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军械制造不得不亲自巡视,朱弘带着曹化淳,洛养性和一些侍卫走在去军械制造的路上。
大明朝的军械制造主要有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军器局以及内府的兵仗局,这其中尤以军器局规模最大。
而朱弘要去的正是这虞衡清吏司的军器局子。
进入局子里面不久发现一人正对着一干小吏大声呵斥。
“说好的二十斤材料,东西!东西呢!!!”
言及此处,却见那人露出暴努的状态,一面又摇头体现无奈,而眼前的这一幕,却是恰好被朱弘一行人看在眼里。
“此人是?”
朱弘却是有些疑惑道。
眼前那人披头散发,朱弘并不识的,只不过那身松散的三梁青袍,上绣着白鹇,朱弘却是知道这是个五品的官,应该是这里的主事之人。
却说闻听朱弘这般问起,一旁的内臣却是道。
“陛下有所不知,此人名唤毕懋康,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只因前朝时得罪魏忠贤,被迫辞官,今圣上您登基,这才再次出仕,做了这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负责这军器局子的事物。”
闻听小内官所言,朱弘却是暗自有些惊讶。
“不曾想此处竟是遇到大明朝火器专家毕懋康!”
毕懋康,字孟侯,安徽歙人。
懋康雅负器局,扬历中外,与族兄懋良并有清誉,称“二毕”。
故而此人可谓是大明第一火器专家也不遑多让,最为关键是此时大明火器鼻祖级的人物赵士祯已然仙逝。
对于这一点朱弘是清楚的,为了大明火器研发,为了打造自己的一支火器大军,朱弘心中清楚的很,此人那绝对是珍宝级的人物!
“走,去瞧个明白!”
毕懋康对下属发气,其实有一半是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发气,因为造任何器械都困难重重。下属有所理解的一面,即使不子解也不敢顶撞,只得站在一旁不言语,任毕懋康骂好,骂到不想骂了,也就完事了。
然而今日却是有了个特例。
“毕大人,门外来人了。”
一个小吏毕恭毕敬道。
“一边去,叫么子叫,没见。”
然而这小吏话还未说完,却是换来毕懋康一阵山洪般的咆哮声,一时间却是吼的那小吏不知所措,却是有些茫然。
其实这小吏那也是知道毕懋康的脾气,只不过门外来的几人在他看来似有大来头,关键其中一人他认识,那是神机营的管枪内官,平日里到他们军器局来那都是极其嚣张跋扈的主,今日前来竟是对他身后一个模样俊秀的青年那是毕恭毕敬,小吏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得出些许端倪,故而这才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话说眼前的一幕被朱弘却是看在眼里,朱弘心中却是不无感慨道。
“能力有之者,就是任性,怎破,怎破。”
“陛下,是否让奴才前去。”
闻听曹化淳此说,朱弘却是摆了摆手,一脸和煦道。
“无妨,朕听闻能者,处事却是异于常人,想来这位毕大人定也是一位能者。”
言罢,朱弘却是径直上前而去,一声唱和。
“毕大人好生雅兴,贵客临门竟还不忘整顿吏治,只不过此番动作却非待客之道。”
朱弘这话却是说的有些讲究,一则,提前给毕懋康一个台阶下;二则,他听闻这毕懋康乃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可以说那是资历深厚,如今却是窝在这工部做了一个小小的从五品员外郎,可见此人却是不善于为人处世,故而朱弘却也是借机敲打,敲打一番。
却言一旁的毕懋康突闻此言,本来亦是欲要大发脾气一番,想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这个时候竟是敢犯他的禁忌。
可是这不瞧那还不觉得,一看,毕懋康却是吓了一跳,作为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官虽不大,但不代表他就不上朝啊,眼前这人他可是每日上朝那都是时常见到的。
“微臣不知陛下驾临,万有得罪,微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毕懋康已然跪倒在地,虽说毕懋康此人脾气有些怪,可是这并不代表这君臣之道他都不知道。
随后,朱弘一行进入屋内,安座了下来,并逐渐切入与毕懋康的交谈,说到关键处,毕懋康不得不诉起苦来了。
“陛下有所不知,臣所在的这工部虞衡清吏司军器局,除了戊字库、广积库外,这王恭厂却是另个一处仓库,而且还是最大的一处,本来局子这些年朝廷每年发放的经费已然是愈加的少,想来嘉靖年间已然只有一万三千两,到了万历年间就只剩七千两每年了,另外万历朝三大征,库存也用了不少,本来嘛,还能勉强维持,哪曾想王恭厂这一炸,却是将老底都快掏干净了。”
毕懋康却是不住的向朱弘倒着苦水。
听闻此言,朱弘亦是面色有些沉重,毕懋康的话很是清楚,局子里缺钱,没钱就得倒闭。
“又是一个要钱的!”
朱弘心中不觉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