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一片谷地里,三千精锐骑兵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
经过一夜急行军,向山海关挺进了百里。
这三千铁骑,是从禁卫军、京营中挑选,是精骑中的精骑,由皇帝亲自统领,绝对忠诚于崇祯。
他们装备配置也最为精良。
用的是大明最好的制式战甲、武器。
骑的是雪区良骏战马,且每个兵士配有两匹,轮替着骑,保持最佳骑速。
这三千骑是前锋军。
后面还有两万骑兵与五万步兵,以及三万运送粮草的辎重兵,总共十万增援部队。
大部队走得太慢,特别是步兵与辎重队伍。
而且目标太大,不被发现都难。
所以,崇祯舍弃大部队,穿着普通武将的衣甲,混在骑兵中,亲率精骑,趁夜色北上。
悄无声息,兵贵神速。
对外宣布,御驾亲征则是选在下午吉利时辰。
按惯例,御驾亲征要搞大排场,庞大仪仗队中,是一个身形与崇祯相仿的内侍,穿着龙袍坐在华贵车辇里,在大白天里,吹吹打打的慢吞吞横穿长安街,接受众多官员和民众的朝拜祝福,赚足面子,然后再与城外大军会合。
吴三桂等人既然想演戏欺骗天下,他也演一出骗骗吴三桂,面子什么的,根本不在乎。
大明的敌人,迎来的将是不要面子,不要规则,不要武德,只要命的皇帝。
“陛下,行军速度比臣预期的,要快上许多。”
跟随一旁的李过,声音透着兴奋。
雨夜行军,有利于掩盖声音形迹,但行军速度快不起来。
然而,这三千人马,保持出乎意料的速度,且没有一人掉队。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儿,外号一只虎,勇力比不上刘宗敏,但也是身经百战,是顺军中的一员虎将。
李自成要留在京师,帮崇祯遮掩,不能一同前来。
如果李自成不在京师,难免引起人们的怀疑。
“自然是陛下亲自领军的效果,吾皇英明神武,悍勇盖世,将士们无不拜服,哪个不是誓死效命,赶个路更不在话下。”
周云辰面带笑容,心情愉悦,并没有因为要去闯龙潭虎穴而紧张。
崇祯笑道:“你这般放松的心态,相当不错,但马屁拍得不够自然。”
几个将领愣了愣,顿时哄堂大笑。
兵士们听到笑声,转头望去,也不由得露出笑意,注目身披铠甲的英武天子,眼中迸出几分狂热。
“以前,俺们武人在前线奋战,并不被重视,还常遭文官打压,这状况持续了两百年,如今被陛下一举打破,真个是扬眉吐气。”
“就是,皇帝陛下认可武人,善待武人,懂武人,而且陛下本身就是无敌战神。”
“能追随这样的皇帝,谈笑间踏上战场,虽死无憾,荣幸之至。”
“别着急死啊,为陛下多杀几个汉奸和鞑子再说嘛。”
“那是当然,哈哈哈……”
兵士们也谈笑风生起来。
崇祯目光扫过,感受到他们众志成城,战意凛凛,心中稍稍放心。
出发前,他下达许多项重大举措。
清楚即将面临更艰难的恶战,因此把重点放在军队方面。
只靠他皇帝的个人威望并不够。
必须由内而外,激发出将士们心里原始的渴望和力量,释放出他们心里的野兽。
因此,其中最重大的举措,是宣布…
军功授田!
大秦一统天下的制度武器。
大汉强盛百年的政策基础。
秦汉时,武人一生练武,闻战相庆,与野兽搏杀为荣。
即便是在四分五裂的汉末,门阀势力割据,汉家军队战力依然极为强盛。
白袍军,虎贲军,西凉铁骑,白马义从,随便拿出一支,都能吊打北方蛮族。
那个时代,炎黄子孙是战斗民族。
因此,有必要重新抛出军功授田制。
田地对于百姓来说,是本源的需求。
华夏有地大物博,海外还有广袤无主之地,等着去发现,去争夺。
眼下,世界正处于大航海殖民的黄金时代,大明比列强慢了一步,但现在开始也来得及,最后还是要看谁的拳头更粗,更硬。
世界那么大,不怕土地不够分。
所以制度细则中,兵士以军功分得的土地,比秦汉时多得多,更具诱惑力。
也制定了一些限制,避免土地兼并等缺陷。
例如,所授田地,允许民间租佃,但不可互相买卖,只能由朝廷平价回购,再授出去,进出不经过地方衙门,由朝廷独立部门,负责统计、监督等职责。
这个独立部门名字都想好了——大明皇家银行。
与国外列强商会竞争的会是——大明皇家商会。
海运贸易,阿三地理位置挺重要,到时候去打个地盘,再开设个大明皇家商会下属机构——大明东印度公司?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如果搞不定吴三桂,顶不住多尔衮的满清大军,就没有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