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武英殿亮起了灯火。
朱元璋坐在案台前,将朱英的制盐手册翻了一遍又一遍。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脑瓜子,居然能这样才思敏捷,整片大海茫茫沧水,居然都可以按照这方法来取得食盐。”
一看不知道,几遍下来,朱元璋才彻底相信,这食盐得来竟然如此简单。
引入海水,晒盐,再吸附一些杂质后便可得到。
要不是亲眼所见,他如何能相信这办法便能获取这大明最硬的流通货物,盐!
一旦食盐产量增多,势必会冲击现如今的盐税体系,大明朝少了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代价是百姓都不再为食盐发愁。
一想到紫金山下那老部下曾收到过朱英送去的食盐,朱元璋感叹一声。
“不愧是咱大孙子,知恩图报,也不愧是咱大孙子,能想出这办法来。”
说罢将制盐的书册放在奏疏之中。
看着桌案上放满的奏疏,朱元璋面色黯然,没多久便哭了起来。
“标儿,你当初也是在这武英殿处理政务,你跟爹说说,爹要如何操办是好?”
话音一落,又自个哭着道:“要换做是你,定然是开放制盐,让大明百姓人人得以受用,你这性子,定然不在意什么朝廷今年多少盐税,得民心才能稳固的大明基业。”
说罢,朱元璋用衣袖拭去了泪水,才更咽道:“咱其实看出朱英的失落了,先前他想了几个法子,其实还是想劝咱放开盐,造福万民。”
“你说这孩子,心善的跟你一样,但咱不敢答应,注定让那孩子有些失望了!”
“没办法,标儿你这样走了,大明现在可谓是风雨飘摇,咱不是没胆子做大事,实在是这江山得先稳住,咱这把年纪了,不能留下个隐患,传给下一个皇帝了。”
说道这里,朱元璋思绪万千。
那老部下说的,跟世子殿下幼时相似的孩子,那紫金山皇陵跑出来的孩子。
天底下能有那么多凑巧吗?
“标儿,若你在天之灵,就保佑下大明江山吧,让咱早日验明朱英的身份,也希望他便是雄英,标儿,你可不知道,那孩子今日所展现出来的才能!”
不说从今年一月就布局的赈灾水患,到推功给老四,这手法,阴着呢。
便说对大明百姓的心思,那就是秉承他老朱的性子,像他。
还有徐祖辉,这也是个聪明的小子,偏偏能跟朱英称兄道弟。
这三个本事,算计部下,心系百姓,还能让武将心悦诚服。
这是什么?
王道之才也!
若真是他的长孙朱雄英,他还愁个什么劲。
大明没了太子朱标,但会再有一个雄才大略的明主,大明未来可期。
一想到这事,朱元璋胸中再度燃起一道热火。
“来人!”
“属下见过皇爷!”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朗声问道:“蒋瓛呢?可把人带回来了!”
见到几个锦衣卫低下头没出声,他冷哼了一声。
“若是明日还没回来,他也不用回来了!”
殿内锦衣卫纷纷身子骨一颤,这还没完。
朱元璋继续说道:“派几个人来,咱要安排一件事,若有半分泄露……”
“属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