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受到了感染,便将自己与清兵打交道的事情一一讲来。结合此次北上寻访反清义士的情况,讲了清兵的作战特点及劣势。最后说:“清兵刀利马快不假,可是,只是少数人。他们这次征招的范围是男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也就是说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老弱残兵。其余的,有俘虏的闯军和投降的汉军。在草原和山地,他们的骑兵有些优势,一旦到了水网地带,或者到了夏天,这些苦寒之地出来的队伍,战斗力就会明显下降。所以不必畏敌如虎,心存顾虑。以我数千万民众对他不足百万之巨大优势,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谢谢大家!”
其话音刚落,宴会厅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中一个总兵马得功问道:“武德将军,你说清兵不厉害,那李闯王的百万大军为什么被击败如此之快?”
丁宁喝了口酒润了润嗓子,笑道:“其实,李闯王与其说败给了清军不如说败给了自己。他们进了北京之后腐化堕落,纸醉金迷。出去打仗,大部分官兵都携带着女人、钱财,甚至一个士兵带着五六个女人,哪里来的士气,哪里来到勇气?他一死,这些就会归于别人。所以,越是腐化的军队,越没有战斗力。再者,他的路线方针民心向背都有问题,焉能不败?”
中军田雄道:“我请教一个问题,清兵会渡江吗?你不是说他们不习惯水战不习惯江南气候吗?这不矛盾吗?”
丁宁说:“清军渡黄河、渡淮河、渡长江都是必然的。为什么?因为江北连年征战,人烟稀少,地瘠民贫,江南富庶繁华之地,其早就垂涎三尺,必欲得之而后快。至于统治,其会实行‘以汉治汉’的手段,收买汉奸和降官进行统治。所以,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丁将军,满清为什么比李闯还要厉害?”有人问道。
“我该才说到一句话,李闯王很大程度上是败给了自己。他的前车之鉴,统治集团已经逐步汉化的满清一定会有部分的接受和改进。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两次以上同样的错误。李闯的经验教训,会使满清有所警惕和借鉴,使得他们看起来显得稍微聪明一点儿,但是,随着他的占领区域逐渐扩大,其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等矛盾会逐渐暴露出来。而且,其一定会把自己的统治意志强加给汉人。他们,终将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一顿饭吃下来,黄得功特别满意,感到将领们的糊涂思想有了很大改观。等众人散去后,他也提出让丁宁留下担任副手的问题。
丁宁苦笑道:“这样的问题许州韩甲第也问过我。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人一陷入具体事务,就容易迷失大的方向和目标。我目前是副钦差,要回朝去交旨。另外,每个团体都会有山头,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排外。一个好的主意或措施要贯彻下去,会有很多困难和阻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