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再度来临,朱英早早的起了床。
看到一桌子的碗筷没收拾,朱英一拍脑袋,这身子骨就是弱,才喝几两不到就醉了。
一想到今天是中秋节,朱英感慨一声。
“这可是咱单独过的第十个中秋节了,唉!”
仔细算算,也还有二十多天,朱允炆就上位了,现在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今天再去收点粮种,等再熬个七八天,粮种收完,便可以北上了。
“要是老黄辞官顺利,那十天后便可以启程了。”
拿起镰刀斗笠,朱英出了房门。
“只可惜开酒楼的事,谈着谈着就没下文了,还有那和尚,也不知道回一封信。”
“算了,今天过节,不计较这些,要是时间充足,再去钓会鱼,美滋滋!”
……
顺天府张家口。
宣府镇长城大营。
看着外出多日归来的姚广孝,朱棣连忙给他接风洗尘。
待姚广孝整理完备后,朱棣才带着他进了帅帐。
“天禧,你可算回来了!”
姚广孝到了一声佛号,“佛祖保佑,一切还算顺遂!”
“顺遂吗?”
朱棣一脸愁容,“当初真不应该撺掇你去办这事,这事办的,让本王是一阵头大!”
姚广孝这些时日,都在开封府奔走,好在水患并不严重,算起来,只是可惜了那些临近收成的庄稼被冲毁了。
百姓们接受了赈济,到也没惹出哗变来,一切都算好的了。
只不过这赈灾的功劳,靠着救助百姓们的口耳相传,如今的燕王名声大噪。
见到朱棣这惆怅的神色,姚广孝才淡然道:“看来殿下是遭了京城的责罚了!”
“你呀!”
朱棣摇摇头,随后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本王要这些虚名作甚,北地百姓倒是对本王交口称赞,可本王是犹如烈火灼心呐,怪不得你,怪只怪那妙人,有心算计本王,本王还欣然受用了!”
姚广孝叹息一声,“老僧也自以为算无遗策,可这次也是着了这神秘人的道了,让殿下受苦了!”
“非也非也!”
朱棣摆摆手,神情玩味的看向姚广孝,盯着他看了半响,直到姚广孝又念了一声佛号。
“哈哈哈!”
“你和尚也有今日,是不是觉得本王定然遭到父皇训斥,要罚俸数年了。”
“殿下如此,难道不是吗?”
朱棣坐直了身子,叹息一声,“那妙人既然想与本王结交,岂能半途害我不成,这次水患本王也没意识到,更没意识到这僭越之举,父皇并未责罚。”
“毕竟大哥才刚走啊,本王心思淡了,但被推倒风尖浪口,又能安然落地,心头踏实了一些。”
姚广孝古井不波的面容微微一动,还没开口,朱棣已经把圣旨递给了他。
在看到圣上称赞了燕王几句,随后又似玩笑般的要燕王府多多益善时,心头震动。
“看来圣上是不打算在这个秋天再次北伐了!”
朱棣点点头。
六次北伐了。
朱棣连年征战,每到秋冬季节都会率军来到张家口大营,随时准备着带兵越过长城,攻打北元。
身为大明皇子,封诏镇守燕地,那便要为大明社稷长久之计而殚精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