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前一天的战斗,这次的战斗结束的更快,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对方就灰溜溜的后撤了,留下了一地的尸首,人和马的都有。而据诸君德给李恽的汇报来看,对方应该有个五六百人的伤亡了,只是从衣服样式看,正兵不多。
李恽觉得这个倒无所谓,只要死的不是这边的人就行。
吐蕃人布下的营帐很有意思,离着瓮城前出大约有一里多的样子,鸡犬相闻。但是呢,双方无论是弓箭还是强弩,却都是够不着对方的,投石机就更不要想了。因此也算得上是一个绝对安全的距离。
但是呢,李恽手上有一个魔盒,里面关着一个叫火炮的东西,这个绝对就有些欠思量了。
九一带回来的炮有九门,而且其中有三门还是后来增大增粗了的,九一只测试了几次,威力惊人,而且射程也绝对够,就现在吐蕃人设下的那个营帐,没个角落都能打到。李恽也决定拿这些吐蕃人试试,想看看他们能不能禁得住。
美中不足的是,之前和李恽第一次测试时铸造的那种火炮的炮子很多,但是这种更粗大的火炮的炮子就要少的多了,一共就只有不到一百颗。李恽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能不能让吐蕃人过足瘾。
打炮呢,当然是晚上才好,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因此,一更天的时候,李恽通过千里眼看了一下,确认了对面的人大部分都已经休息了,这才让九一他们推着炮出来,架在了城头上。
李恽也想来个三段射击的,但是实力不允许,毕竟就只有九门炮,三段式的话一次就只能开三门炮,没什么动静。因此李恽定下的规则是六门小炮齐射,而后三门大的再齐射。中间尽量的时间间隔长一些,给他们一些反应的时间也好的。
而且李恽很是缺德的把诸君德和焦庆海给支到主城去了,就是不想让他们看,但是韩宁这厮却是跑了过来,这么大的热闹不凑一下怪可惜的。这事操刀的人全都是李恽的护卫,除了黄升要陪着李恽外,就连九一三兄弟都亲自上阵了。
炮口是顺着城墙垛缺口的方向的,但是却并不会伸出去,因为要时常的变换方位来瞄准和校正。炮位摆放的地方也是在靠近后面一侧的,因为这是前装式的火炮,前面得留出装填炮弹和火药的位置来。
李恽还让人给准备了几桶桐油,用来冷却炮管。这玩意这个时代一般是用来点灯照明用的,做一个火把一样的长柄杵子,炮管热了之后沾些桐油伸进去刷一下,冷却效果很好。
九门火炮一字排开了,全都摆放在了右侧的瓮城城墙上,因为这里相对的离吐蕃人更近一些。
九一作为这次的总指挥,很是神气,装模作样的拿了一个旗子,高声的喊道:“装药。”待人把炸药装进炮管压实之后,九一又喊道:“装炮子。”
在九门炮的炮子都装进去后,九一把右手的旗子举了起来,高声喊道:“第一轮,六炮齐发,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