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十,应天府被一场大雨侵袭,天气猛然冷了起来。
朱英推开窗户,感受着湿润的冷风吹进屋子,刚睡醒的困顿消失无踪。
看了看这简约单调的客房,朱英伸手给自己倒了杯水,习惯性的想刷牙洗脸,但一想到此刻在信国公府上,不像自个家里,只能简单漱口,又洗了把脸。
昨晚守了大半夜,汤和一切都很稳定,要是恢复正常,朱英只需要将配制好的药给汤和服食些时日,这位大明元勋就能祛除顽疾,多的不敢说,起码不会在两年后溘然长逝。
也许就是因为身边亲近的人越来越少,才会让朱元璋在后期施政更加极端,也许保下汤和,多少能让朱元璋有个念想,不至于连一起回忆的至交都没有。
自从太子朱标走后,朱元璋就已经油尽灯枯了,蓝玉案后,朱元璋一心培养朱允炆,对于民生以及吏治,也渐渐力不从心。
“还有两天!”
朱英叹息一声,两天后,朱允炆便能成为储君了。
但也正因为这个时间段,朱英断定这几日蓝玉应该还算安稳,若是初立储君老朱便诛杀蓝玉,那明军定然生变,所以要救蓝玉,时间还算充裕。
“咚咚咚!”
屋门敲响,等朱英打开房门,徐辉祖已经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起这么早?也好,趁热吃个早饭。”
“你昨天跑哪去了,还说让你打个下手!”
徐辉祖嘿嘿笑着,“我蹲角落里观摩呢,你看看都是朝廷重臣与御医,我在旁边杵着这不耽误事吗?”
朱英打开食盒,里面还是温热的包子,拿了一个慢慢吃着。
“味道如何?”
“不都差不多?”
听到朱英的评价,徐辉祖点点头,一想到自家妹子早早起来做了两个时辰,要是听到朱英这评价,估计得伤心了。
堂堂公侯贵女,亲自下厨,就连徐辉祖都怀疑三妹是不是吃错药了,但听府里佣人通报,他又亲眼所见一头粉面的徐妙锦,这才确定自家妹子心态变了。
这种转变让他这做哥哥的十分欣慰,本想赞誉三妹也知道花点心思关心下终身大事了。
朱英这次治好汤大帅,又跟当今圣上关系莫逆,可谓是前途无量。
京师里有几个这样本事的青年才俊。
但没成想三妹的要求是让朱英不要给话本小说了,可以给她些医术,让他送餐点,只不过是她想学习朱英的神奇医术。
会错意的徐辉祖一脸难受,所以这才亲自给朱英送来餐点,正琢磨怎么开口呢。
结果屋内脚步声一响,朱元璋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哟呵,咱来的正是时候啊,汤窈那小丫头还闹着给咱煮碗面,你们倒先吃上了!”
一把捞起包子,也不管烫手,朱元璋往嘴里塞了大半个,咽下之后才疑惑道:“不是白真坊的,也不是杏林铺的,这是哪家做的包子?”
朱元璋说的两家店都是靠近这公侯宅邸的,一般大早上都会有佣人去买来备着,朱元璋平日里倒是也让这两家送些入宫,现在吃的滋味跟两家差别还比较大。
“皇爷,这是舍妹做的!”
朱元璋眼神一亮,连忙把下半个也吃了,顺手把食盒里剩下的全拿在了手里。
“好啊,咱就喜欢这些小辈亲自动手,味道不错,便是开个店也绰绰有余,阿祖,你可有福气了,不像咱望靠不上小辈。”
徐辉祖尴尬一笑,也不点破这是送朱英的。
圣上老爷子之所以喜欢汤和一家,便是因为汤大帅还保留着发迹前的质朴,汤家这些子女都在汤和的影响下,并无飞扬跋扈姿态,更多的是市井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