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企业需要与原信王府的企业合并,按原先信王府的管理方式管理皇家企业。
皇家农庄公司管理皇庄,逐渐取代旧的太监管理皇庄,当然,皇家农场公司也有许多太监,只不过是参加过学习班的有新式观念的太监,又是成立了太监养老机构后的无后顾之忧的太监。新式太监只要不贪,就能与原先的太监不一样。
皇家农庄公司也成立了研究部门,分析研究对皇庄的政策,在新的管理队伍管理下,制定新政策。
不但皇庄和农业成立研究部门,矿山生产和丝织厂更要成立研究部门,农业生产和技术在大明都基本上成熟,原信王府的管理区域,即特区也有现成的经验,需要的是排除贪污和敲诈。矿山生产或丝织厂生产则在管理上还不成熟,技术上也很欠缺。
原先特区虽然也有矿山和纺织厂,但条件和规模都比不上皇家矿山和丝织厂,特区对厂矿的生产也在摸索中,所有连同特区厂矿一起成立研究部门则十分必要,在技术,管理上都需要不时的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公司任命皇庄具体管理人员,皇庄管理人员由太监和掌柜两方面人员组成,太监能用者则以太监为主要管事,太监能力欠缺者,则以掌柜为主管事,同时还派遣新军的人士入驻。
小安子安排朱复仁管理农庄总公司,在一些特区的有经验人员和一些有新观念的太监协助下,肯定能管好皇庄。管理思路又是在明确原先家庭生产的基础上,并进一步明确各家生产的具体田地和范围,没有去试验新方法,走稳妥的步子。
丝织厂和矿山生产则需要重点考虑,需要不断的探索,小安子也时常和田国泰,曾登华等人商谈,制定管理方法。众人讨论后也了解了基本情况。
丝织厂是中国当时的重要拳头产品,也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部门,与农田生产或农业有较大的区别。虽然特区也涉及的纺织和开矿生产,但规模和质量都比不上皇家企业。丝织厂的管理不象农业样基本上能移植特区的生产经验,丝织厂和矿山生产需要在原先基础上全面研究,许多问题都是新遇到的问题。
小安子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与一些掌柜相商,总结起一些方法,主要内容为:
总的来说,主要是成立专门研究部门,研究企业管理经验,总结生产技术和生产用器械改良技术等,还需要成立学校,建立短训班,培训生产技术和器械改良技术。丝织厂还需要考虑棉、麻、桑等的种植或收购。
在现有的生产部门分类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丝织部门的生产部门,让一些生产中突出的能手当小组长,带一小组生产,达到一定的生产量以后,每增加一份数量,加多少钱的劳务费,当然是在正常用料条件下,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小组长之上,也让懂行的人管理。
那拿着鞭子的监工,只知受赂或敲诈的管理者就通通换下来。能到厂矿工作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人,不需要鞭子。我们是文明之帮,奴尔哈赤就是用鞭子指挥军队,那是奴隶制下的原则。
因为涉及计件,所以增加质量检测部门和产品验收部门,必须按要求检测产品和按要求验收产品,这又涉及监督部门,这就形成了生产者,检测和验收者,监督者,最终的管理者的金字塔结构人员。
有关原料采购部门也要适当处理,即要懂行的人去采购,又要防止采购者与供货商有暗箱内容,就需要几组人,有变动的采购,又不能变动太多,影业务的熟悉程度,同时也需要监督部门监督,最后还需要管理者有办法处理相应事件。
研究部门就是研究有关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处时处理,有的厂内部门需要增设,有的需要缩减或取消,管理者能者,可以按管理者的意见办,管理者能力不足者,则需要部门提供较好的意见。
增加一些管理人员的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支出,但如果产品增加了就会弥补支出的增加,后世的经验也是证明,增加一些管理部门并不是增加支出,而是增加收益,问题就是设立的一些部门的合理性和承担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