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三桂其人下(1 / 2)

天阙泪 弥坚长青藤 0 字 2021-03-16

与祖家联姻,给吴襄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其子弟开辟了广阔的晋升之路。在当时的军中,有一种熬资历的惯例,提拔时经常检查你从军资历长短。就譬如前面提到的丁北宁,十五岁中了武举就跟着爷爷从军。这吴三桂十七岁中武举,随即开始在明朝辽东部队里熬资历。

明朝的辽东部队身处前线,和后金即后来的满清部队战斗不断,先后纠缠了几十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后,便不断地南下,蚕食抢掠明朝的辽东疆土。后被明朝辽东总督袁崇焕的大炮击中后背,伤重身亡。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南下侵占明朝地盘,其骑兵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越过长城抢劫内地。在崇祯二年兵困明朝京城时,使用反间计使崇祯冤杀袁崇焕,报了父仇。此后,又多次围困明朝在关外的据点,譬如围困松山祖大寿达半年之久。松山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甚至达到人相食的地步,崇祯严令洪承畴带兵救援,不料不但祖大寿没有救出来,连蓟辽总督洪承畴也兵败被俘,在清朝的诱惑下投降。

在来来往往的作战中,吴襄不断受到提拔,崇祯四年任辽东总兵。在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役”中,吴襄救援途中被围,时任游击将军的吴三桂带领20多名家丁冲进万马丛中救出了父亲。但吴襄所部溃败,致使救援失败,蓟辽总督祖大寿被迫降清,吴襄获罪下狱。但此战却使吴三桂声名远扬,被擢升为宁远总兵,当时,吴三桂只有27岁,成了大明朝军界升起的一颗新星。

前文提过,祖大寿家族世代在辽东从军,在军队里部属众多,为大明朝立下过无数战功。上次随主帅袁崇焕勤王,在袁崇焕被逮捕时率部逃脱,回来后惶恐不安,当时就想降清,经袁崇焕写信告诫留了下来。在大凌河战役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与皇太极约法三章降清。其大体内容是:一,大凌河军民在我率领下守城,清军不许屠城;二,不许迁怒于我的军兵,日后我的部队不能拆分开;三,如果军民有家人在外地或者关内需要接送的,要提供方便。

皇太极听了,感到此人重义气,满口答应。当时,只提了一个条件,让其写信,招降吴三桂。祖大寿无奈,只得答应。

参与谈判的多尔衮听了祖大寿的约法三章,印象深刻,牢牢地记在了心中。以后,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对于祖大寿弟兄一直不敢使用,就是怕其拥兵称雄。

吴三桂不理会舅舅祖大寿等三番五次写信劝降,带着自己训练出来的关宁铁骑驰骋于辽沈大地,互有胜败。后来,父亲吴襄获释复官,父子双总兵成为了一段佳话。

皇太极见招降不成,便不断地发兵进攻吴三桂,用逐步蚕食层层递进的办法,把大明朝的关外八所夺去了四所,使其防线名存实亡。

崇祯十五年秋,皇太极率兵马绕开山海关吴三桂的防线,攻入关内,南下山东,攻城略地,拿下数十州县,朝野震动。崇祯一方面命令其他地方的部队增援山东,一面急调吴三桂的兵马入关助剿。直至崇祯十六年春天,皇太极才带着掠夺的财帛女子退往关外。

吴三桂作为驱贼有功人员,受到了崇祯帝的接见。其他王公大臣也竞相宴请,好不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