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做为重点的科学常识,讲得很顺利,学生学的也很用心,就是数学也没有什么风波,就是李信和宋献策都很新奇的在学。
对大家有点了解的历史地理却成了热门课。
朱弘说,“我们生活的大地是一个很大很大球形体,叫做地球。”
学生就提问,“那在地球的下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吗?”
朱弘只得解说,“地球以地心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力场,所有在地球附近的物品都有吸引力,不可能飞走。由于地球特别大,人相对地球太小,人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都是感觉到在大地的表面上。就象一块大石头,表面粘上有那极小的,甚至是内眼难看到的微粒样。”
朱弘说到“我们的大地围绕着太阳做公转,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有自转。”
学生门又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太阳总是绕着我们的大地转”。
朱弘在历史课中讲到汉朝时,“匈奴在大汉的不断打击下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最后的北匈奴的在南匈奴和大汉的联合打击下,远走西域,北匈奴走的区域在汉通西域的北边,是缘着蒙古草原一直向西走,路上先收编了许多芬兰人,后又收编了许多哥特人,到达我们欧亚大陆的最西部,欧亚大陆的最西部当时是罗马帝国在统治,匈奴人与当时的欧洲强国罗马作战并曾经一度占领过罗马的都城罗马。罗马帝国此时已衰弱得没有什么战力,但先前的罗马人十分强大,在此之前的罗马人还灭掉了希腊人,希腊也是一个强国或文明古国,在匈奴人西移之路的南方。”
朱弘讲课还辅之于草图,虽然画的世界地图没有后世的标准,但也有世界地形的基本伦廓,后来朱弘发现明朝也有世界地图,明朝的世界地图可能参照了西洋来华人员的地理知识,甚至有西方地图为蓝本,明朝人画的世界地图,也有欧洲和美州,也与朱弘的世界草图差不多。
朱弘讲到了希腊,也就重点讲了希腊的历史,介绍希腊的特征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最后,朱弘又回到了西欧。
“在原罗马帝国的西部,一个叫做伊比利亚半岛的地方,几百年后,就是我们的唐朝时,被西亚兴起的强国阿拉伯帝国占领,欧州人用了几百年的时间驱逐了阿拉伯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全境,与非洲的阿拉伯人隔海相望,由于伊比利亚半岛是阿拉伯的边缘地带,阿拉伯再也没有再次占领伊比利亚半岛。
欧洲人重占伊比利亚半岛后,也尽了全力,也没有力量再战。在半岛上有许多诸侯国,那些诸侯国通过小规模的战争和联姻,不断兼并,最后兼并成两个大国,葡萄牙占半岛的四分之一,西班牙占半岛的四公之三。
葡萄牙虽然国小,但很发达,特别想要东方瓷器、香料、丝绸等东西。葡萄牙三面靠西班牙,一面靠海。葡萄牙也知不能对西班牙用兵,所以只能通过海上对远方的地方用兵。当时世界形式又发生了变化,阿拉伯帝国衰落了,雄霸西亚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人是突厥人中的一支,突厥人的一支到了土耳其后,吸收了当地人后形成的新种族。由于土耳其当时经常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意大利的诸候国威尼斯等国做战,葡萄牙也知土耳其那个国家,知道不能硬碰土耳其,只得绕道而行。
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是个雄才大略的有眼光的人,航海活动在他的主持下居然能航行到世界各地。葡萄牙最先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到了印度洋,然后又到了南洋,也来到了我们大明,现在澳门就是有葡萄牙人在那里居住。
西班牙人紧跟葡萄牙人的步伐,也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占领苏绿国就是西班牙人,后来另一个欧洲强国也东来,这个强国就是荷兰,现在南洋的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就有荷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