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敌兵突破居庸关,很快就会兵临城下,朕希望你能学习前朝于少保,力挽狂澜。现在,你马上协调三大营出城扎营作战。”
“臣启万岁,将士们已经五个多月没有关饷,请先发放一些军饷,然后再说开拔的事宜。”
崇祯的嗓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一拍御案:“什么?京城卫戍部队欠饷将近半年?此事,为什么不奏报?”
李国帧忙说:“臣启万岁,早在年前,臣就三番五次奏报首辅陈演陈大人,说军兵过年没有一文钱。首辅让等一等,一直拖到现在。说实话,有的部队连每天一顿饭都吃不饱了。”
皇上的脸色白了红,红了黑,怒冲冲地看向魏藻德:“你怎么说?”
魏藻德出班跪倒:“微臣上任不足一月,陈大人没有交接此事。”
又是一个炉火纯青的太极高手。
崇祯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望向户部倪元璐:“倪爱卿,库中一共有多少现银?”
“臣启万岁,上次开销了蓟州军兵以后,余银4100两,奉旨向民间募银3100两。眼下,共有白银7200两。”
崇祯连连冷笑:“好哇,我堂堂天朝,煌煌大明,仓库中竟然只有七千两银子,真丢人!传我旨意,一两不剩,全部发给三大营!”
“末将代全体军兵谢主隆恩。”李国帧连忙叩头谢恩。
崇祯一回首,看了一眼王承恩,说:“朕命令襄城伯李爱卿为京城防御总指挥,命令王承恩为京城防御总监军。遇有玩忽职守退缩不前者,自王公以下准二爱卿先斩后奏。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众皆摇头无语。
崇祯叹了口气,一拍御案:“朕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说罢,一抖袍袖退向后殿,留下了一脸惊愕的群臣。
三月十三日,当唐通唐过正率领蓟镇兵马开向居庸关的时候,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正对着一班婆婆妈妈哭哭啼啼的老百姓发威风。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1612年出生于辽宁绥中。大哥名叫吴三凤,二哥夭亡,吴三桂自幼聪明顽皮,他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环境。
兵家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行军打仗时,有许多商人随同部队行动,供应粮草及生活用品。过去还有个情况,部队的军官士兵常年戍边,多把眷属带在身边。所以,部队一行动,后面跟着一大帮眷属,人数比前面的兵马还要多得多。一支部队,就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也就有了流动的商人。因为要经常流动,所以,有的小孩子一出生就在马背上坐骑玩耍,骑术练得无比娴熟。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属于这类行商,因为经常跟定一支部队,就跟部队长官熟悉起来。有时遇见敌人或者土匪乃至地方团练抢劫行商,部队就跟商人自保武装配合作战。为便于管理这些商队武装,有的部队就给他们发服装列入军籍,这样吴襄这个商人就成了军人。后来,吴襄的发妻去世,娶了一个军官祖大寿的妹妹做续弦。这家姓祖的世代从军,家族里有许多中高级军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欢迎大家点评推荐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