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二个派入户部人员的调查,结合原先的情报终于明白了胥吏的一点情况。
大明的贪污可以说主要分为四大类,文官之贪,武将之贪,太监之贪,胥吏之贪。武将单列便于整顿武将,且武将有战争胜负或战斗力这个检验因素,贪者无战斗力。太监文化的整顿也能减少太监的贪污,且太监制度不久就要废除。现在的重点是文官的贪污和胥吏的贪污。
由科举考起功名者是官,在官之外还需要许多办事人员,也就是由官聘请任用的人为吏,也称为胥吏。胥吏的特征是官之外的吏,明朝的官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员,胥吏则没有限制,是一些由官员聘请的办事人员。
吏多般世代相承,固定某些家族。
北京的胥吏,特别是六部的胥吏有严格的规则,多般按地域组成帮派体系,如北京帮,浙江帮等。在胥吏群体中,只有帮派的原则或利益,没有单个胥吏的利益,所有进入胥吏的人都必须服从胥吏帮派的原则。
冒领空饷是武官较普遍的个人行为,鲸吞国家钱粮则是官僚体系的集体行为,鲸吞钱财后必须做假账,但国家的账目必须经过审查,国家也人力和财力有限,国家账目审查,也只是例行程序,户部是审查国家账目的机构。
户部查账,主要是官员组织户部胥吏查,官员不亲自参与查账。户部胥吏,名义上受户部官员指挥,实际上必须按各自帮派的原则办事,否则,就会成为整个胥吏帮派、甚至是整个胥吏的敌人。
大明历史上,任何胥吏也没有力量与整个胥吏队伍抗衡,胥吏队伍的原则就是必须尊守的原则。胥吏的原则就是接受官僚体制的部分钱财,帮官僚体系的账目审查通过,甚至帮官僚系统做假账以便于通过审查或让人难以查出问题。
外人很难进入胥吏的体制,进入了胥吏体制的人也无力抗衡胥吏团体,想抗衡胥吏团体的人也难以掌握那胥吏做假的把柄,因为胥吏的账目问题很复杂,在上级胥吏设置障碍下,更是难以抓到问题的证据。
经过信王府的数学学习,掌握了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计算,关心经济问题,又学过了复式计账原理的学员则对查出假账的问题也不难。学习班学员张应祐和秦彦深入户部,张某和秦某入户部后,也是按照原胥吏规则办事,对原先存在的问题还是能了解一些,二个月后,发现的许多问题,也锁定了问题的账簿。
其实高层胥吏太狡猾了,对任何新入的胥吏都不放心,二个新胥吏虽然表面按规则办,但还是没有走出老胥吏的目光,以现有特异情况出现后,胥吏采取了反击措施,胥吏的反击是失火烧毁账簿。在紧急情况下,朱弘也动禁军查封账簿,禁军虎口救下部分账簿。
账簿核查,问题百出,如京营按账簿中的钱粮,足够军营军士和家庭生存,可事实上许多家属都出现饿死现象。如京营训练的日期,粮食增加了,但那几天根本没有训练,粮食也只有维持生命的最低的要求量。还有一些军器马料之类的账目,存在许多令人怀疑的账目,一核查也问题百出。
朱弘为的是整顿户部,消除钱袋子的漏洞,稳定国家财政,自然是坚决查处。在众多的胥吏中,也有许多胥吏在国家权力的大势下动摇,在审查下交待了问题,有原先胥吏的交待,再核对账簿,许多问题都清楚了。
烧毁账簿,公然对抗审查的浙江帮几乎都清除出户部的胥吏队伍,重新执行太祖不得任用浙江人任胥吏的决定,其他帮派的人,投降者或交待者基本上留用,新增加部分新招考的人员或原信王府人员,甚至还有学习班人员补充户部。
户部胥吏大换血,在皇权和国家的威严下,新胥吏只能照章办事,放弃了弄虚作假。胥吏的行为超出了原胥吏帮派的控制,打破了胥吏帮派对胥吏的统治,在胥吏中开了一个良好的口子,并希望影响整个胥吏体制,为全国的胥吏整顿打下基础。
感谢書友凌等网友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