱财,还是想计算皇帝内库银(皇帝家族的生活费)来用于天下事务。对当时的事务在这种条件下,天启帝会作何种选择?”
黄:“也许会放弃东林党,另寻别的力量。”
朱:“事实就是这样。本来天启帝是客氏奶大或养大的,感情上接受了客氏,继位时东林党的无情,让天启帝心理寻求安全感,需要一个更大一点的人或心里已经成熟的人在身边,客氏就成为了天启帝心理上的需要。没有人管理的后宫中,天启帝的乳母客氏,在天启帝继位后,其权力就大了。客氏聪明之处是许多事自己不想自己亲自动手,而让人充当打手。客氏需要打手的时候,魏忠贤出现了。魏忠贤原名叫李进忠,魏忠贤是天启帝赐的名。魏忠贤为客氏办事后体现出其才能或能力,宫中的事办得还可以。到天启二、三年,正在寻找东林党之外的力量的天启帝发现魏忠贤还有点能力,就希望其宫外的事也管,于是魏忠贤也成了朝局的一党,参加了党争。天启帝认魏忠贤是有点缺点的人,但是能做事的人,天启帝认为魏忠贤的缺点是贪财爱钱,但可以容忍,那些不干事的东林党人则不可容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天启帝对朝局的党争会何种态度?”
黄:“肯定不会支持东林党,或者会支持魏忠贤”。
朱:“问题是东林党确实是阻止皇家收税钱,魏忠贤确实是聚集了一点钱财以缓解当时的危机。魏忠贤参加党争后,党争加剧,先前只是迫人致仕,魏忠贤参加党争后,则加深到害人生命的程度,为什么会出现害命的程度则很复杂。
东林党说,魏忠贤人品极坏,魏忠贤应对当时的事务负完全责任。有人说,是东林党先起用江湖术士汪文年,用非正常的手段击败了哲党、齐党、楚党的多党联盟,先破坏了士大夫的党争底线,魏忠贤才用更无底线的方法击败了东林党。”
朕认为:“底线不能轻易突破,党争的底线不仅是维持士大夫的形象,不能迫人致死,而是必须为天下安危着想,考虑天下万民的生存问题,不能只考虑自己党内成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