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摆明了是耍无赖,不过他的说法,确实有不是完全的没有根据。
一位太监,一般连大字都不识的两个,怎么可能突然就跳出一个拥有如此诗才的人物?
若是出自翰林院几位老东西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一个太监所著。
“如此说来,这斗诗是难分胜负了?你们晋国这是想不认账?”萧容鱼讥讽道。
刚才晋国的使团一个个跳的欢脱,现在被一个太监胜了过去,自然有些不想不认账。
大文士方孝儒心高气傲,被萧容鱼这么一说,脸上挂不住,当场就想认输。
却被一旁的庄墨生止住。
“此次第一书院归属事关重大,方老切莫不要意气行事。”庄墨生劝道。
方孝儒面色一僵,默不作声的点了点头。
“其实此事也让我们晋国认输也简单,只需要这位小太监,当着众人的面再次作诗一首即可!相信以这位的惊世诗才,再做出一首,也不是什么难事吧?”庄墨生缓缓道。
萧容鱼的脸色有些难看,她清楚,一位文人,这样的诗能做出一首,便已经极为不易,别说是第二首了。
这晋国的使团,存了心便是想要刁难人,不肯认输。
“堂堂晋国的文人便是这样.............”萧容鱼刚要开口为霍威出头。
便听见霍威那自信豪迈的声音,从大殿之中传来过来。
“别说再写一首,便是再写上三首,对于我太武之人又有何难?”
“霍掌事,切莫意气用事。”萧容鱼担心道。
“请皇上皇后娘娘放心,奴才定不负厚望,别说区区晋国文士,便是普天之下的文士,今日见我也需低头。”霍威笑道。
“好大的口气,若是你能再写上三首,别说你翰林院独占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头,便是今后我方孝儒跟随在你身边当个书童又何妨?”方孝儒高声道。
见对方已经落入自己的计算之中,霍威微微一笑,几步走至案桌前,朗声笑道。
“你这书童看来是当定了!”
随即笔走游龙,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迹幡然越于纸上。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毫无征兆,毫无酝酿,又一首传世名传,就如同信手拈来一般,被霍威写于纸上。
庄墨生的眼神,渐渐起了一些很奇妙的变化。
而一开始只是纯粹看衰的诸位臣子,此时终于忍不住在心中嘀咕了起来,这小太监到底是谁?
为何能写出这样一首首传世佳作。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这写的是一位久居深宫的美人,在明月之下等待君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写的是二十四位美人,在月光下吹萧。
殿中的人们再也顾不得君前失仪之罪,渐渐围坐在了霍威的身边,看着他的笔下写出一首首诗,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无法置信。
一首诗到底如何,大家都是有眼睛有耳朵的,普天之下虽然文人墨客众多,但从太武王朝建朝至今,也未曾出现过今天的这般的罕见景象。