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咸鱼也不,干农活的时候出汗多,咸鱼补充体力。”赵大娘笑呵呵的提议。
刘嫂子一想也是,“大娘提醒的对,以往只顾着粗盐金贵,不舍得一次用太多。”
“以往就是舍得也用不上,你看看这地上堆的鱼,以往整个大山村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鱼啊。”赵大娘看着地上堆的像座小山一般的大鱼,感慨道。
大山村背面靠山,山上物产丰富,野菜、榛蘑、木耳、榛子、野板栗.....多不胜数,更别提山上的猎物和药材了。
靠山吃山,只是大山村的村民没想过多积累,反正山上食物多,饿不死就成。
深山猎物多,危险就不去,只在山脚下和外围挖些陷阱,能补到猎物就打打牙祭,补不到反正也有野菜糊糊吃,加上平时捡的榛子之类的山货,反正也饿不死。
而药材,只挑认识的灵芝采,至于其它的,不认识根本没法采。
水塘也是有的,不过村子里人多,大家你今天去偷捞一条,他去偷捕一条,也不放鱼苗,到了年底还能剩几条?
刘嫂子等人也在大山村住了好多年,如今来到清林村,才知道勤快和懒惰两种日子天差地别!
清林村只有荒地,连个良田水田都没有,可他们开辟荒地,种粗粮、棉花、甜菜等等一切能种的东西,不让地空置荒废了。
养鸡、野兔、猪、牲口、放鱼苗......既能卖钱也能自己吃。
农闲的时候不是在屋子里躺着,而是挖水塘、打土坯、盖围墙、建屋子,将村子建的愈发的好。
还有采药材、打猎、开工坊,开工坊大山村的村民是没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他们当初勤快有远见一些,前面清林村能做到的大山村也能做到。
是不是也能过上好日子?
刘桂芬想到之前村子里的人成群结队过来闹的事,哽咽的道:“当初看到清林村养鸡兔,若不是想着来强抢,而是回去跟着学。
看到他们建围墙,也跟着建,是不是就不会”
其他妇人想到死去的家人亲人,悲从心起。
赵大娘长长叹了口气,安慰道:“世上哪有早知道?如今乱世,能活着已是不了。
咱们好好把孩子们养大,好歹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孩子,日子在一点点好转是不是?”
“嗯!”周边的妇人闻言重重的点头。
何止是一点点好转,比起以往,那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的日子,是以往不敢想的。
那边赵大叔瞄到眼眶红红的赵大娘,心里明白是想到以往的事了,大声喊道:“来来,每家拿筐子篓子来装!
你们先选,我、李老爹、洪大叔、冯大叔、孙老爹五人负责的分配,等你们挑好了,剩下的五堆我们一人一份!”
“你们辛苦了,哪能让你们最后挑,咱们后挑才对!”
“对啊,应该你们先挑才是!”
围观的人群立即有人嚷嚷道。
孙老爹站出来解释:“分配的活,只有你们先挑,分配人后拿才能公平!
你们想啊,分配人先挑的话,要是分的一堆多、一堆少,不就能拿多的么?
只有我们后挑,为了留下的也差不多,才会尽量将每份数量都控制在差不多,这样论谁先谁后、谁选了哪堆,都公平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