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才知道原来就是这件事,朱弘现在已经接受这个现实了,在封建社会十多岁娶妻生子是常有的事,不像现代社会,不管男女,都差不多三十了才结婚,这样是在古代绝对是奇怪的现象了。
朱弘知道自己是个王爷,十六岁结婚已经算有点晚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想到这,朱弘倒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臣弟前几日就曾说过,一切全凭皇嫂做主,”。
张皇后笑得更开心了,连忙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我这几日一直在安排人筹备这件事,至今已经有几百人报名了,看来还真得让我下功夫呢”。
“几百人?”,朱弘暗暗吃惊,现代社会可是娶一个都费劲呢,到了这里随随便便就是在几百人里挑一个,看来社会真的是会变的。
眼见着朱弘答应了这件事,大家都很开心,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说起了家常话,这时朱弘看见站在天启皇帝后面的魏忠贤也一直在盯着自己笑,朱弘实在是不愿意看他,冲着他微微一笑就不看他了。
魏忠贤收了钱还是办事的,没几天就把朱弘要的那块地的地契给朱弘送过来。
无论如何,朱弘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在买地的时候他也听到了府里有些风言风语,有些下人说信王为了买地花光了所有积蓄,以后就连下人都养活不起了,尤其是府里的侍卫,更是无利不起早,他们也大肆宣扬说王爷有了钱就得建造新的宫殿。
朱弘本来不太在意,但是忽然间灵机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大浪淘沙的办法。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淘汰一批不忠于自己的人呢?
前段时间,是适应穿越到大明的社会,适应社会也必须有个时限,适应了社会,就必须争取时间,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做计划,李钱已经走了,自己能把握的是王府,王府怎样安排,怎样管理,自己还是能发言的。
很快,信王府上下都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信王殿下为了节省开支,准备遣散一部分府里的人,如果有人自愿回家的,不但发给路费,还给三个月的俸禄,朱弘感觉自己的政策和以前八路军的政策有点像。
消息一传下来,信王府瞬间炸开了锅,有些人正愁着以后怎么办呢,没想到掉下来了这么一个大馅饼,于是大家纷纷表示——马上收拾东西走人。
朱弘正在正阳宫里闭目养神,这时候追月端茶进来了,她愤愤的对朱弘说:“殿下,您还不知道吧,您不说倒好,一说府里差不多走了一半的人”。
朱弘看着追月生气的样子,有点想笑:“随他们吧,毕竟主仆一场,好聚好散”。
最终统计上来,有三百多人离开王府,他们的遣散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正好李钱走了,朱弘就叫自己身边的太监徐应元掌管内府,内府没有钱,徐应元没办法,只好上报朱弘,要求把内府黄金兑换成白银,朱弘也批准了。
一个王爷混成现在这个样子,朱弘也是无语了。
现在朱弘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新领地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什么都有了,就缺钱。府里就自己说了算,弄钱的重任理所应当的交到自己肩上。
朱弘晚上睡不着觉,自己穿衣服在府里随便走走,不知不觉来到内府,朱弘推门进去,看见房间里空空如也,他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里面还全是金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