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我发现你特别能上头,我这赶巧说说想法,怎么你又不开心了?”
“咱哪有不开心。”
朱元璋只是觉得这事可以跟他商量商量,私底下说也可以,朝堂上的那帮猪脑子能想到这策略,利国利民,那这样的人才给个侍郎之位都不为过。
要知道黄观虽然为六首状元,但在治国一道上还是依据千古制法,对于治国民生上并无创举,但朱元璋念在这读书人虽为文官,但心怀天下军务,是个难得的人才。
可跟朱英提出的这理念,将医学成为一个拓展思路,到时候百姓人人有病可医,军中伤残也能及时救治保存实力。
这特么是何等的壮举。
既然是如此家国大计,那你朱英藏着当赚钱门道,这不就是不想伺候这洪武朝。
朱英无语道:“我要是没赶上被冯胜蓝玉拖着去打仗,这医术是很少用到的,这次凑巧又被汤軏拉了过来,你们在场见证了这手法,所以说个赚钱思路而已。”
“那你说说,你还有其他思路吗?咱跟你这平日聊天,都是插科打诨居多,现在咱倒是想了解下你的挣钱门路了。”
如今是一三九二年,朱英随便一想就有无数的商业思路,可现在聊这话题未免有点不合时宜。
毕竟是汤和的宅子,人家汤和风光霁月,所得赏赐都散给同乡百姓,接济穷苦乡亲,聊这事未免有点不尊重汤和了。
“等这边汤大帅病情稳定了,咱爷孙两回家好好合计合计。”
既然老黄有兴趣,朱英倒是想跟他好好说说如何规划一个商业版图的,将自己一系列的计划施展开来,到时候便有无数资财。
朱英不是想不到如今洪武朝局面,若是留下蓝玉将会对朱棣未来靖难造成多大的阻力,可朱英还是十分自信,只要朱棣信他,他能敛取巨大的财富助力朱棣登顶。
钱这种东西,多多益善。
就在朱英觉得打发过去了,朱元璋却是冷哼一声,“你想法是多,我现在就问一个,一个能给我说说吧!”
徐辉祖也是一脸热切,这好妹夫将来做生意,商户虽然是贱籍,可要是做救死扶伤,传道受业的行当,天下人谁敢说朱英是个商户。
加上皇爷昨天说的恩科,徐辉祖觉得自家妹子的婚事前途不可限量。
朱英无语道:“还记得我送阿祖的望远镜吧!”
“记得记得,我知道工部已经弄明白原理,已经在制造了,不用到年底就能给军中将领安排上。”
朱英干咳一声,“若是工部已经能制作那镜片了,老黄,你在朝中,可曾知晓哪位大人眼神不怎么好的?”
现如今大明富贵点的人家都是用烛火为照明工具,差一些的就是油灯,至于寻常百姓家,有份柴火就能勉强度日了。
一些殷实之家用得起油灯,才能有家中子弟读书的说法。
要知道国朝三年一次科举,举国上下南北各地,录用进士不过数十名,余下的举人,秀才都有限定名额。
这其中的内卷平常人根本难以想象,若是没有挑灯夜读的家底,如何能胜得过其他人。
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就是有了读书的环境,日思夜想,三年寒窗才能博一个功名,这其中的神圣性在大明社会才如此重要。
但朱英试过在烛火下读书,读了几页就头晕眼花了,这样的情况下怎能不近视?
听到朱英的问答,朱元璋一愣道:“你怎知道咱眼神已经不太好了?”
“啊,有这种事?”
朱元璋指着自己的眼睛,“怎么,不像吗?咱每天要处理多少事,你小子可能想象不到,现在你爷爷我看外面的花花草草都是迷迷蒙蒙的,阳光猛烈的时候,咱这眼泪的哗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儿子死了天天哭呢。”
朱英伸出手在朱元璋面前摇了摇,也是哦,按照老黄的岁数,这眼神能有好?
“怎么,你能治?”
“不能,但能缓解,这就是生财之道!”
朱英说着,从昨天带来的背篓里翻找了一会,随后取出一个小盒子出来。
“既然工部能制作这镜片了,那可有人想到这东西架在眼前能有何等效果?”
架在脸上,朱元璋和徐辉祖对视一眼,这又是何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