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郭家老大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郭家老二则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应付的拱拱手;而最年幼的老三则面如桃花,呲着大牙颔首致谢。
兄弟三人,神情各异。
在场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没有人把心思放在阅兵式上。
“左神策军中军兵马使请陛下检阅!”伴随着城下一声宏亮的声音响起,依旧没有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万岁!”
“万岁!”
……
一直保持寂静的数千神策军突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呼声,一重接一重,响彻天空,这才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回来。
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众将士威武!”
李纯起身挥拳回敬,场内众将士呼声戛然而止,整齐划一。
李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着身边宦官说了句什么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坐了回去。
熟知阅兵的官员不禁皱眉,按惯例此时皇帝应该下城楼坐上龙辇检阅将士。
有些脑袋灵光的官员立马想到了什么,探着脑袋想看清城门验证自己的想法。
果然,伴随着一道尖锐的公鸭嗓子响起,证实了他们的想法。
“陛下口谕:由邓王李宁代朕检阅众将士……赏参阅将士每人酒一壶……钦此!”
在立储当头,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众官员一片哗然,尤其那些一厢情愿瞎猜测的官员直接傻了眼,众人纷纷看向郭氏三兄弟。
郭家老大依旧闭目养神,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郭家老二愕然地看向了当今天子,然后又看向他大哥,满眼的不可思议;而最年幼的老三整个人都僵住了,拱着手,脸上还挂着职业的笑容,如同雕塑一般。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遂王李宥和他三舅的反应差不多,直接石化。
澧王李宽则不可思议地看向他的父皇,满眼的崇拜,之前是自己小瞧了他。
李宽长舒一口气,比起三弟,他更服大哥李宁一些,再说以郭氏一族的势力,李宁就算成为太子也未必坐得稳,到时候自己反而有机会。
就在宦官宣读完李纯口谕之后,一直默不作声的右卫大将军兼知内侍省事俱文珍突然站了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对李纯上奏道:“陛下,老臣愿意亲自为邓王殿下执鞭随蹬,还望陛下恩准!”
李纯一言不发,目光如炬盯着俱文珍许久,直到俱文珍低下头,这才颔首道:“朕,准了!”
众人更是面面相觑,不敢置信。
能让俱文珍亲自牵马的人并不多,就是当今陛下也不曾让这位三朝老臣亲自牵马。
可是如今这位宦官之首居然在前些日子干儿子被邓王当街斩杀暴尸这般打脸的情况下,却主动要为还不是太子的邓王牵马执鞭。
更重要的是当今陛下居然准了。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身为内宫总管的俱文珍这般姿态说明了什么,怕是不难猜出来。
偏偏现实就这般戏剧。
年仅十二岁的遂王李宥最先绷不住,他一脸不敢相信,然后看向了他的三个平日里能呼风唤雨的舅舅。
然而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郭氏一族有关系的官员脸色如同吃了黄连一般,他们把目光集中到了为首的郭氏三兄弟,希望他们此刻能站出来做些什么。
但是一切没有发生。
众人还没从震撼中恢复,就听见一声刺耳的声音响起。
“驾!”
总管宫廷内部事务的俱文珍亲自驾驶着龙辇从深邃的城门洞里驶了出来。
消失数日的邓王李宁赫然站在上面,一手扶横刀,一手扶着车辇,傲然目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